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范唯鸣
编辑/娜娜
曾几何时,商业的发展有了一个个的“标签”,似乎没有“标签”的商业就没有特色。于是我们看到,当元宇宙概念出现时,商业要元宇宙就一哄而起了;“新零售”一经提出,大家都往“新零售”奔去;商业发展未有预想中的反弹,就要“去服饰化”、“去零售化”,甚至商业要“去商业化”了,否则就是“传统”商业,流量枯竭,会没落的。
商业的发展,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细细品来。
商业的“去……化”是如何定义的?
商业本身是为满足一种需求而搭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是物质的交换,也成为了一个精神满足的舞台。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所谓商业的场景,就是货物在货架上,当中是营业员,用柜台隔离着消费者,你需要什么,要由营业员递送。这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的商业的模样。那时,买到满意的东西,是一种奢侈的愿望,因为好多货品还需要票证才能购买。
到了物质丰富的年代,商业乃至商品,消费者可多重选择甚至触手可达,营业员需要有笑脸,而很多还不需要有营业员,消费者自行挑选,喜欢就好。商业就是一种生活的状态。
这个平台上,有百货的辉煌,有购物中心的崛起,有奥特莱斯的生长。伴随着的,是日渐长大的焦虑。
去年以为,有三年“口罩”后的商业的反弹,有“报复性”消费,结果不到半年,就下降就躺平了,于是,消费降级就成为了不断提及的本质了。
在焦虑的声声中,出现了“去服饰化”、“去零售化”的呼声,认为商业之所以经营得不好,是因为零售占比太高,以至于没有了客流,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客流业态的占比提高,比如提高餐饮占比,及至最后,贴上了商业要“去商业化”的标签。
不过,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餐饮的实际表现数据一出,着实吓坏了商业人,因为餐饮这个吸引最大客流的业态,居然是这幅模样了。好在没人说商业应该“去餐饮化”,因为若果真如此,商业连存在的理由也找不到了。幸亏商业的表现不全部如此。今年七月,以成都大悦城为底层资产的公募基金(REITs)成功发行,而从招募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些经营数据:数据表格来自招募书从上述数据看出,零售业态占比60%,而1/F店铺的平均租金为13.33元/天/平方,由此我们看到,其最终形成的收入结构如下表所示:数据表格来自招募书租金占总收入的占比最近的三年来(2021-2023)稳定在80%左右,2023年达到了82.12%。无论是谁,只要是做商业的,一定会承认,这是一个经营良好的商场,而随后的REITs成功发行,也证明市场接纳这个商场,认可其发展的潜力。这个商场“去服饰化”、“去零售化”了吗?过去三年没有,今后三年也不会有。难道这个商场是不符合商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其坚持了商业发展的本质,才会有如此惊艳的表现。无论是从成都大悦城的表现,还是从去年年底首批四个公募基金(REITs)的发行,如果细细看其收入构成和近三年的业态配比,都呈现这个同一规律,因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位于城市区域中心、经营良好的商场,呈现同一特质,零售占比在50-60%区间。所以,如果一个商场经营不好,不能说是因为“去……化”没做到,而恰恰是因为其业态配比没有遵循商业的客观规律,没有以地域、消费人口构成(包括年龄、可支配收入、教育程度)分类,以当地的消费文化、建筑特征等商业前策要素,来规划和实施。所以,不是商业不好了,而是你家的商业不好了。商业的经营不能跟着“潮流”走,打着“标签”行,而是需要内核坚定,对于市场的变化、商业本质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知后,才逐步变革。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可以是多种回答,但一个是产品力,一个是服务力。这两者的结合才是商业可以永续的关键,而绝不会是“去……化”。产品力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何种商业,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购买的欲望或者所需,那么总有一天会门可罗雀。这个产品力,需要根据商业是何种经营形态(百货、购物中心);何种建筑形态(盒子或街区);何种定位形态(城市中心型、社区型)而不同,没有统一的答案,也没有这里对了拷贝一下到那里也一定对的道理,而且,会随市场的变化而起舞,也就是今天对了明天也要调整。二次招调永远在路上。笔者遇到这么一个商场,预定今年十二月开业,位于一个一线城市的中心商圈的边缘,可租赁面积较小,但周边覆盖人群的消费能力很高。商场建筑采用block模式,即一栋栋建筑,围合成中间的绿化区域,自身还带一个办公楼。从商场的招商手册了解到,商场基本两个业态配置,一个是餐饮,另一个是生活业态,这应该是对路的。不过,仔细一看,发现问题了。先说餐饮配置,其二级业态可以分为中餐和西餐;三级业态可以分为粤菜、湘菜、徽菜;西餐有个土耳其菜,有一个披萨。餐饮这么配置,一定是考虑到覆盖人口中的外国人(附近租房居住的外国人相对较多但比疫情以前少了很多),所以配置了西餐,但是土耳其菜,适应人群范围上相对窄,而披萨因为附近有达美乐和必胜客(都是500米以内),所以面临很强的竞争,如果是网上点,估计打不过。再说,如果老外是较长时间在中国,为什么不吃中国菜?尤其是本地菜?中餐没有城市本地菜,也没有当地人喜欢的小笼和生煎。徽菜在这里口碑比较弱,粤菜在各个年龄层次都比较受欢迎,而湘菜是年轻人喜欢的。该商场没有配置咖啡觉得比较奇怪,尽管800米内有星巴克两个(一个在800show),但可以开设Manner或者皮爷(尽管卖身了),或者其他品牌,尤其考虑该商场自身还有个办公楼,不配置咖啡就更觉奇怪了。是商管公司不愿意觉得打不过还是品牌商不愿意,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按照常识,只要招,咖啡品牌应该是“蜂拥而至”的。对比一下CP静安的餐饮,烘焙的“祐禾”,天天排长队;韩餐、泰餐、中餐的组合,重餐和轻餐的混搭;星巴克、LAVAZZA、小蓝杯、pinkshake,选择广泛。这样的餐饮组合不香吗?其次讲生活类,配置了一个健身品牌,看起来很好,但周边覆盖小区有个“特殊情况”,因为其中三个楼盘都有会所,会所内有恒温泳池,365天天天开放,业主免费(含在物业管理费内了),会所内还设有健身房、跳操房、乒乓球房、壁球房,一应俱全。为什么还要花钱充卡去外面的健身房呢?小区露天还有篮球场、网球场(灯光球场,晚上也可以打)。所以运动类看起来是“刚需”,其实在这里的小区内全部自己解决。因而商场这个健身品牌会无所作为的。所以,不如配一个运动系列,如自行车,陆冲以及配套的零售,如冲锋衣,来得相得益彰。最后讲讲超市,商场配置了盒马鲜生。从品质讲是对的,但从品牌长期发展和实际经营的角度看,似乎奥乐齐更合适一点,精致又不缺乏烟火气。而经营模式,因该商场的户外空间很大,绿植也不错,应该用市集模式似乎更恰当,类似鸿寿坊的做法,换铺也很容易,贴着时令走,销售不更好?图源/鸿寿坊官网就这个商业目前的业态配置,是做到了“去服饰化”(没有一个服饰),“去零售化”(如果将服饰理解为零售),但产品力经过上面的分析,似乎不够强,应该调整。再来看服务力。服务力是商场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至于为何这么重要,笔者想借用“商业夹生饭”中一位老师的图来说明。那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凯胜老师,一次在节目中聊商场的服务时,提供了如下图片:服务台前设椅子,对待消费者个个如贵宾,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可是,我们的商场有多少是如此做的呢?可以说凤毛麟角!
前面提及的商场,开业之前来到旁边围绕的社区做了一次地推,这是社区商业开业前的惯常动作,很好。但过程是怎样的?来了一个健身,推销“私教”;商场来了一些员工,扫商场二维码就可以拿一个环保袋,就这。笔者觉得似乎不太认真,也没有将商场的业态和品牌介绍给未来潜在的消费者,好像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你今天对消费者不上心,明天消费者会让你伤心。图源/鸿寿坊官网我们在讲“胖东来”现象,他把顾客放在心上,像家人般给予照顾。没说“胖东来”的商品是最便宜的,但效果是消费者最信任这个商场,也就成为了365天的“景点”,而销售坪效也是最好的那个。胖东来没有说他的商场要“去商业化”,但效益做到了极佳,这不说明问题吗?服务看上去是一件最简单的事,也有许多商场在喊口号,但又做到了多少?胖东来倾力帮扶那么多企业,有几个是能够毕业的?真是学形容易学骨难啊!所以,服务力多半是打了折的,而商品力与服务力的结合,如果不能做到,那么商场即便再多“去……化”,也一定是随风倒的样子!与其把精力放在商场应该“去……化”上,不如集中注意力,注重商业的几个发展新趋势、新特点上。近年来,我们一直说要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偏好,这是对的。但消费力是由收入和对未来的信心两个因素支撑的,所以考虑目前的就业状态,商业不能局限。按照麦肯锡刚发表的中国国内消费者画像,若位于一、二线城市,这个消费群组特质由下表表示:因而,在确定商业类别时,需要仔细斟酌,用合适的业态配比和品牌级次予以满足。比如目前大热的“二次元”,很好地满足了年轻人物质和情绪消费双重需求,但构建二次元商业的关键在于IP资源链接,而非单纯的品牌商户。但“二次元”不是拯救商业的万金油,是有时间窗口的。如今的商场强调与消费者的触点。在我们习惯的经营模式中,这个触点只有在消费者到达商场后才发生,也就是只有一个。但是我们现在看到,品牌商(租约签订后成为租户)现在十分注重社群。以lululemon为代表的品牌,自建社群,以社群运作带动到店及消费,这已经是有口皆碑了。社群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超越了传统营销的单向传播,转而建立一种基于共享价值观的互动生态系统。在这个体系中,消费者不再仅仅是购买者,而是转变为品牌的积极参与者和传播者。同时,把商场与消费者的触点从单一到店变成了社群活动和多重触点,不断唤醒、触动、裂变、消费。消费者的消费从商场的角度就是“拔草”,然而,若先有“种草”然后“拔草”,比起单纯的吆喝,要有效的多。这个“种草”就是要有商场和品牌的宣导,可以是消费者对于未开商业的期许,也可以是对于某某品牌的展望;可以是在他地对于这个连锁商场的消费体验,而映射今后此商场的模样,在商场实际开业后的对比或赞许,等等。这个“种草”过程将对于商场的期望值拉满,一来鼓励了商场经营者的标准的提高,二来也将在消费者口中形成了商场未来的模样,即便还未开业就充满了话题。消费者的这种积极参与,比起单纯由商场经营者不断地吆喝要有说服力很多。图源/现场实拍综上,任何一个经营良好的商场,没有刻意地打标签,而是脚踏实地做文章,从消费者体察、市场变化趋势,到新业态、新手段的运用,无一不透露着商场运营者对商业的认知和在实践中不断的努力。这才是商业经营的正途。12/5-12/6,品牌创新大会,100+有创新、愿发展的品牌参会,从12/5的全天品牌秀,到业态趋势分享,再到二次元、主理人和品牌出海以及商业项目招商发布,欢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