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建筑也随之传入。中国的塔虽然仍藏舍利,但塔的功能、结构和形式,结合中国建筑的传统,创造了中国楼阁式木塔、密檐式砖塔等形式,塔内不但供奉佛像,还可以登临远眺。原来的窣堵坡缩小了,安置于塔顶之上,称为刹。刹既具有宗教意义,同时对塔的形象又发挥了装饰的作用。
▲正定古城古迹分布示意图
源远流长的历史给正定留下瑰丽灿烂、风格独特的文化古迹,尤以佛教建筑众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称。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隆兴寺,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龙藏寺,唐代时更名龙兴寺。北宋时,宋太祖赵匡胤敕令于龙兴寺铸大悲菩萨金身,盖大悲宝阁,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后于清康熙年间更名隆兴寺,因寺内有铜铸大菩萨,俗称大佛寺。
作为国内现存完整的宋代建筑群,隆兴寺一寺有“六绝”,包括:
① 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罕见珍例”的建筑孤例摩尼殿
② 摩尼殿中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坐观音
③ 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
④ 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
⑤ 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
⑥ 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今正定城内现存四座古塔:凌霄塔、须弥塔、华塔、澄灵塔,均始建于隋唐时期。这些塔既是记录历史发展的印记,又浓缩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本次行程将跟随梁思成先生《正定调查纪略》的脚步,寻访正定古城,由从事正定文保工作多年的张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古建筑之时,一次把四座古塔看全,近距离感受古建筑之美。
毗卢寺,原名毗卢禅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曾历经多次重修。寺内现存的古建释迦殿、毗卢殿及内存塑像、壁画为明代弘治和嘉靖年间重修后的遗存。毗卢殿内共绘有122平方米的精美绝伦的儒释道三教水陆画。
壁画的各种形象刻画极其精妙,人神鬼怪莫不生动鲜活,尤其以四壁的壁画最为精彩,共绘有500多个大小不同的神像人物,组与组之间用彩色祥云分隔。
时间:12月27日-12月29日
集合地:河北 正定
解散地:河北 正定
活动人数:7人成行,20人封团
*参加本活动大小同价。(参团年龄范围为6-80岁,18岁以下、70岁以上建议家人陪同)
*如报名人数未满成团人数,①组织方可能取消活动或增加费用,如果未成团取消活动将全额退款;②报名者若有成团意愿,6人内可改为定制小包团,详情及价格可咨询客服。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一人,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机票大交通,成团后,客服会第一时间通知已报名学友,请在客服通知成行后再购买大交通。
*历史讲坛系列线路均可定制,如若您有定制需求,可添加客服咨询详情。
行前预习
隆兴寺(国1)
隆兴寺是中国现存的年代较早、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又称“正定大佛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史载隆兴寺初创于隋开皇六年(586年),但寺中现存的几座著名古建筑均为宋代遗构,且隆兴寺更是现存宋代佛教寺院总体布局的重要实例之一。
▲中国现存最早楷书碑刻:隋代龙藏寺碑
《龙藏寺碑》是集北碑之众长,开初唐一代书风的“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梯。清代书法理论家康有为曾评价:“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
大殿内槽背壁有一整壁彩绘悬山塑罗汉天神瑞兽等,中间是水月观音塑像。
▲鲁迅先生案上的隆兴寺水月观音像,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
隆兴寺内还有一大悲阁,建筑是1997年重修的,铜像还是当初宋太祖铸的铜佛,河北有俗语:沧州的狮子定州的塔,正定的菩萨赵州的桥。正定的菩萨就是这座大铜佛。大佛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石台上,是中国现存最高的铜铸观音。周身有42臂称千手千眼观音。可惜两侧铜手臂已毁,现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
天宁寺凌霄塔(国3)
正定四塔之一
开元寺(国3)
“半座”唐构之钟楼与正定四塔之一的须弥塔
开元寺位于正定古城内,始创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名静观寺,隋开皇年间改为解慧寺,武周天授元年为大云寺,唐开元年间更为开元寺。开元寺寺名几次更易,静观、解慧是以富含深刻哲理的佛教术语命名,而大云寺、开元寺则是由皇帝诏敕在全国诸州统一设立、统一寺额切承担若干特殊功能的官立佛教寺院。
现寺内仅存天王殿、砖塔和钟楼。开元寺不仅创建年代较早,其塔阁相对称、主殿在后之平面布局,为中国现存古代建筑组群之孤例。
中国现存有三座半唐构,佛光寺、南禅寺、广仁王庙这三座都在山西。剩下的半座就是开元寺的钟楼,它的下半部分的梁架结构是唐代留存下来的。
1989年钟楼进行大修,上层原有的清代结构被拆除,代以今天所设想的唐代风格。重点还是看钟楼下半部的梁架结构以及柱础,毕竟是残存不多的唐代遗存。
开元寺钟楼旁边的须弥塔又称砖塔、方塔,正定四塔之一。九级密檐式塔的外形很有些唐塔比如大雁塔的感觉。此塔初建于唐贞观十年,后代屡经毁建。梁思成先生说“就形制讲来,是正定四塔中之最古者。而实在的年纪怕是四塔中之最稚者。”
开元寺另外一处可观的是一个巨碑。碑座出土于2000年6月,赑屃长8.4米,残宽3.2米,高2.6米,残重达107吨。这件大赑屃出土于正定府前街的建筑工地上,不久被移置开元寺内。与赑屃同时出土的还有若干块残碑及碑帽,据正定县文物部门推算,碑身找到了约三分之一,碑首找到了约二分之一,其余残块可能压在附近住宅之下,暂时无法发掘。根据推算巨碑高度(连碑座)达14到15米,宽度在3.6米之内,厚度也有将近1米。假如保存齐全,这将是全国最大的一块石碑。
临济寺澄灵塔为八角九层密格式实心砖塔,高30.47米。坐落于宽阔的八边形台基上。塔下设须弥座。其上以仿木构砖雕斗拱承托平坐栏杆,再上以砖砌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设拱形假门。南面假门上端横嵌石额,额上铁刻“唐临济慧照澄灵塔”。该塔塔刹由蕉叶、莲瓣、覆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等组成。
广惠寺华塔(国1)
正定四塔之一,宋金华塔孤例
正定四塔之一,《正定县志》上说古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目前只剩下一座形制独特的古塔。塔高33米,经常被当做正定的象征。
儒释道三教壁画聚于一堂
毗卢寺,别名毗卢禅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后经宋、金、元、明、清朝修缮,其中明弘治八年至明嘉靖十四年(1495-1535)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因寺内主殿供奉毗卢遮那佛而得名。
毗卢寺坐北朝南,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门、释迦殿、钟楼、鼓楼、毗卢殿等建筑,其中释迦殿和毗卢殿为明代遗存建筑。 毗卢殿和释迦殿内保存200余平方米明代壁画,毗卢殿内为少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水陆画,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壁画”之一。
释迦殿四壁均绘制壁画,面积83平方米,南墙东壁、东墙壁、北墙东壁为佛本生故事壁画。毗卢殿殿身和前抱厦均绘有壁画,但绘制时期不同,殿身为明中叶前绘制,前抱厦两侧为明晚期绘制,壁画总面积有122平方米。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