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群体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各级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6月,人社部启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个就业岗位。7月,人社部启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对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集中提供招聘对接、困难帮扶等就业服务。
在春秋两季,人社部组织开展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全年不间断的就业服务,有力推动了高校毕业生走好走稳就业路。
各级人社部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山东大力开拓企业岗位资源,组织“职通央企”等就业专项活动,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助力民营企业招揽人才。四川成都全面落实校地协同工作机制,搭建校地协同促就业平台,关口前置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服务毕业生48.17万人次。
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作为。5月,人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地紧贴基层需要,招募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工作。2024年“三支一扶”计划全国新招募4.3万人,协调招募1155名内地籍高校毕业生到新疆服务。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机制日益健全。宁夏持续做好“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对到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贵州凯里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实施“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岗位适应能力、综合素质和基层服务能力。
多措并举服务农民工外出就业和就近就业。目前,全国农民工约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1.9亿人。1月至4月,密集开展春风行动等“10+N”品牌活动,举办招聘会15万余场,提供岗位超9000万个。为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促进农民工安全返乡返岗、稳定就业。
11月,人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民工重点工作任务,提出14条任务举措,强调要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等。
坚持外出就业与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全力保障农民工稳定就业。甘肃做优做强“鲁甘人力”“津甘技工”和“鲁甘工匠联盟”等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以品牌促输转、稳岗位、拓市场。今年截至11月底,全省向省外输转就业227万人。广西桂林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格局,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系列活动,鼓励和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拓展乡村就业创业空间,有效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
重视劳务协作与劳务品牌工作,健全机制、强化协同,更好发挥稳就业、促增收作用。11月21日—22日,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举行。大会现场展示了251个特色劳务品牌,开展了劳务品牌工作赛、劳务品牌对接洽谈等活动,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推动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全国培育劳务品牌2300多个,为实现农民就业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心用情帮扶困难群体就业。1月,人社部、中国残联共同启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活动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集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创业。
12月,人社部、财政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部署推动加快健全及时发现、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就业援助政策和服务精准性、可及性。
靶向施策,兜底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四川动态建立实名制数据库和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的“一库五名单”,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0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海南依托遍布全省的200多家就业驿站,实现建档就业困难人员走访率100%。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调整援助计划,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能力提升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