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县“双争”光荣榜|董志:高家地村的温暖灯塔,用行动照亮互助之路

旅行   2025-01-23 16:53   河北  
在九连城镇高家地村,有一位如暖阳般的人物——董志,他以农民的质朴勤劳为底色,绘就了一幅幅助人为乐的动人画卷,成为乡村美德传承的鲜活样本。
农忙援手,情暖孤寡心田。每至农忙季,田野间一片繁忙景象,董志的身影在自家田地与孤寡老人的农田间不停穿梭。村里的孤寡老人,因岁月侵蚀失去劳动能力,望着荒芜的农田满心无奈与哀愁。董志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默默挑起照顾老人农活的重担。春种时,他帮着耕地、撒种,豆大的汗珠滚落脸颊;秋收时,又忙着收割、搬运,累得腰酸背痛却从未有过怨言。老人们拉着他的手,眼中含泪,连声道谢,他总是憨厚一笑,说出那句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话:“咱们同村生活,相互帮衬是应该的。”这份关怀,如同春日细雨,滋润着老人们孤寂的心,让他们在本该艰难的农忙时节,感受到如亲人般的温暖。
山林守护,筑牢绿色屏障。作为村里的护林员,董志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儿,全村人有目共睹。晨曦微露,他便踏上林间小道,开启一天的巡护;夜幕降临,山林间还晃动着他手电筒的光亮。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寒风刺骨,他从未有过一日懈怠,像守护自己孩子般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他深知,山林安全关乎全村命脉,因而对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森林防火通道是否畅通无阻、防火点设施是否牢固稳定,他都逐一细致检查。干燥时节,火险等级飙升,他更是加大巡逻频次,背着装满宣传资料的布袋,挨家挨户敲响村民家门,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解森林防火知识,眼神中满是关切与焦急。遇到在林区边缘吸烟的村民,他总是快步上前,面带微笑却态度坚决地劝阻,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火灾案例,让大家深知林区用火的危险性,在他的坚守下,山林多年来安然无恙,始终郁郁葱葱。
急难时刻,尽显担当本色。村民生活偶有惊涛骇浪,董志总是那个挺身而出的摆渡人。曾有一回,村里一位老人突发重病,子女远在外地,孤立无援。董志得知消息瞬间,匆忙放下手中农活,一路小跑将自家三轮车开到老人家门口,小心翼翼搀扶老人上车后,风驰电掣般驶向镇上医院。到了医院,他挂号、找医生、办理住院手续,各个窗口来回奔波,脚底生风。老人住院期间,他惦记着老人饮食清淡,便常抽空熬好热汤,带上自家刚摘的新鲜蔬菜送往病房。看着老人病情一天天好转,他脸上才露出欣慰笑容,老人紧紧握住他的手,千言万语哽在喉间,化作滚烫热泪,他却只是轻声安慰,让这份温暖静静流淌。
基建助力,夯实发展根基。村子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村里灌溉设施因年久失修,漏水、堵塞问题频发,农作物生长受阻,村民们心急如焚。董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主动向村领导请缨维修。他带着扳手、钳子等工具,俯身趴在管道边,一寸一寸检查,眼神专注得仿佛在探寻宝藏。发现破损零件,他二话不说,掏出自己平日积攒的辛苦钱购买新件换上。遇到复杂技术难题,他不顾路途颠簸,多次往返镇上向技术人员虚心请教。维修时,狭窄、脏乱的管道空间没有让他退缩,他猫着腰、憋着气,艰难作业,汗水湿透衣衫,泥水沾满全身。终于,随着机器轰鸣,水流奔腾而出,灌溉设施重新运转,农田重现生机,村民们欢呼雀跃,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声在村子上空久久回荡。
养殖帮扶,铺就增收坦途。村里发展牲畜养殖,不少村民因经验匮乏,在养殖路上磕绊不断,牲畜生病、饲料搭配不合理等问题频出。董志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养殖经验,主动当起“养殖导师”。哪家牲畜有异样,一个电话,他立马赶到,俯身观察牲畜状态,凭借经验准确判断病情,随后迅速跑回家,拿来自己精心配制的草药,耐心喂给牲畜。同时,他召集村民围坐一堂,从饲料营养成分搭配到圈舍定期清洁消毒,每个环节都结合实例,深入浅出讲解。在他悉心指导下,村里牲畜养殖产业逐渐摆脱困境,茁壮成长,村民们的钱袋子也慢慢鼓起来,笑声在村子里愈发爽朗。
董志,这位高家地村的普通农民,用日复一日的点滴善举,汇聚成磅礴爱心力量,诠释着助人为乐真谛,让高家地村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与互助精神,他宛如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并引领着村庄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行。

来源:中共沽源县委宣传部
编辑:杜晓娟  
责编:裴小君 
监制:  


神韵沽源
权威发布、热点回应、民生服务、政民互动!“神韵沽源”将贴近您的生活,竭诚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