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讲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9月24日的第一讲“探秘太阳系与行星内部”课程中,王涛教授讲授了太阳系的基本概况、行星演化、探测历史和行星内部结构等主题。课程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和卫星,并区分了类地行星和巨行星。探讨了太阳系和行星的形成,涉及宇宙大爆炸理论和恒星演化过程,如主序星、红巨星、超新星爆发等。课程还涉及了太阳系行星的探测历史,从古代的地平说到现代的太空探索,以及使用的各种探测技术和手段,如望远镜、遥感、探地雷达、陨石和取样、重力和磁场探测等。此外,课程还讨论了行星内部结构的研究,包括地球、月球、水星、金星和火星的内部构造,以及巨行星的内部结构推测。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对太阳系和行星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
第二讲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10月8日的第二讲“关键金属与大国重器”中,王孝磊教授围绕“关键金属与大国重器”,向同学们介绍了关键金属的类型、物理化学特征、关键应用价值,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和资源富集/紧缺状况。报告从为红军作出重要贡献的赣南钨矿讲起,谈到钨的性质和资源类型,然后从关键金属资源需求趋势、关键金属国际形势、关键金属资源保障能力进行展开,充分强调了关键金属资源在我国未来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让同学们意识到这些金属资源在国家安全、国家地位、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战略价值。接着,王孝磊教授围绕几个金属矿产资源的实例,提出几个科学问题,启发同学们的思考,激发同学们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决心。最后,王孝磊教授以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例子进一步鼓舞同学们努力学习,不怕吃苦,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家庭的栋梁和有担当的人。金中的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在课间和课后向王老师进行热烈的交流。
✦
第三讲
✦
在10月15日的第三讲“地震与地球CT”中,黄周传教授从近期合肥地震造成强烈的震感出发,首先介绍了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震级和烈度较大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然后启发同学们科学地认识地震,学习确定地震位置和震级的方法,消除了大家对震源位置和震级的困惑以及错误认识;随后从防震减灾的角度出发,回顾了人类进行地震预报的尝试,重点介绍了地震预警的原理与实践,并展望了科技发展对地震预报与预警的启示;最后,黄周传老师引导同学们提升对地震的认识,地震不只是一种灾害,地震产生的具大能量为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结构提供了条件,人类有信心、有能力将灾害转换成动力,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
第四讲
✦
在10月22日第四次课程中,唐朝生老师带来主题为“极端气候工程地质灾害”的报告。唐朝生老师从全球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极端气候灾害动力学过程、典型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科普讲解。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数据,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全球的极端气候现象及其影响,重点介绍了极端气候是如何改变岩土体的水分场、温度场等物理力学性质,进而加剧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及其风险。在此基础上,还跟同学们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提高灾害风险意识及如何应对一些典型的工程地质灾害。课堂上,同学们积极互动,展现了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灾害预防的高度关注和兴趣。此次授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面对全球挑战时的责任感与行动力,激发他们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
-推荐阅读-
欢迎参观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
厉害了!南大地科院两个展馆被认定为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