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物制一方味。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萦绕在心,挥之不去,成为人们心中独特的记忆。
对云阳人来说,这种味道很简单。它可以是包面的爽滑,是面条的劲道;可以是菜汤圆的软糯,是霉皮子的酸甜......
今天,文旅君带大家开启一场寻“味”之旅,走进鱼泉镇,寻找记忆中的“家乡味道”--霉皮子。
鱼泉镇位于云阳县北部,汤溪河畔,是全县老工业基地镇,亦是云阳面业的发祥地,鱼泉游子遍布全国80%县级以上城市从事面业,也有云阳县及下川东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产煤企业,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和地方名片。
云阳因有盐而兴,盐又因有煤而旺。鱼泉作为有名的煤矿小镇,自清朝康熙中期在此矿区发现煤层露头线,到十八世纪初叶形成初始规模开发,一直到2014年矿区关闭,其采煤历史长达三百余年。
(鱼泉煤矿矿井出口遗址之一)
一业兴带百业旺,盐煤互促又带动百业发展。而那些在生活劳动中形成的宝贵遗产,为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增色无限。
而鱼泉的“霉豆渣、霉皮子”特产也是那个年代传承下来的美食文化,至今仍是云阳人所爱的家乡味道。
鱼泉的地理条件特殊,位于汤溪河中段,水质条件较好,含有石灰质等矿物质,无任何环境污染,是生产霉豆渣、霉皮子最好的地方。
做霉皮子须选在冬春时节,气温太高,发酵的度就很难把握,豆皮易发臭,到时候长出来的就不是白霉,而是有毒的绿霉,不能食用。只有在冬春时节,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下,才可掌控霉皮子发酵的度。
而霉皮子的制作工序稍显复杂,制作霉皮子坯料是首要步骤。
豆腐作坊做出一张张很薄的豆皮,再把豆皮切成整齐的长方形小块,卷成一个个小筒。晃眼一看,像是裹的春卷。
接着,将小筒卷儿挨个摆放至木框,框底只安放几根竹篾片,便于透气。摆满小筒卷儿后,将其端进密封的屋子贮藏,三四天后,小筒卷儿瘪了,面上生出了一层茸茸的雪白的霉。
这样,霉皮子坯料算是做成了。
2016年,这项传统的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霉皮子”名气不算大,菜名也不太好听,经过本地人经年累月的精心烹饪,创造出人间独一份的云阳家常美味。
霉皮子做法多样,但以糖醋味最佳。
把霉皮子切成2-3厘米见方的小块,上锅油炸至外硬内酥、颜色变黄后迅速起锅,捞出沥干待用。在油中放进生姜沫,大蒜与干花椒与适量盐,将干海椒切小段炒香,再倒入霉皮子进行翻炒,最后勾入糖、醋与芡粉水,收汁起锅。还有不能忘记的是,一定要加上新鲜的蒜苗。
做好的糖醋霉皮子,颜色鲜红油亮,吃起来香脆而多汁,酸甜麻辣,满口生香。
店铺推荐:
🏘️又一春
⏰营业时间:9:00-21:00
☎️电话:023-55164687
📍地址:杏花路纪宣宿舍负1楼1号
🏘️惠居楼
⏰营业时间:9:30-21:30
☎️电话:023-55122278
📍地址:彩云梯步行街27栋1层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