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2025年市两会特别报道丨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六盘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生   2025-02-12 16:48   贵州  

图片

从传统采煤到智能开采,煤炭从燃料变成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从一块煤的变化可以窥见六盘水通过数智、科技、创新让“富矿精开”稳步前行,推动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六盘水全面落实“富矿精开”战略部署,坚持能源及能源化工“一二三四”发展思路,全面推进能源及能源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旧”的改造与“新”的培育之间,以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同时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老”“新”“未”产业协同共进的新格局。

图片

走进水城区发耳煤业的调度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仿佛踏入了一个科技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以往嘈杂喧闹、尘土飞扬的场景已悄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井然有序的机械设备。在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采煤机便在千米井下精准作业,将“乌金”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
目前,六盘水已建成21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15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煤炭开采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显著降低,安全系数更是节节攀升。曾经粗放的煤炭开采业,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实现了华丽转身,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汗水经济”迈向“智慧经济”。


煤化工产业也在六盘水的转型发展中绽放出耀眼光芒。贵州能源水城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宛如一座正在崛起的产业新城,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绽放出耀眼光芒。这个总投资超200亿元的“巨无霸”项目,涵盖了多个子项目,就像一条精密运转的产业巨龙,将煤炭“吃干榨尽”,让每一份资源都能物尽其用。
同样在六枝特区,美锦煤焦氢项目早已投产,一期工程运行良好。围绕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的精深加工,一系列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形成了一条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在这里,煤炭不再只是简单的燃料,而是变成了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开启了六盘水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

传统产业在不断升级改造的同时,六盘水在新兴产业领域也不甘落后。贵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犹如一匹黑马,在黏土提锂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功建成全国首条黏土提锂中试线。这一技术的诞生,就像是在新能源领域点亮了一盏明灯,大幅提高了锂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盘州博跃新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的充电设备制造、充电站建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充电桩从单一组装到全面自主生产的华丽升级,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保驾护航。

图片

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六盘水亮点可圈可点。贵州黑拉嘎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凉都号”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BM),成为了六盘水高端装备制造的明星产品。这台“钢铁巨兽”专门针对西南区域瓦斯治理巷道掘进的难题而研发,有效解决了工程中的“卡脖子”问题,助力煤炭资源实现“富矿精开”。它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晶,更是六盘水向高端制造业进军的有力见证。
创新,是六盘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密码。为了激发创新活力,六盘水积极搭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各大企业纷纷响应,加大研发投入,一批批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同时,六盘水还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贵州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团队与当地企业紧密合作,在煤炭清洁利用、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六盘水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广纳天下英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纷至沓来,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六盘水还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与各大职业院校合作,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为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如今,在六盘水的各大企业里,既有高学历的科研人才,也有技术精湛的一线工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人才队伍。
政策引领和扶持的加持,更是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六盘水接连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从财政补贴到税收优惠,从土地供应到金融支持,全方位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共举办银企座谈会和金融政策宣讲活动20余场,1700余户企业从中受益,100余户企业成功获得贷款184笔,共计13.76亿元。同时,政府还大力推进“僵尸项目”和停工停产项目的清理工作,让“沉睡资产”重焕生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时代的浪潮中,六盘水紧紧抓住新质生产力这把“金钥匙”,解锁了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新增产业到位资金280亿元,工业占比70%以上。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从最初的规划蓝图变成了如今的繁华实景。六盘水的工业经济发展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来源:六盘水日报社


编辑:潘劲潮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END 
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六枝融媒APP
六枝融媒公众号



六枝融媒
传播六枝,服务六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