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加入微信榜单,请点击↑↑↑
近日,为提升核算效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全国首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路工程碳核算平台——蜀新绿碳核算平台。
修一条路,会排多少碳?在公路上跑一趟,又会排放多少碳?这些以前只能“估计”“大概”的数据,可以精准地核算出来了。
国内首创
对公路建设、运营的碳排放精准核算
技术人员进行了演示:打开平台,把一条高速公路的概算文件“拖”到平台上,每个材料、每种设备的碳排放消耗量,就清晰地显示出来了。比如,一吨水泥的排放量是多少,这条路预计会用多少水泥、总排放量又是多少,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简单的“傻瓜式”操作背后,是复杂的“算法”和技术支撑。
原来,蜀新绿碳核算平台建立了“碳排放定额因子库”,集纳了上万条“因子”,每条“因子”对应一个工程材料或设备的碳排放定额量,包括水泥、钢材、地材等不同材料,以及挖掘机、装载机、架梁机、搅拌车等不同施工设备,相当于有了不同碳排放单元的单位排放数。
而因子库又无缝对接概预算文件,概预算文件详细统计了项目建设期间每一个材料、设备的具体消耗。具体的消耗数和单位排放数都有了,就精准核算出了这条路建设期间的碳排放情况。
对于公路运营期间的碳排放,蜀新绿碳核算平台也能准确“计量”,与常规陆路运输碳排放估算不同,它核算的是车辆在不同道路等级、平纵线型的道路上行驶产生的碳排放量。
“在不同的路上,碳排放量也有不同。”每条公路的桥隧比不同,线型不同,有的弯道多、有的弯道少。平台创新构建了路线平纵数据与车辆比功率、运行效率、碳排放之间的公式关系,可以和道路路线各种参数无缝对接,实现了精准量化。
两个创新技术——碳排放定额因子库模块技术、车辆碳排放核算和低碳选线技术,实现了对公路建设期间和公路运营的碳排放精准核算,均为国内首创。目前,平台已获1项发明专利和两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指导减碳
锁定减碳重点环节、重要敏感点
应用虽然简单,但要实现精准核算,并不容易。
以碳排放定额因子为例,公路建设涉及的材料、设备,品种繁杂,类型多样,很多的碳排放定额量是空白。技术人员们通过科学的验证,搭建起了适宜公路工程建设的齐备、完善的因子库,实现了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全覆盖。
在对车辆碳排放核算中,技术人员不仅考虑了公路线型、平纵度对车辆运行碳排放带来的影响,而且还考虑到了高海拔的影响,为此,测试特意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高海拔地区进行,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不同道路运营碳排放计算方法。
如此复杂,为什么要建这样的碳排放核算平台?
“交通是减碳降碳的重要领域。要达到碳达峰、实现碳中和,得先知道碳排放量有多少。”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梁瑶说,碳排放控制正向精细化、精准化迈进,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对碳排放量的计算从“估算”变为了“核算”。
蜀新绿碳核算平台以项目为单位,实现了对公路项目建设和运营,产生的碳排放量的精准核算。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又总结发现了一些特点,反过来为行业控制碳排放量提供决策参考。
平台核算后发现,在一个公路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水泥、钢筋等材料产生的碳排放量要占总排放量的90%左右,施工车辆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仅占总排放量的10%。
这一结论,为业内正在推行的“零碳工地”提供了重要参考,绿色低碳材料、固废材料的循环利用,被作为减少项目建设期碳排放的重点环节,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举措,从源头减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