近期,俄罗斯使用新型高超音速导弹“榛树”对乌克兰目标实施了打击,导致国际社会再度关注俄乌冲突升级的态势。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指责中国未履行劝和促谈的责任,甚至暗示中国的克制呼吁间接助长了俄罗斯的进攻。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泽连斯基的言论是否合理,并探讨俄罗斯选择使用“榛树”导弹的战略考量及其对冲突的深远影响。
泽连斯基的批评主要围绕中国提出的“和平对话”倡议,认为中国作为全球影响力强大的国家,未能在制止冲突升级中发挥足够的作用。然而,这一逻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的“中立”角色与其实际影响力
中国一直强调中立立场,呼吁俄乌双方保持克制,推动和平解决问题。但对于冲突双方,尤其是乌克兰与其背后的西方阵营,中国难以直接干预双方的军事行动。事实上,中国的影响力更多体现在对全球和平的倡导,而非在具体战场上扮演直接的调停角色。因此,要求中国完全控制俄罗斯的军事决策或左右乌克兰的行动,未免过于片面。
(2)乌克兰对冲突升级的主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乌克兰在获得西方提供的远程打击能力后,对俄罗斯本土目标的攻击频率显著增加。这一策略激化了冲突,也成为俄罗斯以“对等回应”名义升级军事行动的理由。泽连斯基将所有责任归咎于俄罗斯与中国,却回避了乌克兰本身的军事选择对局势恶化的推动作用。这种逻辑实际上难以自洽。
(3)国际舆论的复杂性
从全球视角来看,泽连斯基的指责也未必能够获得普遍认同。许多全球南方国家(如印度、南非等)与中国类似,主张和平对话而非军事升级。如果乌克兰在指责中国的同时忽视这些国家的立场,反而会弱化其在国际舆论中的公信力。
“榛树”导弹是一种高超音速中程导弹,具备极高的突防能力和快速打击效果。俄罗斯选择在此时使用“榛树”,背后有多重考量:
(1)展示新型武器的威慑力
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传统武器库存消耗巨大,高超音速导弹作为新一代武器,具有技术优势和心理威慑双重意义。通过展示“榛树”的打击能力,俄罗斯向乌克兰及其支持者释放了明确信号:即使在武器制裁和长期冲突压力下,俄罗斯仍有能力使用先进装备掌控战场局势。
(2)对乌克兰远程攻击的“对等回应”
近期乌克兰频繁使用西方提供的远程武器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例如军用机场和关键基础设施。俄罗斯使用“榛树”导弹,正是对乌克兰越界攻击的一种回应,意在通过强力反击迫使乌克兰重新评估其军事冒险的后果。
(3)对西方国家的震慑与警告
西方不断为乌克兰提供先进武器,无形中使冲突向“代理人战争”方向发展。俄罗斯借此机会使用新型导弹,不仅向乌克兰施压,也通过实际行动警告北约:进一步支持乌克兰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军事后果。
在当前局势下,乌克兰的应对策略也需要审视:
(1)依赖西方武器支持的短期性
乌克兰目前的军事行动高度依赖西方国家的武器供应,这在短期内可以有效维持其防御能力,但从长期看,无法根本改变与俄罗斯在战略资源上的不对称局面。泽连斯基政府应认识到,仅凭军事手段难以彻底击退俄罗斯。
(2)外交策略的偏激化倾向
泽连斯基对中国的指责实际上是一种外交压力手段,试图借此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进一步集中到俄乌冲突上。然而,过度的单方面指责可能引发中立国家的不满,不利于乌克兰争取更广泛的国际支持。
(3)对俄罗斯核威慑的忽视
俄罗斯近期的高超音速武器展示也表明其对升级冲突的严重态度。如果乌克兰在战略上未能重视这一威胁,反而一味追求扩大打击范围,可能导致更危险的后果。
从整体来看,泽连斯基对中国的指责有一定的政治考量,但逻辑上难以完全站得住脚。中国的和平倡议并未赋予其直接干预的能力,乌克兰与西方的武器扩张反而加剧了局势复杂化。与此同时,俄罗斯使用“榛树”导弹既是对乌克兰越界行为的回应,也是其展示核威慑与军事自主权的手段。
对于乌克兰而言,与其将矛头指向中国,不如更加务实地寻求真正能够缓和冲突的国际协调方案。俄乌冲突的最终解决,或许需要各方都从对抗转向对话,这也是所有中立国家的共同愿望。
(注:文章以分析为主,内容不涉及敏感立场,仅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