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县“双争”光荣榜|坚守初心担使命,一心为民映党旗——西辛营乡下火石村党支部书记赵伟斌

旅行   2025-01-26 20:04   河北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总有一些人如熠熠星辰,照亮着乡亲们前行的道路,西辛营乡下火石村党支部书记赵伟斌便是其中之一。身为中共党员的他,自 2018 年接过村支书的重任,连任两届以来,用热血与担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为民之歌,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踏出坚实有力的脚印。

勇挑重担,启航为民新征程。2018 年,对于 35 岁的赵伟斌而言,是人生中意义非凡的转折点。当组织的信任与村民们满含期盼的目光交汇于他身上时,他深知,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已然落在肩头。站在新起点,初任村支书的他,内心虽有忐忑,却未曾有丝毫退缩之意。

脱贫攻坚,是当时乡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赵伟斌一头扎进这项艰巨任务里,他一户户走访,一家家摸底,详细记录着每个家庭的收支、劳动力、致贫原因等情况。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他不敢有丝毫马虎。在困难救助评定时,他与村两委班子挑灯夜战,反复核对信息,依据精准的研判,确保救助资金如同冬日暖阳,精准地洒向那些身处困境的家庭,为他们驱散生活的阴霾。

与此同时,乡风文明建设也被赵伟斌提上日程。乡村邻里间,磕磕绊绊在所难免,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矛盾,如若处理不当,极易成为影响村庄和谐的“暗礁”。每当矛盾发生,赵伟斌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他的调解下,剑拔弩张化为握手言和,怒目相视变成笑脸相迎。日子久了,村民们遇到事儿第一个就想到找他,他已然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心骨,是乡亲们最信赖、最贴心的“村民之子”。

抖音为媒,打开帮扶新视界。村里赵旭一家的困境,一直是赵伟斌心头难以释怀的牵挂。一家四口,三口残疾。虽政府的救济补贴如涓涓细流,维持着基本生活,可赵伟斌渴望为他们引来更多的“活水”,让生活泛起希望的涟漪。

2022 年,一次偶然的基层干部电商培训,让赵伟斌邂逅了抖音。那一刻,灵感的火花在他脑海中闪现,“为何不借助这个拥有庞大流量的新媒体平台,将赵旭一家的故事传递出去,汇聚社会的爱心力量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毫无视频创作经验的他,就此踏上艰辛的探索之路。下班后,当别人享受着闲暇时光,他却忙着扛起摄影设备,穿梭在村里各个角落,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为捕捉一个真实感人的画面,拍摄常常持续 3 - 4 个小时,双腿站得麻木,嗓子喊得沙哑。拍摄完毕,等待他的是更为精细的剪辑工作。一帧一帧地审视画面,调整细节,力求完美呈现。无数个深夜,当整个村庄沉浸在梦乡,他家的窗户还透着微弱灯光,那是他为了一个作品在辛勤耕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三年的坚持,2024 年初,赵旭一家的故事在抖音上引发强烈共鸣。社会爱心人士的慰问纷至沓来,看着爱心人士踏入家门,那个曾经被生活压得有些消沉的赵旭,眼眶瞬间湿润,泪水夺眶而出。这泪水里,饱含着对生活重燃希望的激动,更有对赵伟斌多年付出的深深感激。而如今,在赵伟斌的感染下,赵旭也振作起来,加入到助人为乐的队伍中,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热心公益,传递温暖不停歇。下火石行政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留守的多是老年人。老人们平日里生活简朴,一些看似简单的需求,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理发就是其中之一。赵伟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他自掏腰包购置了理发工具,只要一有空闲,就背起沉甸甸的工具箱,穿梭在附近的各个村庄。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都阻挡不了他的脚步。抵达村子后,他在村头的大树下、空旷的院子里摆开“战场”,熟练地为老人们围上围布,操起剪刀。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温情,伴随着剪刀的“咔嚓”声,老人们原本有些凌乱的头发变得整齐利落,脸上也洋溢起舒心的笑容。

截至目前,周边 73 个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约 1000 位老人和残疾人享受过他的免费理发服务。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他无私奉献的见证,更是他对这片土地、对乡亲们炽热情感的凝聚。

赵伟斌,这位扎根乡村的共产党员,以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与使命。他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共产党人的责任、使命与担当扛在肩头,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精彩解读者、有力传播者、模范示范者与卓越引领者。在他的引领下,下火石村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乡村振兴的画卷也在他的手中徐徐展开。

来源:中共沽源县委宣传部
编辑:杜晓娟  
责编:裴小君 
监制:  


神韵沽源
权威发布、热点回应、民生服务、政民互动!“神韵沽源”将贴近您的生活,竭诚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