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向“新”而行 | 雷竹种植户穆江:我家冬天也能挖竹笋

民生   2025-02-12 18:50   贵州  

在外务工时第一次接触到雷竹,六枝特区龙河镇林场村村民穆江便对这个产业深深着迷,学到一定技术后,他便决定回家乡种竹,带领父老乡亲一起发展竹产业。

一开始,穆江试种了5亩雷竹,效益还不错。目前,他的竹子发展到100多亩。今年,他又试验保温层技术,拓宽竹笋的采收时间,推动本土雷竹产业化进程。

苍翠的雷竹

在龙河镇林场村的雷竹基地里,无数根苍翠的雷竹间,贵州艳阳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穆江正在教村民雷竹冬笋的采摘方法。

穆江是公司负责人,也是技术人员。十多年前,穆江在浙江打工,从事肥料销售相关工作,这使他接触到当地成熟的雷竹产业。雷竹笋肉质细腻、鲜脆可口、营养丰富,是很受欢迎的食材。穆江便被雷竹突出的经济效益深深吸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穆江正在教村民雷竹冬笋的采摘方法

我们老家能不能发展雷竹产业?穆江开始分析起龙河镇林场村的地理、生态环境来。

雷竹种植户穆江说:“我们落坑田这个地方生态环境好,种出来的雷竹笋子又大又细腻,这里的黄泥土肥沃,每天阳光照射的时间短,所以出来的笋子品质较好。”

2015年,穆江趁着回家的空当,在老家林场村种下5亩雷竹,之后规模逐年扩大,到现在雷竹种植规模已达到100多亩。

2024年,当地政府硬化了基地周边的农用道路,这让穆江坚定了发展的信心,专注于雷竹种植。穆江选择10亩竹林作为试点铺设保温层,实现冬笋的采收,提前了竹笋的上市时间。

雷竹种植户穆江说:“现在外面的温度只有5、6度,砻糠和农家肥还有稻草就是为了增加地表温度,覆盖好以后,把水打好,上面这层砻糠一盖上,温度接近25度,但不能超过25度,笋子就慢慢地出来了。”

采收竹笋

保温层最底层铺有农家肥,随后铺设稻草,之后再铺设砻糠,实现地表增温,促进雷竹提早出笋。这项技术在许多冬笋产地都有运用,但在六枝却是十分罕见。

一项新技术的运用,从来都要经过大胆的尝试才能成功。在竹林间挖笋的林开华和不少人一样,对穆江的冬笋技术抱有怀疑。

龙河镇林场村村民林开华说:“我们开始给他干活时还担心这个技术成功不了,现在看来还是很成功,笋子长势很不错。”

82627064c421452185051ac43abcffd8.jpg

雷竹冬笋

穆江目前的冬笋主要销往周边的市场、餐饮企业等,得益于保温层试验的成功,穆江实现了冬笋和春笋的衔接,大大延伸了竹笋的采收时间。

雷竹种植户穆江说:“雷竹如果不覆盖的话,就要到三月份才能长出来,今年覆盖的十亩地亩产估计在3000斤—4000斤,我们从12月9号开始采收,一直要采到清明才结束,后面没有覆盖的到清明才会陆续上市。”

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编辑:潘劲潮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END 
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六枝融媒APP
六枝融媒公众号



六枝融媒
传播六枝,服务六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