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论文造假新高度:8篇论文,不同单位、不同作者、结果却一模一样!

文摘   2024-09-04 00:02   江苏  

对于学术造假,真的有很多操作让人“叹为观止”。


pubpeer爆料过这样一件事,发现8篇论文,不同作者,不同医院,不同癌症种类,不同蛋白表达,愣是完全一样的结果,居然发了8篇论文!


而从文章署名来看,从一线医生到主任副主任医师、医院副院长,还有多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相信此次事件将再次刷新学术论文造假新高度!





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这种“令人窒息”的操作在学术界并不少见。


除了论文撞衫外,还有人靠不存在的基因,写了学位论文顺利毕业,还发了篇SCI...


这种风险小,收益大的学术造假,也引起不少科研人的热议。


叹为观止的论文造假


操纵作者身份、涉嫌伪造评审专家以及图片造假。近几年,类似论文造假层出不穷。


胆小的还在想怎么降低查重率,胆大的已经开始自己编材料了。


上海交大医学院的一位硕士生,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基因MALAT2(其实只有MALAT1),发了一篇SCI,还以此完成了上海交大硕士学位论文,顺利毕业。



更好笑的是,文章在发表了5年后,才被杂志撤稿,理由是担心文章所描述的MALAT2基因并不存在。


而发表后的同行评议证实了这一点:只有一种被称为MALAT1的基因。因为文章研究的是一个不存在的基因,所以,主编撤稿了!


这也让不少人直呼荒唐,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撤销了文章作者田某的硕士学位。


但此时,距离其毕业已经过去了5年,这5年田某靠着硕士学位所获得的利益该如何处理,此事没有了下文。


风险小,收益大,也让无数学者开始铤而走险的试探学术不端的红线。


比如著名的“11篇不同高校论文中竟出现同一块桌布”的论文撞衫事件。作者涉及单位甚至有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


2021年6月8日,陕西中医药大学朱某在2018年于Bioscience Reports发表的论文被撤回,主要原因是该文章的实验样品,标尺及桌布在其他多达10篇文章出现重复使用。


陕西中医药大学,Bioscience Reports ,图7A(已撤稿)


武汉大学,ONCOLOGY LETTERS ,图4A(已撤稿)


郑州大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图6A(已撤稿)

............


这些论文显然逃不开典型的“论文工厂造假”案。但等文章被发现撤稿时,已经距离发表过去了3年,尽管撤稿了,但因为这几篇论文所获得的荣誉和好处,却并没有人去追责。


论文工厂生产的论文不同于以往简单的论文抄袭造假,如果没有在进行初审时多多留心工厂的流水线作品的既定套路,这类论文被顺利送审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很多学者认为,论文造假行为涉及到学术不端和学术不诚信,这是学术界所不能容忍的行为。如果造假者通过造假获得了利益,比如获得了学位、职称、荣誉、经费等,这些都是不正当的利益,应该被追回和撤销,以维护学术秩序和社会公正。


但现实中,很多处罚也仅仅止步于撤稿。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近几年,对学术不端的处罚有在渐渐收紧。


2017 年,中国科协要求科技工作者严于律己严格执行《自律规范》。


图片来源:中国科协


2020年5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说,对于确实存在严重学术不端的违规人员,其不当获得的所有荣誉和利益,包括学位、职称、人才称号、各种奖励奖金,都要全部清退归零。就是要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广大的科研人员要恪守科研规范,珍惜学术声誉,管好自己的团队和学生。


恪守科研规范,珍惜学术声誉,广大的科研人员要学会爱惜自己的学术羽毛。切勿触碰学术不端的红线!


文来源:Retraction Watch、募格学术此前报道、科研大匠等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做学术分享使用,若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  删除,万分感谢!


如何联系我们

公众号后台消息回复不便,这里给大家留一下领取资料及免费服务器(足够支持你完成硕博生涯的生信环境)的微信号,方便各位随时交流、提建议(别问在么,添加时直接说来意)。此外呼声一直很高的交流群也建好了,欢迎大家入群讨论:

永久免费的生信、科研交流群

大家可以阅读完这几篇之后添加
给生信入门初学者的小贴士
如何搜索公众号过往发布内容

您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Biomamba 生信基地
本人为在读博士研究生,此公众号旨在分享生信知识及科研经验与体会,欢迎各位同学、老师与专家的批评指正,也欢迎各界人士的合作与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