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批复,合肥未来10年总体发展规划揭晓!
楼市
2024-12-13 17:05
安徽
正式获批,合肥未来10年发展总体规划揭晓!2024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到未来10年合肥将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等功能,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1289平方公里以内,常驻人口将突破1300万+。服务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合肥作为人口大省省会、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将成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链接。引领全国科技与产业创新。合肥是我国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肩负建设综合
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引领我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重要责任。 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
肩负引领安徽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任务。 加快巢湖治理与修复。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一级支流。加快巢湖治理与
修复具有重要国家意义,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探索绿色发展模式,是合肥肩负的重要使命。中心引领: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区,构建“一核四心”钻石型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高起点规划建设骆岗公园,推动肥东、肥西、长丰与市区一体化发展,提高发展活力、塑造
生态引力、增强辐射能力,强化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 两翼齐飞:做强以高新区、经开区为引擎,以新桥科创示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西部运河新城、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合庐产业新城等为支点的西部增长翼;做大以新站高
新区、东部新中心为引擎,以下塘产业新城、肥东产业新区、合巢产业新城等为支点的东部
发展翼,促进区域更加协调发展。 多极支撑:按照中等城市标准,提升巢湖城区、长丰县城、庐江县城等承载能力,打
造市域三大副中心。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打造一批特色城镇。 岭湖辉映:以巢湖为核心、以江淮分水岭为屏障,构建蓝绿交织、山水交融的全域生
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格局。 六带协同:提速建设合六、合淮蚌、合滁、合芜马、合安、合铜六大发展带。构建以“一湖一岭一带”为核心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传承发扬“九龙攒珠”
的经典格局。加强全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生态与游憩功能兼具的绿色空间体系。多片:董铺-大房郢水库、紫蓬山、牛王寨山、雾顶山、银屏山、浮槎山、公安山等多个生态源; 多廊: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店埠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西河、裕溪河、柘皋河、
瓦东干渠、滁河干渠等多条河流廊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重
大龙头项目为牵引,促进科创成果转化,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带动区域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打造“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现象级产业地标。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更加注重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互通
互联。近期实施“1155”行动计划,建成及在建铁路1000公里、高速公路1000
公里、城区快速路500公里、轨道交通500公里。⚫ 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至2035年,打造全国航空客运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旅客吞
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合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
场群。 ⚫ 建设江淮联运中心
至2035年,打造通江达海、联系江淮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形成
“一港七区”总体布局。江海直达运输能力显著提升,3000-5000
吨级江海轮直达合肥港,与上海港、宁波港开展铁海联运、江(河)
海联运,与周边沿江、沿河港口奋力打造通江达海的现代港口群。⚫ 打造国家铁路枢纽
至2035年,实现区域核心城市2小时直达,国内主要城镇群3小时
可达,实现从“米字型”到“时钟型”的转变,密度超过11公里/
百平方公里。建设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便捷换乘的客运枢纽,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造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打造长三角西翼公路门户枢纽
至2035年,构建合肥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其他中心城市和国内主要
城市的多走廊格局,总里程达到1130公里。市域所有乡镇15分钟
上高速,长三角核心城市3小时互通引领带动合肥都市圈做强做优。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圈,成为长三角区域增长新引擎和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构建都市圈轨道网,建设以
合肥为中心,以合六、合滁宁、合淮蚌、合安、合芜马、合铜为主轴的城际网和高铁网,基
本形成“1小时商务圈”。 联动南京都市圈,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建设合芜(马)廊道,打
造贯穿合肥城区—巢湖城区—芜湖(马鞍山)城区的区域创新走廊,注重创新功能和特色发
展。促进合宁芜马港区一体化发展,实施港口内联外通行动,打造长三角江河联运引领区。塑造“1412”城市中心体系,高质量建设一核四心
的城市主中心、十二个城市副中心(其中中心城区九个城市副中心),重塑全域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配置网络,优化和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
公共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另外还将构建合肥都市圈轨道网,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合六、合滁宁、合淮蚌、合安、合芜马、合铜为主轴的城际网和高铁网,基本形成“1小时商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