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巧家网"关注我!
在鲁甸6.5级地震十周年之际,昭通融媒记者游考、巧家融媒记者饶兵相约着回到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地震重灾区巧家县包谷垴乡见证发展足迹。
报道地震偶遇,相约十年看变化
“你是从哪儿过来?”“我从乡政府下来,从上面下来半个小时就到了。”“我是从天生桥上来的,十多分钟,这个地方我觉得这个变化很大呀!”“这十年在红石岩这里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在红石岩村委会,游考和饶兵一见面甚为激动和感慨,两人相拥在一起总有说不尽的心酸和道不尽的见闻。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游考、饶兵第一时间赶赴包谷垴乡参与抢险救援采访报道。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每天早出晚归,穿梭在包谷垴的高山峡谷间,采集刊发大量抢险应急、过渡安置的新闻信息,及时回应外界对灾区的关注。重新站在当时通往红石岩村的唯一一条生命通道红坪公路上,他们的记忆又被拉回到10年前惊心动魄的现场。
游考和饶兵指着那条道路说,“8月4日那天,由于山体垮塌无法通行,他们就步行到红石岩,等了一下午后没办法前行,到晚上才回撤,次日绕道树茶后再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进入到红石岩。”
灾情发生后,由于通往红石岩村的唯一一条公路阻断,救援力量只有经坎包公路到树茶,再从崎岖的山间小路进入村子抢救伤员、运送救灾物资。
据他们回忆,当时地震的时候根本没有路,从上面走下来还是一条毛路。当他们进入红石岩,看到救援人员正往上运送伤员、往下运送物资,都是走非常艰辛的毛坯路。眼下,这条路修好并硬化,从主路下来开车10分钟就到。相比之下,当时差不多要两个小时左右,不管是往上爬还是往下走都非常吃力,而且当时逢下雨行走很滑。谈及这些,他俩眼角处早已湿润。
灾区建设升级,经济快速起飞
灾后重建后,按4米宽标准新修树茶到红石岩村、天生桥沿牛栏江到红石岩村两条通村硬化路,加上原来的红坪公路,进出红石岩的通道有了上中下三条。
“现在的交通出行很方便,去会泽和巧家都只要两个小时,到昭通只要1个小时。脱贫攻坚时,我们村425户的户间道都是两米宽的硬化路,全部已经打通。地震以后新修道路是18.6公里,新修户间道34.2公里。”包谷垴乡副乡长、原红石岩村党总支书记蒋先林如是说。
鲁甸6.5级地震导致离震中仅10公里的包谷垴乡红石岩村成为废墟。经过十年的努力,这个地处牛栏江峡谷,从山脚向山上蜿蜒分布的村子早已旧貌换新颜。
游考看到眼前的住房时感慨地说:“从上边下来,全部都是小洋楼,在这个青山绿水之间,看上去很有精气神。”在一旁的饶兵补充道:“当年我们从树茶下来,一路走下来看见的全是倒塌的房屋,可以说是连一间像样的房屋都没有留下。”
恢复重建过程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省、市、县、乡、村共同发力,红石岩村425户受灾群众全部建起了砖混结构的安全住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通村到户,实现根本性变化。
蒋先林说:“地震以后一片废墟,当时的愿望就是把我们村民的住房修好,基础设施建设好。十年过去了,超出我们预期的想象,我们的住房是按照8度设防来建设的,当时我们就是依山而建,根据我们公路的走向建在公路边来。”
走出地震阴霾,从“心”开启新生活
十年时间,在村庄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勇敢坚强的红石岩村群众早已走出地震带来的阴霾,自力更生、奋力拼搏开创着属于他们的精彩。当年10岁的红石岩村梨园村民小组村民王明已经得偿所愿,成长为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一名大二的医学生。
王明说,他当年看到很多的生命遭到危害,有大量的医生进来救治,希望自己能够出一份力量去救助那些生命受到威胁的人。自己有能力的话,想在家乡开一个诊所,为村里的叔叔阿姨们就医方便一点。
父母在外务工,暑假在家的王明要忙着采收家里的6亩花椒。村委会和村卫生室有事,他也常常主动去帮忙,为村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假期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
“房屋从以前的土墙瓦房变成了现在的砖墙平房,以前的羊肠小道变成了现在的宽阔水泥路,之前漆黑的夜变成现在灯火通明的,生活在这个村子里面幸福感满满的。”谈及十年来的变化,王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地震以来的十年间,当地党委、政府综合施策,着力提升群众务工技能,做强花椒产业,发展养猪、养鸡等作为补充,全力夯实群众增收致富基础。截至2023年底,红石岩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400元。
据蒋先林介绍,红石岩村现在花椒种植面积有2800亩,几乎是人均两亩,每亩产值在4000元左右;全村有847个劳动力,现在出去了748人,务工收入占人均收入的大半。
红石岩村营盘村民小组村民王朝现说:“她家三个儿子都在外面搞装修,分别负责吊顶、贴砖、搞水电,但他们都是合伙一起做。到年关回来过年,他们都会给家人买穿的、吃的,还会给些钱,我家是真的比较幸福。”
十年后,记者重新回到红石岩村,原本想回访的部分对象因为有的外出、有的仙逝,没能再见上一面;印象中泥泞湿滑的道路也早已不在,但整个采访过程仍旧欣喜不断。曾经的少年长成了大人,当时的党总支书记也已成长为副乡长,基础设施完善的村子焕发着勃勃生机,村民脸上洋溢着淳朴而幸福的笑容。
灾区十年重建,百姓安居乐业
如今,记者来到包谷垴乡老街集镇,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如同一道深深的痕迹,永远烙印在大家的心灵之中。即使时光流逝,岁月匆匆,它仍然完整地保存在大家的脑海中,不断提醒着大家去珍惜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当游考和饶兵走到当时包谷垴乡党委、政府办公楼四楼过道上时,边拍照边感慨:“这里就是当时我们做宣传报道时的驻地。灾后恢复重建以后,乡党委、政府都搬迁到新建的小营新区,很多功能也随之转移过去。目前应该是没有以前那么拥堵了。”
包谷垴乡老集镇,通乡公路穿镇而过,人流、车流较大。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汇聚,集镇保通压力骤增。恢复重建过程中,当地为疏解老集镇压力,结合受灾群众安置和集镇功能转移需要,规划建设了以行政办公、社会服务、生活居住为主的小营新区。
走进小营新区,宽敞的街道顺山势铺展开来,黄墙青瓦的房屋整齐排列、错落有致,绿荫掩映下生机盎然。今年39岁的毛子英利用自家的房屋,在新区里开起了餐馆,经营早点、火锅、中餐,每年能够挣到5万元左右的收入。不用付房租,加之时鲜蔬菜大多来自自家地里,经营成本低了很多,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舒适惬意。
“以前去外面打工感觉太远了,搬迁后在小营新区买了一套房子,顺便做一点生意,不仅能管理小孩在家读书,还能照顾老人。”小营新区群众毛子英感慨道。
紧挨着小营新区的巧家助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基地,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南美白对虾和加州鲈鱼养殖取得成功,这为包谷垴乡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基地仅有300立方米水体投入养殖,从今年1到7月,产值仍旧达到40多万元。
巧家助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恒说:“基地占地面积在5亩左右,养殖水体2000立方米左右,现在投入养殖水体300立方米左右。从去年到现在,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虾、鱼养殖都成功了,打算在年底以前给基地全部投入养殖。”
地震以来的十年时间,为夯实群众增收致富基础,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包谷垴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突出劳务输出、花椒产业、特色种植养殖“三个重点”全面发力,努力提升劳务输出水平,推动花椒产业提质增效,巩固提高猪、牛传统养殖,探索发展鱼虾养殖、艾草种植、仙人掌种植等新兴产业,全乡产业发展形成有支撑有补充的格局。截至2023年底,包谷垴乡人均纯收入超过12300元。
据包谷垴乡党委书记王振权介绍,包谷垴乡有12600人在外务工,每年的收入都是上亿元;全乡有3.2万亩花椒,人均1亩多;目前一些新兴产业正在有力有序发展。地震的时候,全乡人均收入在8000元左右,今年的目标是人均增收2000元,要达到14000元。
7月下旬,横跨牛栏江峡谷,一端连接巧家县包谷垴乡,一端连接鲁甸县龙头山镇,全长822米的鲁巧高速牛栏江特大桥两座索塔下塔墩全部封顶,大桥建设向着合龙又迈出重要一步。
“这座桥是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两岸主塔封顶的时间鲁甸岸是2025年7月,巧家岸的索塔施工完成时间节点是2025年5月,主桥整体合龙时间是在2025年的年底。”鲁巧高速二工区项目经理部生产副经理赵小刚说。
一桥飞架南北,不仅拉近了两岸的距离,更增强了通行的保障。鲁甸6.5级地震发生时,昭通中心城市前往包谷垴乡的通道中断,记者不得不花4个多小时,绕经曲靖会泽挺进包谷垴乡。抗震设防等级为8度的鲁甸到巧家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不但能够密切包谷垴乡与外界的联系,而且在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上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王振权欣喜地说:“鲁巧高速路通车以后,1个小时到巧家县城,40多分钟就到昭通,半个小时都不要就到鲁甸,让整个包谷垴乡不再那么偏僻,可以融入大的一个经济圈里面,可以给全乡的群众带来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十年时间,包谷垴乡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发展速度至少提前10到15年。作为我们本地村民来说,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机会都非常大,我们回到家乡创业的积极性就更大。”汤恒信心满满地道出他的初衷。
来源:巧家融媒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