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武:秦腔演员
一曲秦腔,绕梁不绝,似黄土高原上的风,卷起千年的尘埃,又似渭河水,静静流淌,滋养着一方水土。那舞台,方寸之间,却蕴藏着人生百态,历史的厚重,在水袖翻飞间,在唱念做打中,娓娓道来。且听一曲秦腔,感受那来自黄土地的深沉力量,那份对艺术的执着,对生命的热爱。
吼一声秦腔 尘土飞扬
■2024.10.29 西安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还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别牛。
这首你可能哼唱过无数遍的陕西方言民歌,正是电视剧《关中匪事》的主题曲。
而我,正是这首歌的原唱者之一。
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我的戏曲人生,感受秦腔艺术的魅力。
▲西安朋友LIVE分享大会现场
从《关中匪事》到戏曲人生
这首歌发行于2003年,或许你听过很多次,却不知道原唱是谁。
现在,我可以很荣幸地告诉你,我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以及我与秦腔艺术的不解之缘。
也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让大家对秦腔、对戏曲有更深入的了解,加入到传承和传播我们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
戏曲人生的起点:西同鞮村的记忆
我的故事,要从我的家乡——陕西合阳一个叫西同鞮的村子说起。
那里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戏曲氛围,甚至还有一个村级的秦腔剧团。
小时候,乡亲们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则聚集在一起,排练戏曲。
那嘹亮的唱腔,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也为我日后走上戏曲之路埋下了伏笔。
1979年,我十岁,正在上小学四年级。那一年,我们村排演了经典剧目《铡美案》。我饰演秦香莲的儿子——小英哥,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戏曲表演,也正是这段经历,开启了我与戏曲的不解之缘。
“兄妹双双归膝下,我的娘一旁泪巴巴。请爹爹把我们都收下,啊爹爹呀,你莫要忘了咱的家啊。” 这四句稚嫩的唱腔,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0:叩开戏曲艺术的大门
1980年,传统戏曲开始复苏,陕西省戏曲学校面向全省招生。
我当时刚好11岁,符合招生年龄(11-13岁)。
凭借着在《铡美案》中积累的些许经验,以及对秦腔的热爱,我竟然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有幸进入陕西省戏曲学校,正式开始了我的秦腔艺术之路。
严酷的训练:戏曲演员的“炼狱”
戏校的生活,并非大家想象中那般光鲜亮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戏曲演员,需要经历一番“炼狱”般的磨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刚进入戏校,我们就开始了“魔鬼式”的形体训练,包括腿功、毯子功、身段功和把子功。腿功训练的痛苦至今难忘,压腿、踢腿、劈叉,稍有懈怠就会挨棍子。
我还记得一位同学因为韧带撕裂,最终不得不放弃了演员的梦想,转行从事舞台美术工作。这足以说明,戏曲演员的成功是建立在汗水和泪水之上的。
除了腿功,我们还要练习毯子功,各种翻滚、倒立等动作;
身段功,舞台上的各种姿态、步伐和动作,例如跑圆场、抖水袖等等;
以及把子功,练习刀枪棍棒等十八般武器的使用。
这些训练,不仅是为了塑造我们的形体,更是为了培养我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年后,我们开始进入排戏阶段,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被分配到不同的行当。
我被分到了须生行当,须生是指扮演中年男性角色的行当,需要粘贴胡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唱念做打“扮”:戏曲表演的精髓
在剧目课上,我们学习了戏曲表演的核心——唱、念、做、打。
唱,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音调、节奏和气息;
念,需要清晰的吐字发音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做,需要做到形神兼备,将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外部动作和表情展现给观众;
打,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将武打动作表现得干净利落,精彩纷呈。
此外,近年来戏曲表演又增加了一门重要的功课——“扮”,即化妆、服饰、头饰等。
这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也包含着许多技巧和讲究。
比如,为了避免头上的帽子在表演过程中掉落,我们需要用带子紧紧地勒住头部,长时间的压迫感,非常人所能忍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要戴上胡须,勒紧板带,穿着厚底靴,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带来不适,但为了舞台上的完美呈现,我们必须克服这些。
戏曲演员:文武兼备的艺术家
培养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比培养其他类型的舞台剧演员要困难得多。
戏曲演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表演功底,还要有出色的唱功、优美的身段、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他们需要文武兼备,既能演绎文戏的细腻情感,又能展现武戏的矫健身手,才能在舞台上游刃有余。
生旦净末丑:戏曲舞台的万花筒
中国戏曲的行当划分,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舞台众生相。
生: 男性角色的统称,根据年龄、身份和性格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小生、老生、武生、须生等。
旦: 女性角色的统称,可以细分为正旦、花旦、老旦、武旦、刀马旦等。
净: 俗称花脸,通常以各种面谱造型出现,扮演性格粗犷豪迈或阴险狡诈的角色。
末: 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扮演官员、员外、老人等,以唱功为主。
丑: 扮演滑稽角色,以插科打诨为主。
戏曲之美: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中国戏曲的美,是多方面的。从文学、声腔、工艺、绘画、建筑,到写意、舞蹈、雕塑,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学美: 以秦腔的“道白”为例,“居官在骆州,转眼十数秋。昔日遇妖在芒山,三圣母救命显神颜。骆州辖民有数载,每日感恩挂心间。”这个诗写的很美,叙事性也很强,这就体现了这个戏曲剧本的文学美,吟诵美,像吟诵诗一样的,把它吟诵出来,这就叫"吟诵美"。
声腔美: “程婴低头把天恨,可怜把丞相命归阴。三家庄前来传讯,但不知他心似我心。” 这段唱腔,就体现了戏曲的声腔美。它不仅需要声乐演员的扎实的基本功,还要融入秦腔的韵味,才能将这段唱腔演绎得更加动听。
写意与象征的完美结合
中国戏曲的美,还在于它的写意性和象征性。
不同于西方戏剧的写实风格,中国戏曲更注重写意,用简洁的道具和象征性的动作,营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以桨代船,以鞭代马”、“三四人千军万马,三四步十万八千里”,这些都是中国戏曲写意美的经典体现。
同时,戏曲的服装、道具、脸谱等,也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戏曲艺术曾经历过一段低谷期,但它从未真正远离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推广,戏曲艺术逐渐回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戏曲,为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戏曲艺术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剧目中,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我相信,在戏曲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戏曲艺术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秦腔:我的热爱与期许
作为一名秦腔演员,我亲身经历了秦腔艺术的兴衰起伏。
90年代到2000年期间,由于西方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秦腔艺术一度陷入低谷。许多人悲观地认为戏曲已经过时。
然而,陕西电视台的《秦之声》栏目,收视率却始终居高不下,这充分证明了秦腔依然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认识和喜爱秦腔,这让我对秦腔的未来充满信心。
戏曲与生活:拍照姿势的小窍门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从戏曲表演中衍生出来的拍照小技巧——“四微”:微笑、微瞪眼、微侧身、微立腰。
策划丨灰 鱼
导演丨孙广智
摄像丨李旭超 周 旋
设计丨灰 鱼 梁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