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2024
关注我们
近日,由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国家公园绿皮书: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围绕“国家公园人地耦合系统协调发展”主题,针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中的六大问题展开讨论。
在人地关系演变方面,解读国家公园人地关系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梳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演化规律,分析人地关系视角下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展望。
在资源评价与空间管控方面,针对中国国家公园在社区管理、文化景观、生态系统、旅游发展等领域的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不同人地问题导向下国家公园资源评价与空间管控策略。
在社区可持续发展方面,探讨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关系,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社区增权等角度展开研究,推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重点关注如何促进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结合国家公园建设的部分实践案例,提供具体路径和策略建议。
在自然游憩方面,围绕游憩开展过程中的体验质量、社区参与、需求特性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研究,以推动国家公园游憩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在自然资源资产经营利用方面,聚焦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与经营问题,特别关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体制试点工作,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实现方式。
报告认为,国家公园是由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多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系统,目前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初见成效,但仍面临生态保护与社区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问题。报告建议,后续建设实施应在保障生态完整性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人地关系演化规律、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不同区域空间分异、多学科交叉支撑,实现中国国家公园区域系统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报告分析认为,当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应通过全方位评估、分级分类管理、发展情景模拟等资源评价与空间管控方式,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水平,实现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
报告强调,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主体。随着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全面推进,社区参与机制在生态管护、特许经营、技能培训等方面已有一定的改革创新,但仍存在法律法规缺失、参与主体单一、参与深度不足等问题,亟须构建协同治理模式。例如,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社区参与,以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实现国家公园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报告指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利于将国家公园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探索中,需综合考虑国家公园管理方、当地居民、公园游客等多个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结合当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的环境,从产业转型、实现模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同时,还要重视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
报告认为,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游憩是体现全民公益性的重要途径。通过识别国家公园自然游憩需求,并对游憩资源进行评估,构建国家公园自然游憩机会谱,以总结不同游憩空间的游憩活动特征和游憩体验特征。在综合考虑生态保护与游憩利用的基础上,明确自然游憩管理者、经营者、体验者和社区居民在自然游憩中扮演的角色,精心规划并管理自然游憩,以推动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报告强调,自然资源资产经营利用是国家公园发展的核心领域,要求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传统资源价值、游憩利用价值、科研教育价值、衍生利用价值。目前,亟待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转换和实现更大范围、更有效、更公平的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校核|付彦荣
审核 | 贾建中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www.chsl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