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防
护
“预”见冬天
“防”护健康
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为做好学生冬季健康防护工作,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教育集团五个校区,分别于11月18日上午间操时间,做了主题《“预”见冬天 “防”护健康》的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冬季常见传染病科普
寒潮降温 健康预防
冬季常见传染病包括流感、麻疹、水痘等。预防流感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若有需要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麻疹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对于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疫苗的人群要格外注意。水痘有较强传染性,患者要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健康人群要注意增强体质,规律作息。总之,冬季注意保暖、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能有效预防传染病。
流 感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天,在秋冬尤为常见。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当你咳嗽或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或肘部遮挡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这样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保护他人的健康。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尤其是流感高发期。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主要症状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
当你咳嗽或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或肘部遮挡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这样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保护他人的健康。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尤其是流感高发期。
水 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
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成人较儿童明显,一般1~2天内发疹。首先发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水疱初呈清澈的水珠状,壁薄易破,伴有瘙痒。经2~3天而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病程约 2~3周。口腔、眼结合膜、咽部、等粘膜也偶可发生损害,常形成溃疡而伴有疼痛。若水疱抓破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皮肤坏疽,甚至引起败血症。此外,少数患者还可出现水痘性肺炎、脑炎、心肌炎及暴发性紫癜等并发症。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任何年龄群均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传播途径
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被间接传染。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预防措施
1、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咳嗽咳痰两周或痰中带血可能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易感人群
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例如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糖尿病患者。另外,营养不良、者易感染。
传播途径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喷出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后可引起感染,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展为肺结核病人。
预防措施
1、及时就诊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吐痰时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的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提高免疫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感染结核。
6、接种疫苗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病毒及肠道病毒所致,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
主要症状
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者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类型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
易感人群
1-6岁学龄前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进食被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密切接触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预防措施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2、勤清洁。定期对孩子的餐桌、玩具、门把手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3、常通风。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室内应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勤测体温。勤测体温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如孩子发烧应及时进行就医。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潜伏期比较短,最短10小时左右,最长可达72小时左右。
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易感人群
儿童:尤其是4至12岁的儿童更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学龄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在我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达15%。
老人:尤其是5岁以下的婴幼儿和老人,由于免疫力较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并出现严重症状,如脱水。
成年人:虽然成年人的抵抗力较强,感染疾病后自愈较快,但仍然存在感染的可能。尤其是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成年人也可能因为共同进餐、使用公共餐具等途径而感染诺如病毒。
无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对于没有基础性疾病的健康人群,诺如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能够在1-2天内自行好转。但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诺如病毒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传播途径
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预防措施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拒绝垃圾食品。
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3-7天左右,最长不超过两周。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有的孩子甚至持续出现高热。同时,会伴有皮疹,皮疹是有一定的特征性的,可以表现为手心、脚心、肛门周围的皮肤,甚至关节等等部位的红色皮疹、斑丘疹、甚至皮疹上面形成小的水泡,看孩子咽部的时候会发现在咽峡部也会看到红色的皮疹或者是水泡,这是普通的手足口病的特点。
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能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
传播途径
1、经粪-口途径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可感染。
2、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肠道病毒主要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3、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预防措施
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太阳。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可降低患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风险。家长平时还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冬季注意事项
健康方面
预防疾病: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特别是头部、颈部、脚部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室内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降低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有条件的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疾病。
适度锻炼:适当运动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可以选择在天气较好、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要注意避免运动过度和受伤,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
生活方面
皮肤护理:冬季气候干燥,皮肤容易缺水、干裂。要减少洗澡次数,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同时选择温和滋润型的沐浴产品。洗完澡后及时涂抹身体乳,保持皮肤的水分。
注意保湿: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干燥。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1500 - 2000毫升的水,补充身体所需水分。
安全方面
取暖安全:使用取暖设备(如热水袋、电暖器等)时要注意安全。热水袋不要装得太满,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止烫伤;电暖器要远离易燃物,人离开时要关闭电源,避免引发火灾。
出行安全:冬季可能会出现雨雪天气,道路湿滑结冰。出行时要穿防滑的鞋子,开车要注意减速慢行,保持车距,避免急刹车。
撰稿 | 贺一博
供图 | 贺一博
编辑 | 张寒冰
审核 | 田宇
终审 | 朱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