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区:“竹票”变“钞票”,吃上生态饭

民生   2024-12-27 17:33   福建  


 新闻导读 


近年来,沙县区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继林票、碳票、生态票之后,三明发放全国首批竹票,是向林改“深水区”挺进的又一次大胆探索。




卢佳敏是沙县区富口镇荷山村横历自然村的竹农,同时她还是沙县小吃富口卢家包心米冻皮技艺传承人,原先她经营了一家沙县私房菜酒楼,眼下她准备扩大经营规模,正在规划新的小吃门店,重新装修。这笔钱从哪来?她手里的竹票,帮上了大忙。


沙县区富口镇荷山村横历自然村竹农 卢佳敏:



“我的竹票是003号,我用这张竹票去银行办了30万元低息贷款,这笔贷款我将投入到我新的小吃门店。我这家门店主要是以非遗手工小吃为主,会现场制作各类的小吃,让来沙县的游客能感受到我们沙县小吃制作过程,更好的宣传我们沙县小吃。”




卢佳敏一家承包的竹山一年可生产竹子20吨,然而扣除砍伐、运输和管养成本后,最终每亩竹林的实际年收益只有49.33元。如今,村集体把整片山林承包给企业经营,卢佳敏只要凭着竹票,每年就能坐收73元的竹林“租金”。



据了解,竹票是将低效竹林经营权向国有林业企业流转后,为林权所有者制发的收益权凭证。竹票背面印有持有人姓名、竹林经营权流转面积、收益标准等信息。此次制发的竹票涉及的竹林位于荷山村横历山场,按照期限20年、每年每亩73元的费用流转给中竹公司。中竹公司将进一步盘活竹林资源,把母公司青山纸业的产业优势与富口镇毛竹资源优势有效结合,通过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多方共赢。同时,政府和银行还为这批“竹票”授信了3000万元的生态贷款额度。



沙县区竹业资源丰富,竹林面积超过50万亩。竹制品制造被福建省工信厅确定为沙县区重点产业链之一,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沙县当地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为解决竹林经营劳动力短缺,农民经营竹山积极性不高,竹林失管、抛荒较多的问题,沙县区积极探索竹林经营权流转路径,创新推出“村企联建·农竹联赢”(双联)模式,引导农民以竹山入股、托管、租赁等方式开展竹山经营权流转,并为村企牵线搭桥,促进竹林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沙县区富口镇荷山村村民 卢伯有:



“我们这个竹山虫害多,而且家里都是老人,干不动,没办法经营;雇外地人来管理工资又太高。我们有了竹票之后,每年每人可以有800元收入,现在我们坐家里就有钱了。”

富口镇副镇长 邓享尧:



“村民通过把竹山资源规模化流转到村委会,村委会再流转给第三方合作的公司,就可以赚取租金的收入;通过‘企业+基地’的模式,让村民在公司流转的林地里做事,劈山或从事其他的经营工作,可以赚取薪金;同时,我们村委会通过闲置的土地,入股到比如说企业的小微竹产业园或者是竹山分解点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中,那又可以赚取股金,那通过“三金”的收入来增加村民和村财的收入。”



林下经济“丰”景好。近年来,三明林改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系统集成,接续答好林改“四问”,持续作答“两山如何转化”新问题,加大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森林“四库”更好联动,促进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林区增效,也为全国林改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明市沙县区林业局副局长 洪华辉:



“林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调动林农的积极性,使山常绿、人富裕,林业能可持续发展,发挥生态效益,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记者:林文晶 黄圣泽

编辑:鲍林玲
初审:鲍林玲

复审:张燕桢
终审:许琰
版权归沙县区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勿随意删改并注明来源

三明市沙县区融媒体中心
三明市沙县区融媒体中心(沙县广播电视台)官方账号,打造沙县综合频道、沙县综合广播、客户端、网站的全媒体矩阵,信息内容覆盖社会、民生、文化及经济建设,不时还有小福利奉上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