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丨宝丰】张辰罡 张彩虹丨返巢引凤孝双亲(评书)
学术
文化
2024-11-13 21:41
河南
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一段,由本土作家张辰罡先生以真实案例改编的《返巢引凤孝双亲》的民间故事!话说平西湖森林半岛的鹰苑小区里,住着一对年逾花甲来自上海的老夫妻,他们是追随女婿而定居鹰城安享晚年的。他们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我们平顶山?而且长居不走呢?1981年5月,李强出生在宝丰县城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自幼随当教师的父母一起生活,他聪明活泼,童心可嘉。因父亲是一位音乐教师,自然对李强的乐理培养从胎儿就开始了。说也奇怪,李强出生后真的对音乐有特别的敏感力,牙牙学语就会随着爸爸哼唱,渐大入学聪颖过人,习惯性嗜好音乐,唱歌跳舞就成了他的强项。小学、初中至高中毕业,文体活动歌舞比赛,总有他获奖的身影。1999年,他以专业优异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旋即在大学校园火红怒放,歌舞是他的特长,博得申城靓女们的追捧和青睐。刘红是独生女,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她与李强同窗四年建立了深厚情谊,之后在父母强烈反对和不懈斗争中决定与李强在上海成家结婚。上海是世界大都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是中国金融、文化、商贸的中心,随史显贵的上海人历来瞧不起“乡下人”,刘红父母自然也不例外,主要原因是嫌弃李强来自小县城。可李强身上的魅力早已让刘红倾慕,而且爱河欢度魂依身许,哪还有退意?唇枪舌剑,几番较量后刘红的爸爸妈妈无奈地接受了现实,但要求他们在上海结婚,提出不许李强父母来参加婚礼,而且日后更不允他们来上海生活。2006年10月1日李强与刘红结婚大喜。之前,为儿子成家李强的父母省吃俭用,肚攒口挪凑足50万给儿子添补购房款,可谓是用心良苦竭尽了全力,毕竟是为自己的独生儿子成家,心甘情愿毫不吝惜。儿子只给家里寄回了婚礼过程的录像,儿媳婚后一直未登家门,仅是六年前与李强恋爱到河南旅游时来过宝丰,由此也让他们欢喜了很久。2007年春刘红生育龙凤胎时,李强妈妈试探性向儿子请愿,想照顾月子里的儿媳妇,被拒绝后难过了良久。越想淡化对儿孙的思念越是朝思暮想,看到别人子孙绕膝时内心无比羡慕,苦涩酸楚之情难以言表。“春雷一声震天响,李强醒智孝爹娘。”在数年的周旋下李强决定返回家乡,到鹰城新建的香山职业学院任教,刘红携子随往定居。为转变爸爸妈妈冥顽不化的思想,夫妻俩提前备足了功课,用诱惑促使二老改变观念。2013年的五一假节到了,刘红给闲居在家休养的爸爸妈妈带回一个惊喜:上海有个家庭互助式的旅行社,专门组织大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到山清水秀的地方旅居疗养,可三五人结伴共同生活,费用AA制。其父母就是在这次“离巢旅居活动”中来到这里的,一行中还有两对老人一月之后返回了上海,而刘红的爸爸妈妈在此“疗养”后再也不想回上海了。二老爱清静,厌烦大城市里的喧嚣,更厌恶高楼林立的街道里污浊不堪的空气。而这里山清水秀繁花似锦,园林清幽更适合人居,比上海的居住环境强百倍万倍……岳父母逐渐改变了过去的看法,忽然问李强:“平顶山市离你家乡有多远?”李强笑了,不卑不亢地说:“这里就是我的家乡啊!你们乘坐火车到平顶山西站下车,这个站就是原来的宝丰站。平顶山是个新兴的煤城,解放后我们国家百废待兴急需煤炭资源,1955年因建设第一座煤矿在平顶山的山脚下,所以称“平顶山一矿”。当年《人民日报》刊登“我国今年有两个半煤矿胜利投产”,其中之一就是平顶山煤矿,另一个是开滦煤矿,据说那个“半矿”指的是宝丰县西部的“娘娘山煤矿”,周恩来总理还亲自书写“星火燎原”匾额赠送。之后平顶山二矿、三矿、直到现在建造了几十座煤矿,逐渐形成了一座中型城市,平顶山市大部分地域都是割据宝丰属境。我们宝丰是千年古邑,宝丰的历史文化可以代表平顶山市的历史文化。且“平顶山”三字平庸处处重名,必然没有持续性和悠久性,而“宝丰”一名系唐朝女皇武则天所赐,得到宋朝宋徽宗赞许,具有皇历文脉和祥瑞之气。但看未来的一天,‘平顶山市’一定会改成‘宝丰市’。”岳父深有感触,满含热泪语重心长地说:“李强,我现在很想拜望你的爸爸妈妈,他们无私地支持你,把你培养得这么优秀,真是太伟大了……”倔强的李强默默地哭了,他的爸爸妈妈知道后,开心地笑了……
张辰罡,又名张公羽,化名张策,原名陈树钢,字恒公,号润儒公,中共党员,生于1963年2月,河南宝丰人。曾做酒工3年,当法官12年,行政执法28年,在宝丰县人社局退休。系平顶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家风家教委员会常务理事、宣讲团长,省市妇联家教国学专家讲师,“中原好家庭”宣讲团成员,中国楹联学会、诗词学会、省诗词学会、市作家协会会员,曾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一次。荣获平顶山市“文化大使”、“书香家庭”称号。市张姓委员会宝丰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宝丰县诗词家学会副主席,创办“宝丰国学馆”公益宣讲基地。已出版《诗联格律》《佛联赏析》《教子之道》《宝邑碑铭》《宝丰诗词选》《汴城张氏家谱》等专著,策划摄制《观音故里》专题片,撰写叙事万言诗《海南行》,培养其子独立成家立业,系海南大学博士后。自联曰:“文化大使”传文化,“书香家庭”续书香。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必须是原创作品,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提供配图必须注明摄影作者,并经作者同意方可录用。
投稿邮箱:764699387@qq.com
咨询热线:18537586630(微信同步)
总编丨郭进拴
顾问丨叶建华 王海水
主编丨李建设 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