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00亿,国企集体入局储能基金

科技   2024-10-10 20:29   广东  

又一支新型储能产业基金正式落地。


就在前不久,深圳资本集团全资子公司远致储能所管理的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协同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成为第一支成功备案的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基金子基金。



200亿元市级新型储能产业基金

去年12月,深圳资本集团全资子公司远致储能管理的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储能产业基金”),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标志着该基金正式进入投资运营。

储能产业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围绕新型储能领域全产业链进行投资,目标规模(含母子基金)200亿元首期备案规模62.1亿元,由深圳资本集团、深圳市龙华产业资本、深圳市宝安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深圳能源集团、深南电等11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9月25日,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协同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子基金”),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子基金,是储能产业基金基金体系中已完成决策且规模最大的子基金,总规模30亿元,由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0%)、储能产业基金(持股49.5%)、远致储能(持股0.5%)共同出资,是落实深圳市政府在新型储能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

据悉,该子基金将聚焦培育发展优质项目,现已完成5个项目的立项或尽调,拟投资金额超20亿元,推动项目方形成年产值约500亿元。子基金将为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强链、补链贡献力量,推动储能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深圳市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

深圳作为国内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储能产业集聚度高,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多个领域,成为培育新型储能多元应用的沃土。

据统计,2023年,深圳市电化学储能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增长16.1%,锂电池出口额为660.1亿元,同比增长16.6%。深圳新型储能产业链完备,拥有相关企业近7000家、上市公司近51家35家电池产业链单项冠军企业5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材料、设备、电池、便携式储能、储能系统集成等多个细分领域均有龙头企业布局,深圳的电化学储能产业专利申请量也高居国内主要城市榜首。


广东,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广东省将新型储能定位为“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正在集中力量发展新型储能。

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基础好,覆盖了储能电池材料制备、电芯和电池封装、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备全球竞争力。截至2024年7月,广东省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约25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

去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擘画了广东万亿新型储能产业蓝图。文件明确要将广东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高地,并提出了“到2025年产业收入达六千亿,到2027年产业收入达一万亿”的发展目标。

在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布局不同储能产业集群,以此为抓手实现区域经济深度链接,以产业链空间差异化布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储能产业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目前,深圳已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锂电池关键材料产业集群,珠海、广州、惠州等地锂电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2023年以来,广东陆续出台了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系列文件,构建了“1+N+N”新型储能产业政策体系,即1个顶层设计的指导性意见(《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各主管部门从发展目标、产业布局、技术和产品重点、资金支持、市场规范等方面出台了N个配套政策,对产业进行全方位指引;此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市同步出台N个相关配套文件,从地方层面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快速落地。

据CNESA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累计发布储能相关政策1977项,其中广东省位居首位,政策总发布量达到187项(2023年以来发布134项),非常重要类政策多达102项,主要集中在补贴(47%)、市场运行(25%)、规划(17%)等领域。

其中深圳多区已发布强劲的资金扶持政策,比如光明区针对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芯模组、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系统集成等环节的重大项目,最高资助达5000万元,或最高1亿元申请光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股权投资;龙华区对满足年产值首次达到一定规模、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等其中一项,最高奖励达1000万元。

作为电力消费大省,广东电力市场需求旺盛、峰谷电价差较大,为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性条件。

2023年3月底印发《广东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推动新型储能逐步进入电力市场。2024年上半年,已有5家独立储能电站入市,既参与电能量交易、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交易。在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中,各储能电站累计获得调频收益约5300万元。

此外,广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用户配储积极性,用户侧储能市场“百花齐放”。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广东省珠三角五市(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的峰谷电价差达到了1.2966元/千瓦时,位居全国前列。较大的峰谷电价差有效提升储能的经济性,用市场“无形的手”激励用户积极配储。

此外,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也已落户广州,致力于攻克“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超导储能、储热、氢能”等五大领域十个方向本体技术,将突破解决新型储能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建立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高地。

广东储能电池出货量、整体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产能和产品竞争力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2023年,广东锂电池产业链企业超过1100家,生产企业超过300家。2023年广东新型储能在建项目100个、总投资2290亿元。2024年上半年,备案储能项目数量1066个,其中工商业储能项目超700个,占比达75%。


地方国资集体入局储能基金

2024年,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迅猛。来自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经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新型储能已然成为投资者备受青睐的黄金赛道。而在这其中,响应政策号召的地方国资成为参与新型储能产业基金的最积极梯队

经能源电力说梳理,今年截至目前,共13支新型储能相关产业基金有新动态(含完成备案、完成注册、宣布拟成立等),总规模超700亿元,投资方向涉及新型储能全产业链、优质储能项目、分布式光伏配套储能、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专项支持等。


9月,福建时代泽远股权投资基金注册成立,该基金规模达50.86亿元,由宁德时代联合厦门火炬产业股权投资、厦门市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多家地方国资资金,以及中信建投等投资公司,该基金是典型的“CVC+地方国资资金”模式,未来将投资于新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

5月,南网越秀双碳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备案,该基金是南方电网首只支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发展的专项基金,规模10亿元,由南网储能、南网科技、鼎和保险等内部单位共同发起设立,并大比例引入外部资本,其中广州市属国企越秀资本认缴比例达70%。该基金将重点支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发展以及新型储能产业链建设,通过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为南方电网公司新型储能产业链创新链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链支撑。

地方国资频频出手无疑是风向标。在双碳转型的浪潮下,随着各地储能产业鼓励政策的密集出台,国资集团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也大大提振了行业的信心。



推荐阅读

广东省8月储能备案项目全名单



能源电力说商务合作联系:
18026359635(微信同号)

广东省8月投资备案储能项目数据(244个)下载
▽▽

扫码加入【能源电力说·能见度】自助下载
▼▼▼
---

能源电力说
能源电力新媒体。聚焦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碳中和,关注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机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