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救助站里的别样年味

文摘   2025-01-31 21:00   辽宁  




新春佳节,本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刻,归心似箭的人们纷纷踏上返乡之路,奔赴温暖港湾。然而,总有一些身影因各种缘由,无法与家人相聚。在城市的一角,市救助管理站里就滞留着三位遇困人员。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在这个满是喜庆与团圆氛围的日子里,记者走进市救助管理站,探寻他们在异乡过年的故事,感受救助站里的别样年味。


      当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市救助管理站。此时,工作人员正在大厅里忙碌地执勤。有的守候在电话机旁,时刻准备接听可能响起的求助电话;有的则装备齐全,一旦有突发情况,便能立即出发展开救助行动。在救助站三楼,记者还未走进活动室,便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热闹的声音。原来是工作人员正在和两位因临时遇困而滞留盘锦的外地人员玩跳棋,开展娱乐活动。据站长白凤武介绍,在站里过年的遇困人员共有三人,他们是因投亲不着或务工不顺临时陷入困境的外地人员。除了活动室里这两位,还有一人正在市康宁医院住院观察治疗。



      经了解,这三位遇困人员分别姓桂、姓高、姓张。桂某来自四川达州,今年38岁,此前曾在盘锦打过工。此次,由于年前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身上的钱也花光了,他陷入了临时困境。1月25日农历腊月廿六,桂某在盘锦火车站附近看到“救助引导牌”,这才来到救助站寻求帮助。当时,工作人员准备为他购买返乡车票,却被他婉拒。桂某表示,自己还年轻,盘锦各方面环境都不错,他打算在救助站住上几天后,等春节过后继续在盘锦打工。他满怀期待地对记者说:“盘锦真的挺好的,我想在这儿打工赚钱,以后就扎根在这啦。”


      高某十分健谈,在交流过程中,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烧烤师,同样也表示要留在盘锦打工。他感慨道:“盘锦这地方给了我太多温暖!来到救助站,工作人员给我准备了新衣服和新鞋,这棉鞋里面还带毛呢,穿在脚上暖和极了。年夜饭吃的是饺子,工作人员还陪着我们一起看‘春晚’,真的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贴心!”高某来自丹东宽甸,临近年底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无奈之下陷入了困境。1月28日当晚6时30分,双台子区建设街道东风社区的一位居民,发现高某在小区附近的亭子里露宿,担心他会被冻坏,便拨打了救助电话。随后,工作人员耐心劝导,将高某接回站内,一起共度春节。


      10时10分,桂某提出要继续到站门口堆雪人,顺便清理积雪。据工作人员介绍,遇困人员来到救助站后,除了为他们提供洗澡、更换新衣、保证健康饮食之外,救助站还精心营造了喜庆、欢快的春节氛围,组织了适宜的文娱活动以及安排了适度的室外活动。自雪停之后,他们已经一起堆了两个雪人。随后,大家来到站门口,拿起雪锹开始忙活起来,一边清理积雪,一边堆雪人。他们用橘子做雪人的眼睛,胡萝卜做鼻子,还特意给雪人戴上红帽子,围上红围脖。这个雪人瞬间充满了灵动气息,这独特的画面,也算是一道别样的“人间美景”,它承载着遇困人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清雪劳动,他们也表达着内心的感恩之情。



      “倪记者,走!我们去看看正在住院的那位受助人员。”11时30分,白站长带着水果,与大家一起赶往市康宁医院看望张某。在车上,白站长介绍了张某的情况:张某60多岁,黑龙江大庆人,自述出来找亲属,因身上钱物花光到派出所求助,1月26日,农历腊月廿七晚6时左右,被派出所送到救助站。张某入站后,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除夕当日上午,被工作人员送到市康宁医院进行检查,经医生诊断后,建议住院接受治疗。



      在市康宁医院,白站长详细地向医生询问了张某的病情,表示有什么需要,救助站会全力配合。医生表示,张某目前病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白站长和张某还进行了简单的沟通,让他安心治病,站里会积极联系其家属,待病情平稳后,安排后续护送返乡相关事宜。


      当记者返回市救助管理站的时候,两位受助人员正在食堂用餐。家炖胖头鱼、酱肘子肉、猪肉炖豆角……丰富的菜品让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工作人员在一旁不时提醒他们:“慢慢吃,别着急,吃完了不够再添。”“过春节了,一定要让他们吃好、穿暖、玩得开心快乐,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以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白凤武站长说道。

责编:范铁宝

编辑:赵颂

记者:倪洪青

校审:王蕾 


推 荐 阅 读




盘锦日报
主流媒体 权威声音\x0d\x0a见证时代 传播盘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