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的名字被众人知悉,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这个名字让他屡次身处危险中。
毛岸青生下来不久,毛主席就离开了家,从小他是跟着母亲杨开慧长大的,他和母亲的感情很深。
那时的毛主席,成为有心之人的眼中钉,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杨开慧特地给毛岸青改名“杨岸青”。
风平浪静的日子过了几年,但1930年杨开慧还是被湖南军阀何键逮捕,杨开慧誓死不愿公开和毛主席脱离关系,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
母亲去世那年,毛岸青才7岁,正是需要母亲的年纪。
后来在组织的安排下,兄弟三人来到上海生活,但上海的形势突然变化,地下组织遭遇破坏,三人被迫流离失所。
最小的弟弟在流浪过程中因病去世,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在上海流浪,为了活下去,他们什么苦活累活都干。
一次,毛岸青意外在报纸上看到叔叔毛泽覃被敌人杀害的消息,愤怒之下他找到了半截粉笔,在墙上写下“打倒帝国主义”六个字。
这六个字意外引来了巡捕房的注意,毛岸青遭到了毒打,打到了他的脑子,从此患上了脑疾。
那段流浪的岁月,毛岸青和哥哥相依为命,这几乎是他们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几年后,组织才找到二人,随后将他们送往苏联。
在苏联学习的生活很艰苦,苏联正值战争,物资条件有限,但在有限的条件下毛岸青还是努力学习知识,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想像哥哥一样在战场上杀敌,但是因为身体原因,他只能做一些后勤工作。毛岸青也想开了,打倒敌人不止上战场一种方式,努力学习知识也是手段。
十年后,毛岸青从苏联返回中国,后被组织派往哈尔滨从事土改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被调回北京,这是他阔别多年后第一次见到父亲,但在毛岸青的心里,虽然父子许久没见,但是毛主席的教诲始终牢记于心。
建国后毛岸青从事翻译工作,这对他的脑子产生了极大的负担,他往往一边工作,一边承受巨大的痛苦。
哥哥牺牲的消息传来后,毛岸青遭受巨大打击,脑疾再次发作入院,他不愿意相信,曾经和自己那么要好的哥哥竟然牺牲了。
之后毛岸青来到大连休养,在这里他遇到了未来相守一生的人——邵华。
晚年的毛岸青身体一直不算太好,总是恍恍惚惚的,脑疾频繁发作,分不清现实和想象。
他总是一个人拿着父母的照片念念叨叨,嘴里说着:“我想妈妈了!”说着说着,眼泪随之落下。
2007年,毛岸青突发心脏病,临终前,他用尽全身力气,颤抖着写下“杨岸青”三个字。
他的嘴里反复说着一句话,只有贴近他才能听清楚,原来是“要葬妈妈旁”,可以说作为毛主席最长寿的孩子之一,毛岸青几乎大半生都在思念亲人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