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其贯穿于油田发展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高原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为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重要力量。
12月16日,中国环境网站刊发专稿《在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实践中展现央企担当》,深度聚焦青海油田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协同共进,从在高站位上扛起生态保护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守牢生态环保底线,能源转型“绿”意浓凸显绿色发展底色,重拳出击治污助力天蓝水碧土净,“石油红”播种“生态绿”扮靓茫茫戈壁,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等方面大篇幅多角度深入报道了青海油田坚守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行动实践及取得的成绩,彰显了高原油田绿色变革的先锋姿态。
在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
实践中展现央企担当
每年夏季,到了“聚宝盆”柴达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野兔跳跃、雄鹰翱翔,昆仑山、阿尔金山群山连绵,种种高原胜景让人忍不住用手机镜头记录下这美景的痕迹,不过这些美不胜收的景致可不全是上天慷慨的礼物。青海油田敦煌基地一片赏心悦目的树林,曾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几年间,荒滩变绿洲,旧貌换新颜,这都得益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油田)在青藏高原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铮铮誓言!
无垠荒漠中的戈壁,连接到天边茫茫无际,每一寸土地都飘渺着神秘,阳光洒落,金光闪烁。青海油田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由于降水量少、高寒缺氧、风沙肆虐、气候干燥等原因,成为了世界海拔最高、国内陆上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戈壁滩上建成的油气田。
“以前这个地方就是一片戈壁荒滩,周围都是砾石和粗沙地,我们的采油井就在这个风口上,沙尘比较严重,风一刮人都看不清楚。”青海油田采油五厂安全环保办公室副主任刘伟指着手机照片上郁郁葱葱的树林说道。
看着一张张照片,已经很难想象青海油田昔日的模样了。现如今,行走在青海油田敦煌基地,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数万株沙柳树、红柳树、沙棘尽显生机勃勃,一条长12.7公里、绿化面积61.3万平方米的人工防风固沙林带建成后,已逐步形成一幅“绿带锁黄龙”的壮美景象。
生态,关乎人类命运,关系美丽中国。
近年来,青海油田始终牢记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加大环保投入,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实现融合互促。青海油田公司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第一课”,多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议,仅2024年,各级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70余次,在深学细悟、对照笃行中增强全体干部员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范围,各级党委会生态环境保护议事29次,研究解决了一批污染防治、环境隐患治理重难点问题,梳理出10类431条适用性法律法规条款和10大类56项201条具体管理要求。建立公司、厂、队部、班组四级环境管理责任体系,不断压实各层环保责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从重视向重实、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每年从工资总额划拨4500万元作为生态环保专项奖励资金,充分发挥考核奖优罚劣、传导压力作用。
在青海油田大修作业场内,采气一厂环保管理岗负责人李有德正在给实习生讲解关于钻井的整个工艺流程,他一边询问每日钻井工况,一边编写着生产日报说道:“管好油气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守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也是我们身上最大的责任。”
对石油人来说,安全环保就是原油生产的生命线。青海油田的安全环保人员已破解了从管道泄漏抢险“救火员”转变为绿色生态“守护人”的角色转变壁障。
聚焦危险废物管控、环境隐患排查治理、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青海油田大力实施“公司、厂处、队站”三级环保监督,在公司层面设立东西部两个监督站,对每口油井、每个场区开展环保隐患再排查再梳理,逐一摸排可能超越底线和触碰红线的高风险点及环境污染隐患,每周对油田所辖区域检查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并梳理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厂处及队站级对本单位环保工作开展常态化专项监督,确保环保隐患排查及时、整治到位。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检查机制,抽调各业务部门及各单位环保业务骨干,每年对全油田环保业务开展两次专项检查,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在全油田通报曝光,切实让有关负责人“红脸出汗”,时刻拧紧环境保护这根弦。
通过对每一个细节,每一处隐患进行全面“体检”,真正实现了作业区“零泄漏、零事故、零污染”。“用严谨的态度、平常心、责任心,做好每一项工作,保证环保设备运行正常,守好每一口井,填好每一张表,当好生态环保工作中最好的‘哨兵’”李有德坚定地说。2024年共发现问题560项,均已完成整改,切实消除环境污染风险隐患,筑牢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隆冬时节,天空清澄,戈壁大漠阳光遍地,明亮而通透。由于柴达木盆地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富集,为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日“聚宝盆”又传来好消息,青藏高原和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千瓦气电支撑新能源项目——青海油田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及配套新能源项目100万千瓦光伏电站并网,高原油田能源转型再添新“绿”。
作为绿能低碳的身体力行者,青海油田积极打造绿色油田、清洁油田、节约油田、生态油田,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绿色企业创建和提标升级,细化30类73项具体创建措施。在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进程中,积极探索,奋勇争先,不断推进电气化率提升和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打造油田首个零碳示范区,全面建成英东、乌南、牛东等清洁替代示范工程,累计发电1358.4万千瓦时,节约天然气88.4万方。发挥区位优势,深度谋划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将“富光、风好、地广”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全力推动“风光气储”多能互补一体化“沙戈荒”大基地建设,实现了发展和生态建设“并肩同行、和谐共进”绿色油田形象的生动实践。
截至目前,17个规划实施的清洁替代项目,总装机规模74.44兆瓦,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节约天然气6260万立方米,标煤每年3.7万吨,每年减碳9.8万吨。积极对接联系新能源发电企业,完成20.2549万个绿证认购工作,助力青海省完成年度及“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同时,实施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措施,实现钻修井作业现场防渗措施使用率100%,清洁作业覆盖率100%,单井维修危险废物产生量降低70%以上的开采全过程绿色清洁生产。
一滴汗珠万粒粮,万粒汗珠谷满仓。油田已连续4年获得集团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先进企业”荣誉称号,2023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授予中国石油绿色企业,申报的《青海油田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中国低碳领跑者油气企业优秀实践案例”,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做法被纳入典型案例推广学习。
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敏感脆弱,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青海油田聚焦降碳减污扩绿关口,着力补齐生态环保短板,加快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绿色生态油田建设的脚步,吹响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
在青海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严格贯彻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持续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环境管理能力水平。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依法取得14个排污许可证和17个排污登记表,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过程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采取采出水回注、泥浆不落地、重点部位防渗、油泥砂处理等管控措施,全部做到依法合规。强化在线监测设施稳定运行,12套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在线监测排放达标率为100%。制定辐射安全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优化记录表单,明确放射源安全主体责任和管控要求,对含废弃物及射线装置进行依法合规处置。
“十四五”期间,青海油田共投入2.56亿元实施环保隐患治理项目24项,实施油气场站VOCs治理、格尔木炼油厂VOCs自动监控系统完善、酸化压裂返排液暂存池建设、涩北台南气田采出水砂收集设施治理、危险废物中转设施建设等治理项目,有效防范环境污染风险。
一直以来,“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头上烈日晒,脚下热沙烧,整日缺水喝,氧气吸不饱”就是最初油田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比如“花土沟”,既不产花,也没有草,有的只是一片的荒凉和无边的旷野。
而如今,经过几代石油人的不懈努力,让这个充满诗意与希望意境深远的名字被广为人知,曾经的亘古荒原变成一座高原明珠,“石油红”化身守护绿色的使者,在石油人辛勤汗水的浇灌下,给黄沙披上了绿,让戈壁生出花。
为了一抹绿,青海油田开发进展到哪里,绿色就延伸到哪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愿景,正从蓝图绘成工笔画。
地处柴达木盆地戈壁沙漠的青海油田,在花土沟、格尔木、敦煌有三个基地。青海油田人,誓将荒漠变绿洲,因地制宜,见缝插绿,持续巩固和扩大国土绿化战果,组织开展“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扩绿行动,分区域分层级开展“敦煌基地义务植树”“万口井场植树造林”“生活区环境绿化美化”等6项子活动,现已将绿化规模辐射全部扩展到3个基地,并在辖区建成16个阳光生态氧吧,建设面积8000多平方米。每年“六五”环境日活动期间,还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活动,主动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播者,建设更加自然、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置身于海拔近3000米的茫崖市“瀚海油苑”绿色高原生态氧吧,就能够切身感受到青海油田生态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草坪、灌木、花卉、观赏植被等自然元素接连映入眼帘,吸引着办公区的员工和周围居民时常来此观赏,这不仅缓解了生产一线干部员工工作压力,也为周边居民散步休闲提供了优美场所,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据了解,共种植绿植67种(近万株),地栽花卉1230株、盆栽花卉853株,各类花卉、绿植占生态园区面积的40.7%,植物存活率达到80%以上,使荒芜的茫茫盐滩变身葱郁绿地,缤纷了苍凉高原。
“在戈壁滩上植绿,说成‘寸绿寸金’,那是一点也不为过,现在不仅油田发展得比以前好,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这里就像园林一样生机勃勃,漫无边际的荒漠变得绿意融融,令人欣喜。”家住花土沟镇的居民李女士经常来这里休闲散步,对这份“绿色获得感”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
冬日的翡翠湖,翠绿而深蓝,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犹如一幅绝美山水画卷。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随着青海油田生活基地和野外场站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生动物频频出镜,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成了油田的常住嘉宾,周边时常能看到他们觅食、飞舞的身影。油田员工们在巡检过程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力度,将常规巡护、责任区巡护、边界巡护相结合,曾多次救助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羊和翅膀受伤的赤麻鸭,确保辖区内各种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生存环境安全,打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青海油田正在用实际行动保护每一寸土地,保护每一滴碧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为我们是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要在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实践中展现央企担当。”青海油田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青海油田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殷切嘱托,把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融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确保油田环境质量不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不下降,厚植绿色底色,以实际行动守护“中华水塔”造就绿水青山,高质量助推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绿水青山入胸怀,重整行装再出发。从高空俯瞰青海油田,昔日井场早已是焕然一新,在这片承载着几代油田人希望和梦想的热土上,铭刻着青海油田对国家双碳战略的坚定践行,彰显着绿色变革的先锋姿态,每次进步都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青海油田正引领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绿色油气田探索之路愈发铿锵有力。
来源|中国环境网站
文稿|刘红
图片|刘明祥 邓杰 李富强 新闻中心媒资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