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法定机构——顺德社会创新中心
共建共享美好社会
11月24日下午,2024年清华大学顺德区基层治理人才研修班(以下简称:“清华班”)结业仪式在和泰中心演艺厅举办,60名学员历经9个月完成21天系统学习,全员顺利结业。
当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邓国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王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蓝煜昕;顺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顺辉,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组织部副部长陈伟成,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鸿源,区民政人社局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温祖宾,区社会创新中心总干事李允冠,以及各镇街分管领导;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司徒颖、秘书长刘冲,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郭祺先生、秘书长熊冬平,以及基金会理、监事代表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知名专家学者授课,60名学员顺利结业
2024年1月,第三期“清华班”公开招募学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社会组织骨干积极响应,最终从133名报名者中录取学员60名,其中村居干部45名、社会组织骨干15名,学员覆盖顺德区10个镇街。在为期9个月的系统培训中,22位国内基层治理领域知名学者和专家为学员授课,课程内容涵盖基层治理的公共价值、理论政策、管理技能等模块;期间,学员还实地考察成都市12个基层治理案例,深入了解成都基层治理政策与社区营造实践。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打造学习型社群,学员交流互动活跃
探索以“班委会”为核心的学员社群管理机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打造有活力的班级。将学习从课堂延伸至课后,学员自发组织互访共学活动共计34次,累计参加373人次,足迹遍布31个村居;主办方组织信义治理、文化治理、公共空间盘活及可持续运营等话题探讨3次,历届学员82人次参与;班委会组织开展班级团建及文体活动6次。一起经历的所有,让学员成为共同研习的学友、奋战基层的战友、人生路上的朋友。
行动学习
围绕原型社区痛点问题探寻解决方案
“清华班”重视行动学习,根据60位学员工作中遇到的“高频”难题和基层治理痛点问题,确立六大主题组别,学员结合所学知识,分组共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结业仪式上,六个小组的学员对行动学习成果进行汇报,专家学者现场点评。
小组主题:城乡社区融合
原型社区:龙江镇旺岗村
以停车问题切入,结合所学知识,搭建议事协商平台,通过“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的工作思路,尝试活化五边地增加车位、新建立体停车场等方式来做好增量,以利益引导机制鼓励村民错时共享车位、以协商议事推动僵尸车清理等方式盘活存量车位,促进城乡结合社区中的不同主体共同行动,形成“协商-沟通-动员-利益共享”多元参与路径,推广运用到更多社区公共事务中。
小组主题:产业与集体经济
原型社区:杏坛镇右滩村
运用社区营造“还权-赋能-归位”的底层逻辑,以培育渔民协会为起点,通过社区组织联合会、商会、社区基金的不断迭代,推动社区共建共治,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公共利益,形成“抓治理促进发展-谋发展优化服务-以服务推动治理”的闭环。
小组主题:组织培育及资源动员
原型社区:容桂街道大福基社区
抓住社区卫生服务站停办的痛点问题,基于“五社联动”机制框架,社区党委、居委会统筹资源和搭建议事平台,社区社会组织带动更广泛居民参与,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协作支持,撬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参与空间维护,激活社区内生资源来解决社区问题。
小组主题:领导力与团队建设
原型社区:龙江镇沙富村
瞄准村小组长这一基层治理关键群体,运用“三圈理论”(价值-能力-支持),结合沙富村推进中的微创投行动,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导入协商议事技能、打造多种激励场景,提升村小组长的感召力、前瞻力、决断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基层治理工作队伍。
小组主题:社区服务及其可持续发展
原型社区:乐从镇东平社区
面对纯财政拨款社区公共资源不足、社区服务可持续挑战大的难题,发挥辖区居住密度大、消费潜力大的优势,东平社区因地制宜引入“社区合伙人”,以“公益+低偿+市场”的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化、品质化的社区服务,并通过收益反哺、资金注入、联合共建等方式增强社区“造血”能力。
小组主题:社区文化及社区教育
原型社区:乐从镇腾冲社区
腾冲社区华侨资源丰富,但面临传承问题,小组运用在“清华班”所学的共创理论及方法,通过成立联侨委员会、活化侨捐项目和侨房、开展华侨文化推广活动,促进华侨文化在新时期延续并且焕发新活力。
经过激烈角逐,“产业与集体经济”组、“社区文化及社区教育”组斩获“优秀小组”。
实践转化成效突出
本期“清华班”学员们不仅掌握前沿的基层治理知识,还运用所学知识,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创设社区公益项目,开展社区资源动员,回应社区发展问题。截至11月,48名学员成功申报133个项目,获得各级各类扶持资金1149万元;共有4个研修班学员所在的村居在2024年成立社区共建基金,募集资金126.58万元。
综合考虑学员考勤及互访共学表现、小组学习的参与度和贡献、行动转化三方面,清华大学教学团队评选产生“学习之星”。
“通过课堂的集中授课、分组案例讨论、实地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我感受到了理论新滋养、思想新洗礼和工作新启迪。” 杏坛东村党委副书记廖志坚说,此次学习打开了他以社区基金调动各方参与、汇聚资源开展社区公益行动的思路,也让他认识到除发挥社区“两委”领导力外,还要大力培育社区自组织、社区骨干能人、社区企业等有生力量,共创和美社区。
“此次学习,让我提升了对社区治理政策的认识,了解了更多社区动员的工作法,让我在面对工作时有了更开阔思路。”顺德一心社工服务创新部部长梁秀娟认为,回到社区工作,既要看在高处,又要干在实处,社工是五社联动的重要一员,可以是助力基层治理的资源经纪人、项目规划师、议事协商协作者,“共创和学习过程中,让我更加专业、自信,有了清华班的加持,我们在基层工作中更有底气、更有魄力。”
德胜基金会副理事长郭祺感谢清华大学精心设计课程和组织师资团队,感谢区委政法委、区民政人社局持续支持。他表示,“清华班”为顺德基层干部带去新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希望学员活学活用,将社区营造与政府部门落到基层的工作任务紧密融合在一起谋划实施,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感谢顺德区委区政府与基金会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全体学员坚持参与9个月的学习。他表示,结业仪式是另一个开端,希望学员们将所学知识和工具带回社区,与社区居民进行共创,共同推进公益项目落地,不断创新和迭代。期待顺德区能够思考如何将三期“清华班”学员社群持续激活,形成更紧密的学习共同体。
打造基层治理人才培养的“顺德样本”
自2018年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以来,顺德已举办三期“清华班”,系统培养178名基层干部,覆盖100个村(社区)的“两委”成员、35个公益机构负责人或管理骨干,为基层治理工作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顺德基层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邓国胜表示,回溯这三期培训,并到学员所在社区调研,我们发现顺德基层干部思维更活跃、治理理念更创新,他们传承社会企业家精神,以参与式共创的方法,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让顺德社区更有活力。
顺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顺辉表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德胜基金会与政府携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持续为顺德基层治理 “把脉开方”,充分体现了对顺德基层治理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相信通过本次‘清华班’的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能够让顺德的基层治理长板更长、短板不短、新板更亮。”未来,“清华班”的课程设计中,建议加强新时期舆情应对的相关内容。
研修班简介
清华大学顺德区基层治理人才研修班是顺德区委政法委、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提供在地支持的基层治理人才培养计划,本计划为期8个月,以专家讲座、工作坊、行动学习等多种参与式学习方式,涵盖基层治理政策解读、领导力与团队建设、城乡社区风险管理等模块,致力于培养具有系统思维、扎实的基层治理专业技能、优秀领导力和行动力的基层治理创新人才。
END
来源 | 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