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改变吃饭小习惯,身体健康好不少!后悔没早点知道!

楼市   2024-11-08 12:00   重庆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健康长寿一点通”,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三寒两倒七分饱”是中国传统养生观中强调的健康三法宝。


对于人体来说,适宜的饮食摄入,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基本要素。
那么,坚持“七分饱”有什么意义呢?

“胡吃海喝”伤寿命!

有研究对800只小鼠做了“限制饮食”和“随意进食”的实验。
最终研究结果发现:长期限制性进食小鼠寿命>早年限制性进食、晚年转为随意进食小鼠>早年随意进食、晚年转为限制性进食小鼠>长期随意进食小鼠。
虽然这项研究的基础是动物实验,并不能完全直接指导人类的结果。
但对人类健康,仍有启示意义。

什么是“七分饱”

关于“饱”的程度,衡量标准要靠自我感知。
那么,身体出现哪些信号,证明已经“七分饱”了呢?

摸索自己七、八分饱的饭量,需要不断感受和调整。

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八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饿的。

换句话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位,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准确吃到七分饱

教你 3 个小技巧

“七成饱”就应该停在可吃可不吃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胃里没满,但此时不吃也无所谓,这种肚子不胀、不打嗝,稍带一点意犹未尽状态其实就是七分饱。

而如果吃到九分饱、十分饱时,你感觉是胃里已经非常满了,每多一口都是负担;



而如果只是吃到六分饱、七分饱,你对食物还有吃的欲望,如果此时放下碗筷你会不满足,而且在下一餐前,你就会有明显的饥饿感。

大家可以根据上面的描述自己去找到“七分饱”的感觉。此外,记住这 3 个小技巧可以帮助你准确地吃到七分饱。

01

细嚼慢咽,别狼吞虎咽

尽量慢慢咀嚼食物,细细品味每一口,这样你的大脑会更容易察觉到饱感。


食物在口腔中的时间越长,你的大脑就会更早地接收到饱食信号。反而狼吞虎咽,会一不小心就吃过多了。

02

分成小份,找到七分饱

分多次进餐,避免一次性吃得过多。比如吃午饭时,你可以通过把食物分成 3~4 小份,每次吃完一小份后,你自己感受一下吃饱的过程,这样你会更容易掌握“七分饱”的感觉。

03

专心吃饭,别边吃边看手机

吃饭时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享受进食的过程,这样大脑更容易感受到吃饱与否。而现在很多人边吃饭边看手机、刷剧,很容易导致一直看、一直吃,无形中导致吃撑了。


3种饮食习惯很伤身

有的赶紧改

1

吃饭时间太晚

有些人由于工作加班等,来不及吃晚饭,也有些人有吃夜宵的习惯,但专家告诉我们:吃太晚也会伤胃,尤其是20-24点,被称为“胃癌时间”。
这是因为胃排空时间大概需要3—4小时,而一般人在20~24点进食后,很快就会睡觉,此时胃肠蠕动会减慢,尚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中,容易损伤胃黏膜。

2

经常饭后抽烟

许多人喜欢在饭后点一支烟,觉得格外享受。但其实饭后抽烟产生的危害比平时大几倍!此时肠胃蠕动、血液循环加快,烟草内的有害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比如:烟草中的尼古丁,可能使幽门括约肌松弛,消化液返流到胃里,损害胃粘膜;还会促进胆汁分泌,易诱发胆汁性胃炎等,会增加肠胃道发生疾病的几率。

3

饭后立马散步

虽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也要看你是在饭后多长时间才开始走。
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进行直立性活动,会增加胃的振动,加重胃负担,尤其是对胃下垂、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患者较不利。
另外,饭后胃肠部的血流增加,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对患有贫血、低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而言,也容易增加意外风险。

重要提示:微信大改版,为了避免失联,请把“健康长寿一点通”设为星标⭐,感谢大家!

海南国际旅游岛
30万读者都在关注的健康新媒体。传递健康知识,辟除网络健康谣言,传导健康正能量,让健康养生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