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秋风》文/黄秀峰

旅行   2024-10-12 08:12   山东  


天气过了寒露,在渐渐逼人的寒意中,我见秋风渐远的身影,好生紧张地环顾四野,树上的叶子渐渐变红,有些耐不住寒意的叶子已身不由己地被枝条甩落,在一种悠然无奈的状态中,在地面上起起落落,终归被人们的脚踏在地上,心中不由得发紧,今年的冬天就要来了…….


晨跑的时候,看着公路两侧新近翻起的泥土,有的田野已长出了细嫩的麦苗,怯怯地钻出松软的土层,参差不齐地排成长长的沟拢,黄嫩的芽苗尖上,挑着米粒儿大的露珠在初生的阳光下,青芽尖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如一粒澄明的钻石般微微颤动,放眼沿着青垄望去,青芽苗儿如淘气的孩童般在熙微中探头探脑。



我看看远处隐约的凤凰山,晨霭之中,如薄纱一般轻抚着大地,空气中清新的泥土味中夹杂着一些潮湿气儿与农药的味道,忽远忽近地扑入鼻中,我伸出手,试图拂去这些农药的味道,徒劳一切,伸开的手指缝中,只有微凉的风在明亮的阳光下从手指缝中滑过。


返回的途中,烈士陵园的石碑在晨光中高高耸立,透过通往烈士陵园两侧的柏树,在这晚秋时节,烈士陵园的石雕牌坊与纪念碑越发显得突兀,视野之中,曾经的青纱帐已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翻的土地与刚刚钻出地皮的青芽苗。


风儿吹在脸上,是少有的惬意,停下脚步,那风似乎不见了踪影一般。

中午饭后休息的时间,在院子里踱步,虽然阳光明艳,仍觉一种凉意浸入肌肤,扭头看了眼遮避院子青翠叶片中,青葱硕大的柿子已开始泛红,一颗颗柿子似乎故意让人看它的那种淡淡的如红晕一样的颜色,在柿叶的间隙探头探脑。


在厦檐儿底下晒太阳的老母亲见我打量着柿子的神情,不经意间:“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梨,九月的柿子红了皮”,又自顾自地晒起了太阳。

耳畔鸟鸣叽啾,那些隐在柿树叶片中的鸟雀们自顾自地欢快地在枝杈间跳跃,不觉秋风吹拂,只见柿叶翕动。

抬头看下白花花的太阳,天际间有白云浮动,一团一团如偌大的棉团,湛蓝的天幕之上,白云如洗过一般蓝白相衬,煞是壮观。



突然,一片叶子从头顶上落下,是柿叶。

伸出手接住柿叶,叶片如巴掌大小,脉络清晰,纹理可见,泛着一层淡淡的红色的边缘如锯齿状环绕着柿叶,锯齿内微微透出的油亮的暗黄在眼前铺展着。时光就这样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悄然而至,时令不争季节轮回,只在它无言的规律中。

我不经意间又伸出手去,意欲捡拾起这悄然流逝的光阴,又似乎要捡拾起飘落的秋风。

夏云秋月,草木枯黄之际,在这个晚秋的午后,我陷入了沉思。

倘若可以把秋风捡拾起来,我会让这秋风永驻枝头,让枝头的柿叶翕动成曼妙的轻响,倘若……,然而,顺着指尖看去,有几片叶子飘落的地上,只有我岔开的五指的影子,还有我伸出去的胳臂,秋风已不见踪影……


       2024年10月10日怡文兰斋


  作者简介:

黄秀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首届主席团副秘书长,大型纪实文学杂志《沃土》总编辑,《中国草根》杂志社社长,中国知名词作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录入多部文集。

汶水之滨
传统民俗 历史文化 文学摄影 旅游热点 宁阳文化 研究中心竭诚相邀 共同探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