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流水线上造卫星

政务   2024-10-14 20:45   湖北  
今天(10月14日)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

推出题为《流水线上造卫星》的报道

全文内容如下↓↓↓

自动抓取、视觉定位、力学感知,短短几秒,零件被放置指定位置,出库、装配、总装、测试……上万个卫星零部件根据指令自动入库、配送,生产流程完全实现智能化。走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卫星产业园,由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建设运营的全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近年来,依托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卫星产业园、磁电产业园等产业集群,在湖北武汉拔地而起。作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这里搭建起了一条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涵盖卫星设计研制、整星交付、火箭发射、芯片研制、数据获取、数据加工、下游行业应用,等等。

一座崭新的航天新城,正在长江边跃然崛起。












像造汽车一样造卫星









记者在小卫星智能生产线上看到,几位工程师守在电脑或控制屏前,下达生产任务后,零部件库自动将物料出库,通过自动导向车转运至相应智能生产工位,依次完成舱板部装、整星总装以及综合测试、载荷测试等系列测试和试验,产品生产合格后下线入库,等待后续任务。
我国通信、遥感等卫星星座快速发展,对低轨卫星星座的构建等产能要求大增,传统制造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在全球航天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提高快速批量生产能力、部署智能卫星生产链至关重要。
打造人机协同智能生产线,进一步破解传统卫星制造中装配重量大、难度高、质量不一致等痛点。“机械臂按照精密工艺参数设定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工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智能制造事业部调度人员易明说。
提升制造质量的同时,人机协同制造大大提高了卫星制造效率。据了解,这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经过多次迭代优化,已经实现不同型号卫星的柔性共线生产。易明说,在多品种变批量的生产模式下,智能生产线能够快速响应并服务于卫星批量生产,自动化率达到5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单星周期缩短80%以上,实现了制造向智造的蜕变。
据介绍,这条智能生产线于2018年启动,2021年5月完成首星下线,成为我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第一条卫星智能生产线,2023年顺利完成卫星批量生产任务,并对外输出智能制造能力。目前,作为兼容1000公斤以下各型卫星生产的“造星工厂”,已具备年产200余颗小卫星的批产配置能力。
“借助武汉的航天产业集聚力量,我们在行业内率先开展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切实感受到为企业自身带来的提升。”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副主任设计师陈超说,未来将聚焦输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对外共享生产线产能两个方向,推广智能制造经验。
目前,空间工程总体部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将建设卫星配套产品部组件研制厂房与科研配套保障中心,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后,将具备卫星核心部组件、单机产品自主研制和吨级以上大卫星平台总装集成测试的能力。










星座计划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去年7月,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宣布,正式启动“楚天”通遥一体星座建设,规模组网将达516颗卫星,目前已完成首发试验星研制。
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技术人员正在检查加热片粘贴质(2023 年 12 月摄) 马赫摄

卫星作为复杂的航天器,涉及卫星本体、电源系统、卫星载荷等数十项单机产品,星座组网对配套产品的产业带动能力较强,星座计划有利于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的发展。
在产业链上游,星座建设带动了卫星制造、火箭生产的需求,还推进了上游相关企业的生产模式创新。
在“造星工厂”对街,就是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星箭一街”模式大幅缩短对接试验的距离和时间。“卫星与火箭末级对接好再携手发运,不光提升了整体发射服务履约效率,也节约了客户成本。”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总装总调车间副主任代道义说。
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主任邹广宝说,在产业链中游,卫星批量化发射入轨组成星座后,面临复杂程度远超传统单个卫星的测控要求,进而带动卫星测运控厂家发展和卫星地面站建设。
在航天基地所在地的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道,武昌船舶重工、华夏精冲在内的多家企业,以承揽工装加工、工艺焊接等方式,纷纷融入商业航天产业链“朋友圈”。同时,多家相关企业通过完善航天质量文化、打造航天工业标准,不断提升区域产业能级。
“加入商业航天‘朋友圈’,构建起商业航天的全新生态。”武汉市新洲区区长舒基元说,新洲区成立了航天专班,正围绕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等领域,推行产业链招商,加大投资力度。
在产业链下游,即星座建成后的应用,离不开终端厂商研制和推广更多类型的卫星接收终端。同时,卫星星座产生的海量数据,将为更多社会生产应用注入变革新动能。
去年4月,武汉市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动了卫星数据应用技术研发项目。经过一年基础建设,项目已组建了满足平台运行的基础技术与研发管理团队,并在全国首创实现“通导遥”卫星数据一体化服务。此外,该平台汇聚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空基数据、地面数据等数据资源,累计接入卫星80余颗,具备了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应用的服务能力。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离不开材料、电子、机械、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以及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兴产业的支撑。邹广宝说,湖北拥有较多种类的产业类型,且材料、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产业优势突出,可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人才等优势,吸引更多前沿、创新型企业落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随着火箭、卫星、磁电、行云等四大主体产业园建成投产,武汉在全国率先在同一基地内,形成卫星、火箭、应用“齐聚”的格局,统筹推进航天电子产业园、信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产业港创业园、航天大数据科创中心建设。
作为国家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锚定“中国航天第三极”发展目标,聚焦打造商业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三大产业集聚区,积极招引相关产业项目入驻。截至目前,产业基地入驻项目17个,协议总投资近160亿元。








冲击千亿产业集群








沿着新落成的星谷大道疾行,映入眼帘的除了最早落成的火箭产业园外,卫星产业园、行云卫星科技园、磁电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星罗棋布,正在逐渐形成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商业航天要成为新增长引擎,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相互协作、双向奔赴。”邹广宝说,企业自身需要降低研制成本,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速度,提高运营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商业航天产业竞争中赢得市场青睐。
根据行业机构数据,2015年以来,中国商业航天市场增长迅速,2017年至2024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到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的规模将达2.8万亿元。
作为全国商业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发展,有望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
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总产值达560亿元,而武汉占据较大部分,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累计投资近200亿元。按照业内商业航天1∶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预计在“十四五”末,该基地将建成千亿元产值的航天产业基地,逐步形成千亿元产业的商业航天生态圈。
产业园区的聚集,助力着商业航天赋能各行各业。位于长江流域的湖北,已经在长江流域治理中引入卫星应用。航天宏图长江中游地区卫星运营中心项目,可以提供常规和应急模式下的多种遥感数据,针对重大应急响应的观测需求,开展卫星紧急调度服务,及时获取最新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辅助应急救援指挥。
卫星数据正在应用于更多社会治理领域。今年4月,武汉市政府牵手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汇聚国内外通信、导航、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打造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为城市治理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如今,中欧班列集装箱监管系统、运营车辆监管系统、城市“两违”监管系统、水务和湖泊监测应用系统、数字农业监测应用系统等,已经接入该平台。
推动商业航天更好赋能各行各业,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贯通协作,离不开政策在技术攻关、人才支撑、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在国有资本投入、税收优惠、数据管理、卫星运营等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在卫星研制基础设施、商业航天发射场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和加快建设速度。”邹广宝说。
7月16日,武汉市发布《推进商业航天突破性发展若干措施》,内容涵盖支持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卫星通导遥一体化、航天配套分系统、空间信息应用等商业航天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给予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支持,并赋予技术路线自主选择权和资金使用支配权。
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在人才政策方面,新洲区量身定制各类优厚政策吸引人才。舒基元说,对能为地方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影响、重大突破的国内外一流人才,给予最高3000万元综合支持,以满足航天产业的人才需求。
此外,湖北省发布的《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商业航天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项以上,全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争取突破1000亿元。
面向未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以其智能化、高效化、产业化的特点,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重要一极。



精彩推荐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汉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新调整!

即将降雨、降温!










近年来力度最大!财政部重磅发布!

来源《瞭望》2024年第42期
编辑:李伟凡 责编:高丽
编审:王建玲


文章经授权发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投稿邮箱:xzwjw2016@163.com





感受新洲变化,传递新洲能量,

倾听新洲声音,领略新洲风采。


——记录新洲,权威发布

新洲发布
感受新洲变化、传递新洲能量、倾听新洲声音、领略新洲风采 ——记录新洲,权威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