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其重要秘密就是乡村。
发生在前几年的疫情,再一次让我们明白中国乡村的价值。
从人口分布看,疫情期间,至少有一半人在农村,一半人在城市。但自从疫情以来,我们大量物质资源和服务等保障措施,主要是为城市服务。这不是我们的国家不关心农村,而是农村能够自我完成这些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农村的自足性,使当今中国在应对疫情上的成本降低了一半。可以说这是中国农村对疫情的贡献之一。
面对这可怕的病毒,假如城市给你封上一个月两个月,或者停水停电一个星期,钱多也没用,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乡村里是穷点,但是咱不愁,有山有水,吃的地里有种的,咱有物资,就算是这种人传人的病毒,在农村只要把卡子一卡,把登记调查搞好,就那么点人,咱不走动,病毒一下子就控制住了。
乡村价值越是在中国出现风险和危机的时候,这个功能就越凸显。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曾遭到来自北部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侵扰。但在一次又一次的侵扰后,中国民族能够劫后重生的原因,来自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乡村。
乡村,不仅是我们的避难所,也是保留民族文明种子的种子库。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在城市做官经商的人,回到偏僻的乡村避难,乡村不仅为这个民族的延续保留了财富,保留了人才,也保留了文化的种子。一旦回家重新回归稳定和安全,这些乡下的文人、官人、士人会再度出山,让文明火种再度复兴。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一次一次被毁灭,但只有中国乡村存在,就可以劫后再生。
历史以血的代价证明,一个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是乡村和城市均衡发展的形态。西方古罗马、古希腊文明之所以成为断代的文明,就是因为他们是单一城市形态文明。公元5世纪,日耳曼民族把古罗马城毁灭之后,这个文明就中断了。
但是,21世纪来,我们在追赶西方城市化过程中,我们似乎忘记了这个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把中国的城市化目标定位于学习西方城市化,城市化率越高越好。在这种思维的作用下,中国乡村千年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在许多主流学者和官员憧憬的现代化中,没有给中国五千年乡村文明留下应有的位置,他们心中的现代化是一个单一城市的现代化。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的价值。特别是十九大之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尽管如此,我们的理论界和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对乡村价值的认识仍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主要精力仍然在大力发展城市的一端。地方政府相互攀比的造大城市之风仍然未能停止。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农民和农村在今天社会价值体系中,严重处在弱势。长期以来形成的褒扬城市、贬低乡村的舆论,形成了一种全体潜在意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这种潜意识的作用下,我们对农民要求多,抱怨多、感谢少。
也许有人会反驳,中国乡村在古代社会应有的价值已经不存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只需要城市,因为西方就是这样。其实中国乡村所具有的保障中华民族安全的价值仍然存在,丝毫没有改变。
今天令我们自豪、建设起来的繁花似锦的城市,不是单纯的城市市民建起来,我们不能忘记背后为这个城市建设贡献的2.9亿的农民工。
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走出危机的国家,我们不能忘记,乡村和农民工对中国走出危机做出的贡献。2008年金融危机,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这意味着,20008年金融危机,我们是用零成本解决了农民工失业问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才有可能,当年拿出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增长。
如果我们没有乡村这个化解风险的蓄水池,2000万农民工滞留在城市,我们首选的不是刺激经济,而是要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对于农民工在中国化解2008年金融危机的贡献,很少有经济类文章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把这一切看成是应该的。
——结伴乡村,抱团田园。私家菜园订制、农房租赁,加微信xhgzwx1,成为开放型、移动式、自助化“田园养老社区”的社区会员,定能达成所愿。
免责声明:
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我们对文章的观点保持中立;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点击“田园养老社区”关注本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