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
国家治理问题的经济分析基础探析
——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考察
景维民,乔 琳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
摘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国家治理问题不能仅仅就其本身来谈,而是要建立在一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有关国家问题的论述为此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资本论》第一卷指出,国家作为相对自主的强制力介入经济过程,并受到统治阶级利益和特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国家治理在不同社会制度面前不是中性的,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国家选择制度的倾向、构建制度的客观依据和执行制度的能力。我国国家治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以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遵循。这种对经济基础决定性作用的重申和强调,正是对国家治理问题的经济分析基础进行探索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资本论》;国家理论;国家治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经济制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人类生态文明的中国叙事
——兼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
张艳涛,王婧薇
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提出的重大原创性概念,也是“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为世界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之一,集中体现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深度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底蕴,标注出人类生态文明叙事的中国特色。人类生态文明的中国叙事,生成于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大历史观之中。从叙事逻辑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叙事超越了西方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逻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意蕴和叙事方式,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生态观。从叙事内容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叙事破除了资本逻辑宰制下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倡导“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发展底色。从叙事使命来看,中国生态文明叙事摒弃了“狭隘人类中心主义”,自觉肩负起建设“美丽中国”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历史使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担当。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叙事;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阐释·新质生产力专题】
人与自然和解能力视角下
新质生产力的意义、内涵与发展路径
徐朝旭, 高 操
厦门大学 哲学系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解能力完整地体现人类在生产实践中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彰显了党中央对未来生产力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与深远的战略考量,为解决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的时代课题提供了启发性思考。解决工业文明时代以来日益加剧的生产力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当今生产力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其“质”的核心在于与传统生产力的根本区别。它是一个能在实现改造自然的同时,确保自然系统稳定与平衡的生产力体系。这一体系由增强现实和治理现实两个核心组成部分构成,前者让我们拓展了现实世界,后者则致力于修复现实世界。我们要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大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解、人类自身和解的良性互动关系网络,使各方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科技沿着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为开拓人类未来的繁荣图景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解能力;增强现实;治理现实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
——基于出口中自动化技术替代视角
黄新飞,李嘉杰
中山大学 国际金融学院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要求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而工业自动化技术作为实现三者优化组合跃升的重要手段,会通过替代效应对不同性别劳动力产生异质性的影响。通过职业层面数据可测度不同职业被自动化技术替代的程度,然后利用行业—职业份额数据、双边进出口数据构建1985—2014年国家或地区层面出口中自动化技术替代程度,并与劳动力市场微观调查数据匹配,实证考察一国出口中自动化技术替代程度对该国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出口中自动化技术替代程度的提升显著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主要原因在于自动化技术与女性技能之间存在强替代性,导致女性就业率和职业晋升可能性下降,同时还降低了女性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经济地位;(2)出口中自动化技术替代程度对性别不平等的作用在女性劳动力、已婚劳动力以及低教育水平群体中更为显著;(3)拓展性分析表明,出口中自动化技术替代程度对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的负向冲击显著降低了女性结婚和生育的概率。因此,现阶段各国在普及工业自动化的同时要关注其对特定性别劳动力的冲击,重视对女性劳动力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女性技能;性别规范;替代效应
风险投资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重逻辑
付 辉
江南大学 商学院
摘要:风险投资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有效支撑力量,具有深刻的逻辑蕴涵。历史逻辑表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要素和金融生产关系出场,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结果,历史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理论逻辑表明,风险投资主要通过资本与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质与职能,重构新质生产要素和新型生产关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实践逻辑表明,风险投资具有营造有利的创新生态系统、发挥专业化服务职能和提高资本市场效能等功能,同时促进有为政府的积极作用发挥,它不仅重塑生产关系,而且创新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多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风险投资;新质生产力;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演进路径与基本特性
黄纯艳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
摘要: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认识作为文明形态的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演进路径和基本特性,需要结合中国历史自身特点揭示海洋文明内在的基本要素。影响中国古代海洋文明演进和特性的基本要素是制度、生计、贸易、知识、观念和信仰。认识海洋文明成熟与否,是以上述六个要素生成、发育的系统化和稳定性为标准。中国海洋文明的近代转型也正是这些基本要素的承继与变革。基于此,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可分为发轫初兴(先秦汉唐)、趋于成熟(宋元)和迂回发展(明及清前期)三个阶段,中国古代海洋文明表现出国家管控下的民间发展、包容开放、和平互利、边缘性和区域性等基本特性。认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阶段性和基本特性,需要建立的意识是:海洋文明具有多样性,不等同于西方文明,也不等同于开放;传统中国的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关系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交融共生;海洋文明的阶段性变化是海洋生计兴衰和国家治理方式的局部变化。
关键词: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发展分期;基本特性
【台湾研究】
论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解释问题
——对美国策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的批驳
伍俐斌
中山大学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摘要:美国正试图重新解释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策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但未得到各国的普遍接受,不构成有权解释。中国认为2758号决议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并得到了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普遍接受,构成对2758号决议的有权解释。联合国大会当然有权解释2758号决议,联合国秘书长的解释也可以成为有权解释。从联合国大会的实践和秘书长一贯以来的立场可知,2758号决议体现一个中国原则是联合国的普遍共识。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2条的规定,2758号决议可以适用文义解释、系统解释、目的解释、惯例解释和历史解释等多种解释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解释2758号决议,都可以确证决议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美国没有重新解释的任何空间。
关键词:2758号决议;一个中国原则;解释权;解释方法
统一台湾历史阐释正统论内涵探微
——以康熙朝《靖海纪事》序为中心
吴晓玲
厦门大学 台湾研究院
摘要:康熙朝《靖海纪事》序的统一台湾历史阐释呈现出正统论内涵的多维面向,包括“王道”历史性质论、“民庸”历史价值论和“天道”历史动力论。在政治伦理层面,富鸿基结合兵学理论和正统论,从“义战”和清帝世系传承两个方面论证“王道”思想如何规制统一台湾的战略指向及其征伐过程。李光地序言以比较史学的方法展开,蕴含“夷夏之防”话语和“正”“统”之间辩证关系的义理,论述了统一台湾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民庸”而不是开疆或扬威。在历史哲学层面,林麟焻、程甲化分别围绕儒家哲学的“仁”和“诚”概念,阐释统一台湾的历史动力来源于“天道”的自然运行。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康熙朝《靖海纪事》诸序正统论内涵进行重新解读,对清代台湾史性质研究和中国史学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统一台湾;正统论;历史性质;历史价值;历史动力
【南洋研究】
“知域”视角下
印尼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反馈
潘 玥
暨南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摘要: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建构与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卓著成就,引起了同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却深陷“现代化悖论”的印尼的广泛关注。在“知域”的视角下,知识的流动和影响不仅受地理因素影响,还与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印尼与西方国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印尼可被视为一个独特的知识接收和处理中心,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是多重知识流动和交互的结果。印尼政府与学界普遍认可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与社会成就,然而,部分精英与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外交成就存在偏见,公众普遍对中国式现代化认知程度较低。印尼民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偏差缘于多重因素: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左右了信息获取渠道,文化和宗教差异构成了社会疑虑的内在源泉,而教育系统和历史因素则是形成偏见的深层原因。展望普拉博沃执政时期,中印尼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和共同现代化进程将不断深入,两国关系将迈入新阶段。这不仅有利于各自发展,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可供借鉴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印尼;认知反馈;中国—印尼关系;“知域”
【科技与社会研究 · 老龄传播专题】
家国间的张与弛:
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老龄社会数字包容
申 琦1,张锐君2
1.复旦大学 老龄研究院
2.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在新质生产力赋能的高质量、高效能、精细化数字技术背景下,从观念出发构建数字包容社会共识是老龄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目前,国家和家庭分别主要从智慧养老政策和代际间数字反哺推行数字包容共识,但智慧养老政策与行业、宏观数字包容环境建设与家庭、代际之间均存在张力与弛力。治理智慧在于恰如其分地留白:整体应打造以家庭为核心,国家为支持,社会为补充的治理模式;家庭层面应完善子女与老人的合力作用,注重代际间自上而下和同辈之间的数字互惠;国家层面应粗中有细,在通过统筹性政策联结行业、机构、社区等部门的同时,细化政策使其充分发挥精细化生产力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包容;老龄社会治理;新质生产力;社会共识
重识老龄传播:空间、身体与老人的再社会化
宣长春,侯雨飞
厦门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在老龄化规模扩大的社会背景下,老龄传播理论与实践已然成为本土传播学的重要面向。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急遽发展,加上传统再社会化理论的影响,使得既有老龄传播研究呈现出“唯技术论”趋势和离身转向,即过分聚焦数字技术和网络空间之于老人再社会化的作用,而较少关注物理空间与身体在其间扮演的关键角色。这种偏颇的视角,容易导致社会普遍忽视老人在物理空间中的交往实践和身体性表达,从而引发空间错置,消解老人的主体性,甚至倒拨老人再社会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应当超越单一的技术驱动思维,强调物理空间与具身实践在数字赋能中的根本作用,唯有如此,全社会才能够意识并自觉反思二者在老人再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这将有助于我们洞察并解决当前老龄传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积极的老龄化社会夯实思想基础。
关键词:老龄传播;唯技术论;再社会化;空间;具身
修昔底德陷阱:正式博弈模型与案例分析
姚东旻1,张鹏远2,王子豪1
1.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河北经贸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
摘要:修昔底德陷阱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崛起国与主导国之间的国家关系,但现有文献在修昔底德陷阱的含义、机制、应用等方面并未达成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数理模型刻画。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崛起国与主导国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模型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SPNE)结果表明修昔底德陷阱中崛起国与主导国“注定一战”的论断未必成立。研究发现,崛起国与主导国的国内投入是影响两国趋向或远离“绝对和平”均衡的关键因素,二战前后的美日关系演变支持了模型结论。而且,崛起国与主导国的国内投入是国防投入的影响因素之一,冷战期间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军费变化情况支持了模型相关命题。2010年以来中美关系和军费的变化也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修昔底德陷阱;大国竞争;国防投入;中美关系
新集体林权改革实践制度逻辑
与制度排斥因素分析
朱冬亮,刘羽曦
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2003年至今的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同时在集体林地经营中追求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属性目标。这种制度设计在实践中没有充分发挥制度变革叠加效应,反而可能形成一种制度排斥和制度叠压效应。由于国家、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户和市场主体等不同行动主体在集体林地经营中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遵循各自的行动制度逻辑,形成了彼此相互博弈、相互冲突的制度排斥机制,突出表现为生态产权实践侵蚀了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市场主体的经营权实践,林地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健全等,这种实践逻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综合效能。2022年之后国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图调整此前的生态优先政策导向,为林地市场化经营重新赋权赋能,后续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因此增加了新的变量。新形势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构新的市场集体经济体制或许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逻辑;制度排斥
平台型治理模式运行的原理分析与制度保障
靳文辉,苏雪琴
重庆大学 法学院
摘要: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催生了平台经济,带来商业模式变革的同时也引发社会治理模式的革新。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治理理论以及数字治理理论可为平台型治理提供理论解释,而平台企业的自我赋权则为平台型治理提供了实践基础。平台型治理模式能够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多元利益主体联结,也能顺应政府转型的时代趋势,为社会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限制平台权力滥用创设了必要条件。实践中,平台自治权的确认与规范、政府角色的转变、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的形成,是平台型治理模式在现实中展开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平台型治理;自我赋权;公众参与;平台自治
刑事诉讼中经验法则的运用机理及规范路径
孙 锐
吉林大学 法学院
摘要:运用于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根据来源、功能指向以及运用路径的不同,可以分为源于逻辑判断的经验法则与源于生活情理的经验法则、用于审查判断证据的经验法则与用于认定案件事实的经验法则、依附运用的经验法则与独立运用的经验法则。经验法则在实践中面临着显示度欠缺、盖然性程度模糊以及与个案适配度不彰等风险,阻滞了司法证明的精密化发展。经验法则应以高盖然性、亚规则性以及可视性为其内在属性,以事实推论为运用场域,以激活自由心证为内在使命。在遵循证据裁判原则的前提下,经验法则的运用应通过强化控辩双方的证成及证伪、落实裁判文书的说理及示明,推进其独立价值的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围绕经验法则“何处用”以及“如何用”的问题,加大经验法则的比重、细化经验法则的运用。
关键词:刑事诉讼;经验法则;事实推论;自由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