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县“双争”光荣榜|杏林春暖三十载:沽源中医脊梁李雪梅

旅行   2025-01-24 17:33   河北  

在沽源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一方百姓。而沽源县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李雪梅,宛如一颗璀璨星辰,闪耀在当地医疗苍穹,用 31 年的坚守与付出,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

精研医术,硕果累累。1993 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的李雪梅,怀揣着对中医事业的满腔热忱,踏入沽源县中医院。初出茅庐的她,并未被基层医疗的艰辛吓倒,反而一头扎进临床实践,开启了漫长的医学探索之路。

多年来,她凭借精湛的医术,为无数患者排忧解难,经她之手诊治的患者多达 45 万人次。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坚守,是对每一位患者病情的细致洞察。她深知,中医的博大精深在于不断钻研,于是,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之余,她投身学术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项学术研究斩获省级科研成果。她的《加味二仙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肌酐,尿素氮的观察研究》一文,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糖尿病肾病防治的新路径,该成果荣获河北省科技三等奖,并迅速应用于临床。无数糖尿病患者因这一研究成果,大大降低了并发肾病的风险,重拾生活的希望。不仅如此,多篇学术论文在业内核心期刊发表,引得专家同仁纷纷赞赏,为沽源中医在学界赢得了一席之地。

妙手仁心,救死扶伤。2024 年 6 月的一天,医院里紧张而忙碌。一位后背剧痛的患者在家人搀扶下焦急地找到李雪梅,病情危急,刻不容缓。李雪梅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且果断地诊断患者为主动脉夹层,这一病症凶险万分,稍有延误便可能危及生命。她一边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一边紧急联系 120,亲自护送患者转诊至市里医院手术。得益于她的准确诊断和争分夺秒的处置,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同样是在这个忙碌的 6 月,53 岁的龚某因牙龈萎缩、牙齿脱落困扰多年,多方求治无果后走进了中医院。李雪梅耐心问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了解到患者伴有口干、舌头裂纹等症状后,凭借深厚的中医功底,为其制定了中药调理方案。70 副中药下肚,困扰龚玉萍十多年的顽疾竟奇迹般得到有效缓解,患者脸上重新绽放出灿烂笑容。

7 月,来自乡村的周大姐怀着满心无奈走进李雪梅的诊室。40 岁便被高血压纠缠,十余年里,每日靠大量降压药维持,生活苦不堪言。李雪梅仔细查阅病历、反复斟酌,仅用一味药便精准控制住周大姐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是她多年知识沉淀与临床经验的厚积薄发。

倾囊相授,助力基层医疗。作为医院副院长,李雪梅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年来,她致力于培养基层医疗人才,先后带出 30 多位业务骨干,将他们输送至全县各个乡镇。这些骨干如同星星之火,在各乡镇发光发热,充实壮大了当地医疗队伍,让优质中医服务得以覆盖沽源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她的带领下,中医院内科团队更是砥砺奋进,成功建立张家口市重点中医专科。他们勇于探索,开展了沽源县首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填补了当地医疗技术空白,为危急重症患者打开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践行理念,传递健康。“治未病”理念贯穿李雪梅从医始终。在沽源,慢病患者众多,他们经济条件有限,因病致贫、返贫风险高。李雪梅深知这一点,她始终站在患者角度,看病时不仅关注病症,更注重缓解病人心理负担。面对 95%以上来自农村的患者,她耐心询问生活环境、困境,用和善面容、亲切语言平复患者心情,再精准开药治病。慢病高发期,一天接诊 100 多人,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李雪梅常说:“是‘好病人’成就了‘好大夫’。”她身体力行,向每一位患者传递“治未病”的大健康理念,叮嘱患者遵医嘱,防患于未然。

31 年风雨兼程,李雪梅见证着沽源县中医医院的成长,职务变迁从未改变她坐诊看病的初心。岁月流转,患者们推开那扇诊室门,总能看到熟悉的面庞、熟悉的动作、熟悉的叮咛。她用行动诠释着中医人的使命担当,成为沽源百姓心中当之无愧的健康守护者,续写着中医惠民的壮丽篇章。

来源:中共沽源县委宣传部
编辑:杜晓娟  
责编:裴小君 
监制:  


神韵沽源
权威发布、热点回应、民生服务、政民互动!“神韵沽源”将贴近您的生活,竭诚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