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枵腹从公”出自《新唐书·殷开山传》:“公等毋与争,粮尽众枵,乃可图。”意思是指“饿着肚子办理公务”,作为成语使用则是赞美一心为公的人。
“公”,会意字。《说文》:“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犹背也。韩非曰:‘背厶为公。’”“从公”,谓“犹秉公”,意即“仍然秉持公正之心”,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公正、公平的态度和行为。“枵腹”,空腹、饥饿之意。秉公办事不易,而忍受着饥饿的煎熬,经受住口腹之欲的考验,这样的“从公”品质尤为难能可贵。
“从公”品质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做到“枵腹从公”?“公私观”十分重要。“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做官极其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信,他当即灭掉公家蜡烛,点燃自家蜡烛,这才展阅信件。小小一支蜡烛,且在无人知晓之时,竟有如此警觉和行动,着实让人钦佩。“枵腹从公”“公烛无私光”,二者的内在品质都体现了一个人公私分明的基本操守、公而忘私的崇高境界。
梁启超在《呵旁观者文》中写道:“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重责任、讲担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底色。责任与担当,乃是锤炼“枵腹从公”品质的精髓所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赞叹说,那些忧国忧民之士“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中国的士人一直以这样一种“大担当”自策、自省、自警、自勉,不断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可以说,担当精神成就了仁人志士的高尚人格,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与民族气节。
现实世界,诱惑无处不在。“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要养成“从公”品格,达到“枵腹从公”的境界,必须遏制内心的私欲。一个人正确处理公与私关系的能力、遏制私心杂念的自控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提高,必须在日复一日的现实生活中磨炼,在久久为功的自我修正中强化、巩固。翻开历史的画卷,中国古代清官廉吏面对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的例子不胜枚举。东汉南阳郡太守羊续,将府丞献给他的活鱼悬挂在院中,对方再来的时候,看到悬挂的鱼羞愧而退。北宋宰相王安石善诗好文,一地方官员认为他肯定喜爱文房四宝,就投其所好,送去一方名砚,并强调说:“这方砚少有。”王安石问:“好在哪?”那人回答:“呵之可得水。”王安石一口拒绝,笑吟道:“纵得一提水,又能值几何?”那人见状,不得不带着砚石羞愧地走了。
人生路上并非总是鲜花与坦途,也会遇到各种荆棘与陷阱。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锤炼“枵腹从公”的品格,才能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守清正廉洁、勤勉敬业,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来源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责编 | 冯雪娟
主编 | 郭晨希
审核 | 王文星
医院名称: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骨科医院(原新疆建工医院)
预约电话:0991-2630571
医院地址:乌鲁木齐市五星南路39号
医院官网:https://www.ykdlfy.cn/
公交路线:乘坐公共汽车3路、8路、29路、33路、106路、309路、901路、533路、302路、4102路可到达。
温馨提示:自驾车者,如院内停车位已满,可在医院门口高架桥下市政公共停车场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