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不创新必然一死?可能是种错觉

楼市   2024-11-19 09:24   上海  

出品/联商&商业夹生饭
整理/季枫

编者按

思路、模式、业态、场景、建筑、空间、内容、体验……商业无一不在寻求“创新”的表达,无时不在高举“创新”的大旗,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市场的持续认同,巩固和扩大项目影响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之余,赢得更长远的发展时空。由此可见,创新堪称商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那么言必称“创新”的时代,商业没有创新必然一死?不创新就是“原罪”?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什么?11月14日晚间19:30,联商&商业夹生饭第24期节目如期开播,三位嘉宾专门就“商业创新”问题进行了交流,对“商业创新至死?”发出了诘问。
作为本期节目的主理人,宋老师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创新?他指出,创新有三大原则,即有客户的实际需求,企业资源与能力匹配,财务成立。商业地产最大的错觉就是“我干我也行”。他表示,真正好的商业,是项目能够收到租金,商户能够赚到利润,客户能够满足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概念的新奇特。

宋老师对商业创新的具体看法如下:

商业要不要创新?

首先要界定什么是创新,一个商业经过了多年的运营,现在整体的业态和品牌老化了,后期引入一些新的业态和品牌,这个不叫创新,这个叫正常的调整。

一个商业本来是社区商业,忽然换了个赛道,改成了赛博朋克的主题,服装零售改成了手办,餐饮改成了全息剧场,这个可以叫创新。

前者当然有必要,因为市场在发展,竞争在加剧,客户也在变化,因循守旧必然导致商业的落后。

但如果是后者,不能简单地说对与错,而是要看项目的实际情况。

我曾经说过“创新三大原则”:

第一,有客户的实际需求,而且这个需求可以支撑项目的持续运营。

第二,企业资源与能力匹配,能够完成招商。

第三,财务成立,可以有养商期,但最终的运营一定是盈利的。

第一条很容易理解,创新不能虚空造物,一定要有消费基础,如果明明是一个传统的住宅区,你非要做二次元主题,那么这种创新毫无意义。

第二条经常被企业忽略,其特点就是去看了某个案例,回来一激动,说就按这个咱们来一个。但是可能完全不了解别人项目的发展背景,比如企业在市场的影响力,城市与区域的能级,市场品牌的丰富度等等。

商业地产最大的错觉就是“我干我也行!”

第三条谁都明白,但不是都能做好,有些商业开业声势浩大,活动层出不穷,自媒体上软文不断,可商铺租金极低不说,换铺率还高,等到三年后一算账,创新了个寂寞。

创新从来不是错误,错误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甚至认为商业就要“能人所不能”,就要做“别人都没干过的”。

如果一个商圈,明明做一个有烟火气的社区商业能够有良好的市场表现,你偏偏要去做一个动漫主题,结果到最后不伦不类,这种创新是极其有害的。

更重要的是,创新和档次无关,久久丫和Seesaw都有存在的价值,选择哪一个品牌取决于你核心客户的需求,不是把小吃换了咖啡,把生活服务换成书店,就算完成了创新,现在很多商业有一个问题,就是拼命地追求“格调”,却脱离了商业的本质。

真正好的商业,是项目能够收到租金,商户能够赚到利润,客户能够满足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概念的新奇特。

创新固然是商业经营避无可避的话题,但看到当下行业在创新这条路上的诸多试错,范老师直言创新要避免一些固有的思维和不好的习惯。他认为,创新是商业经营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但必须遵循商业的客观规律。如果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为了创新而创新,那就是“念歪了好经”。

范老师对商业进行了如下定义和分类:

首先需要对于什么是“创新”下一个定义。

商业的“创新”通常是两类:

第一类,创新了一个全新的运作模式,全新的业态类型,此前从没人这样尝试过。比如,去年开始的“非标”商业,可以看作是创新;再比如,有一期我们请了休闲零食品牌赵一鸣的创始人作为嘉宾。零食是一直有的,但成为一个产业、成为在商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餐食,可谓是创新;

第二类是业态或品牌较大的调整,使得商业原先的定位或等级因此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或提升,也可以被称之为创新。

以下谈到的商业的“创新”把这两类融合在一起。

首先,若把商业比作为靶子,而商管公司就是要把业态和品牌的组合射中这块靶子(意为定位准确),则商业的这块靶子是一块移动靶而不是静止的靶。所谓移动靶指商业必须随着市场、消费者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商业的创新有着天然合理的成分。比如,深圳的“万象天地”在经营了数年之后,对于原先的业态和品类作出了比较大的改变,把原先的餐饮一条街改成了酒吧一条街,把原先的书店改成了数码旗舰店和一线奢侈品的咖啡店,等等。这种改变呼应了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不仅是业态大的调整,即便是运营模式和手法也有大的改变,也可以被看作是商业的“创新”。比如,目前的市场推广手法,我曾经推荐过需要学会用小红书的模式,即先种草后拔草,因为原先的推广模式是一个喇叭口,留存转化为销售的越来越少,而小红书模式是倒喇叭口,越来越大,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越大越容易转换为消费。这种推广手法的改变,可以被认知为是商业运营的创新。

不过,商业的创新也要避免一些固有的思维和不好的习惯。

第一,不要跟风。别人喊什么口号,只要没见过,也跟着喊,以为这就是创新,全然不顾是否适合自己经营的这个商业,比如,有了“元宇宙”的概念,就一窝蜂地说商业也要元宇宙,放几块穿衣镜就是元宇宙了,就是创新了。

第二,不明事理。不知道新模式的原委、本质,就跟上,也放置。比如,二次元。看到别人家搞二次元,自己马上跟进,不了解其本质,也不明白什么是IP,什么是周边。

第三,滥用概念,比如首进品牌。原先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和实践,但却变成了比赛,谁家的首进品牌多,就是创新力度大,商业就一定好。

以上种种,归纳成一句话,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是要不得的,是念歪了好经。

总之,商业的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需要持久、耐心。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但必须遵循商业的客观规律。

凯胜老师同样批判了“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做法,他认为,创新不是商业经营的必选项。对消费者或商户有感(感觉、感动、感受),才值得创新。这就要求经营方需要长期关注和收集消费者与商户的需求,这是创新的基础。同时,创新要以结果来判定是否必要。

一起来听听凯胜老师的精彩分析:

我的主张:创新不是必要,呼应消费者与商户的变化才重要!

一、创新是长期收集消费者与商户需求与变化,调整经营的举措。

创新是围绕消费者与商户的深度理解,做出的应对之举。

A:龙湖将女性厕所面积放大二倍,呼应女性消费者苦于排队的抱怨。

B:东京永旺幕张购物中心提供24小时宠物救护车,呼应宠物主人深夜紧急的需求。

C:首尔现代百货美食街儿童就餐游戏区,呼应父母困于小孩用餐的麻烦。

所以,透过长期收集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创新的底层!

二、创新是以结果来判是否必要。

首先,为了创新而创新,就注定失败。

创新有成本,甚至昂贵成本,因此,必须从结果来判定创新成败。

创新必须先设定『预期提升经营指标』为目标,才可以实施。

A:为了长期收益:提升消费者与商户满意度。例如:华润VIP代客停车与专属停车位。

B:为了短期收益:提升消费者商户销售。例如:整点抽奖免单。

所以,创新是战术,是执行方案、经营优化,是有预期目标设定。

三、结论

创新不是必选项。可以做,当然可以不做。

消费者或商户有感(感觉、感动、感受),才值得创新。

(本期完结)

下期预告:“年度经营指标,客流还是坪效?”,敬请期待!

关于联商&商业夹生饭栏目简介:

“商业夹生饭”是由范唯鸣、张凯胜、宋若嘉三位知名商业地产专家联袂组成的新奇特组合,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以直播会友的方式吹起了行业交流新风——三个“老男人”的商业侃大山,不定期邀请行业嘉宾空降交流;是一场老友叙旧,也是一场商业talk show,更是一场头脑风暴。

如今,商业夹生饭已登陆联商网,在更大平台上做覆盖面更广、更有影响力的分享和传播。这无论对于夹生饭的进一步发展还是联商网内容生态的建设,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广大粉丝用户而言,也将为之带来全新的内容体验。

目前,栏目平均以半月一期的频率在联商网官方微信视频号上播出,每期一个讨论主题,由三位老师轮流主持。自2023年11月9日开播以来,已播出二十四期。

欲回顾更多往期节目,请点击专题:【原文阅读】

-End-

12/5-12/6,品牌创新大会,100+有创新、愿发展的品牌参会,从12/5的全天品牌秀,到业态趋势分享,再到二次元、主理人和品牌出海以及商业项目招商发布,欢迎您的加入!

搜铺网
聚焦全国商业地产、购物中心和品牌,全面提供行业资讯、数据报告、项目盘点、品牌拓展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