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击蓝字
2024
关注我们
12月3日,“智能绿动,健康随行”专题科普报告会在广州市珠江公园湾区书屋顺利举办。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广东园林学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广州珠江公园联合承办,广东省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生态城镇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生态资源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协办,《广东园林》学刊、景观周提供媒体支持。
线下会场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线上参与活动,广州珠江公园薛海峰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江海燕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的张婧远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广思教授现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陈梦芸主持,采用线下会议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参会人数超过1700人。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致辞
在开幕致辞中,付彦荣副秘书长向支持本次报告会的单位表示感谢,并强调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和中国科协科普工作部署方面的努力。他提到,2024年“风景园林与百姓生活”系列科普活动旨在倡导百姓园林的思路,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普及风景园林知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服务百姓生活。本次报告会架起专业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报告聚焦公园绿地智能化建设管理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休闲、健康和疗愈等需求。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江海燕教授作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江海燕教授作题为《疗愈自然与自然疗愈》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在人类追求效率和强度造成自然与人类自身均处于超负荷、内卷的背景下,从人与自然双向修复的内涵出发,结合佛山市江心岛、万亩千亩公园和广州广钢公园等实践,从结构、品质、功能等维度阐述修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自然景观的方法和策略;以自然场所为载体,通过自然教育、音乐美术、手工艺术、集市工坊等线下活动策划,以青年群体带动儿童群体交流互动,结合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社交平台,培育提升青少年社群与世界产生真实链接的社会交往以及健康应对压力的能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的张婧远副教授作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的张婧远副教授作题为《城市公园的布局与健康效应评估》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公园布局和健康效应的相关知识,城市公园绿地是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活动场所的同时,也是促进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场域。人们在公园绿地中进行动态或静态休憩活动后,会产生积极情绪,心理压力会有所降低,同时定向注意力也会得到有效恢复。在此背景下,公园为人们所带来的服务效益理应遵循公平性的原则,让尽可能多的人们更容易到达公园,从而有机会体验公园所带来的福祉,而这也就是合理的公园布局的重要性。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广思教授作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广思教授作题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文化效益》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城市绿地作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的主要场所,在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系统文化效益是指人们在使用城市绿地过程中获得的非物质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认同建构(如归属感)、身心体验(如压力减缓、心情愉悦)和能力提升(如获取知识、激发灵感)。通过科学评估方法可以量化这些效益,为绿地规划提供依据。最后,林教授呼吁大家认识到城市绿地的“隐形价值”,并共同维护这些绿地,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福祉和幸福感。
听众提问
汇报结束后,现场观众踊跃与嘉宾互动和交流,积极分享了他们对城市绿地的看法和期待,体现了百姓对城市绿化的热切关注。最后,林广思教授作会议总结,再次向支持本次报告会的单位和所有参会人员表示感谢。他强调,本次报告会聚焦于城市绿地与人类健康福祉的紧密联系。他指出,科研不仅包括科技创新,科普工作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将科研成果以易于理解的语言普及给广大市民,我们能够全面提升社会的科学素养,并增强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他倡导将科研工作普及化,使之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校核|付彦荣
审核 | 贾建中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www.chsl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