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2024年第6期目录

学术   2024-11-15 21:54   上海  

2024年第6期

目录


捍卫诗歌的抒情本质

——抗战时期黄药眠诗论的对话语境与问题开展

金 浪(5)

图说与说图:“明皇幸蜀”的语图互仿漩涡

裘 江(15)

诗性智慧何以成为审美判断?

——sthetik在18世纪思想中的缘起与旨归

卢春红(25)

重审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科学价值与同时代性

丛子钰(35)

极限、死亡与言说

——浅论巴塔耶与布朗肖的“经验”

赵天舒(44)

书写、外展与触感:南希的身体本己之思

王 琦(53)

从蒙学到经学:论《孔乙己》的识字之喻

辛明应(62)

“精神胜利法”的退场与阿Q的“成长”

王炳中(72)

鲁迅手稿与文本校勘

——以语词“异文”为中心

李 辉(81)

“担荷之美”:废名长篇小说《桥》的思想意义    

李雅娟(91)

“东方未来的诗人”:浮士德与郭沫若早期新诗的抒情政治

宋夜雨(100)

民国时期大学中文系课程的制定与实践(1938—1948)

黄立斌(109)

论新时代长篇小说的传统文化书写

张光芒(118)

中国浪漫主义诗学的当代建构

——论迟子建小说的思想与审美意义

贺仲明(128)

当代文学期刊与文体嬗变关系研究

黄发有(137)

王蒙的阅读史与小说文体创新关系研究

郭洪雷(147)

论余华的文学理论及其思想来源

高 玉(156)

分化、凝固与退行:先秦公共文献经典化的条件与路径

章 宁(164)

研水冻:气候、诵读与听觉文化

徐建委(173)

论江淹吴兴时期异域书写的特点与诗学定位

——兼谈知识进入文学的特殊性

赫兆丰(184)

《钱锺书手稿集》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侯体健(193)

钱谦益“明遗民体诗”肇始及其自我形象的重构

高明祥(202)

科举试诗背景下赵执信《声调谱》的传播与接受

刘 洋(212)

 

《文学评论》2024年总目录(221)

编后记(224)




捍卫诗歌的抒情本质

——抗战时期黄药眠诗论的对话语境与问题开展

金 浪

 

内容提要 黄药眠诗论集《论诗》并非凭空虚设,而是在抗战大后方诗歌“感情与形象”论争语境下出场的。捍卫诗歌的抒情本质,便是他针对“抒情的放逐”与“诗的形象化”这对口号推出的诗论方向。在对诗歌象征主义手法进行批评的基础上,黄药眠指出形象化口号背后是形式主义诗论观作祟,而经由对感情与形象关系的思考,他提出了“感情是形象的母亲”的命题,并通过引入美学视野进一步阐明了形象诞生于诗人与世界搏斗中产生的紧张情愫的诗学机制。这一从马克思主义文论观点出发对诗歌抒情本质的捍卫及其对感情与形象关系的理论重构,不仅提供了区别于穆旦“新的抒情”道路的方案,也为其后续的文艺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药眠;抗战;诗歌;感情;形象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中文系

 

 

图说与说图:“明皇幸蜀”的语图互仿漩涡

裘 江

 

内容提要 唐玄宗因“安史之乱”而西巡“幸蜀”。玄宗的追忆、他人的歌咏以及史籍的记载,从文史两面共塑了“明皇幸蜀”的历史文本。绘画对此“模仿”形成历史文本的图像文本;题画诗又对绘画进行“模仿”进而形成图像文本的语言文本。前者是离心性模仿的“图说”,后者是向心性模仿的“说图”。历史文本的本质是初始的语言文本,题画诗则是经过图像解读的二度语言文本。“图说”的“离心力”和“说图”的“向心力”相互拉扯,因而形成“语—图—语”的互仿漩涡。观者在该语图互仿漩涡的影响下,主动通过图像文本的修辞策略使其具有“以图证史”的功能作用;又因为语言文本具有语言符号的强势属性而对图像进行解构驱逐,形成“因史名图”的命名现象。“图说”与“说图”相反相成,互为影响。


关键词 明皇幸蜀;以图证史;因史名图;语图互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诗性智慧何以成为审美判断?

——Ästhetik在18世纪思想中的缘起与旨归

卢春红

 

内容提要 纵观18世纪的Ästhetik探索,学科诉求的底层内含的是逻辑路径的推进。如果说维柯返回远古时期,以诗性智慧的阐发证明这一思维方式在生活世界的现实根基,构成Ästhetik的缘起,鲍姆嘉通则借助诗意表象的分析将其引向主体自身,以感性认知的完善透露出这一思维方式的普遍性诉求。在这一探索中,康德峰回路转式的思想推进更具有重要意义。将Ästhetik与先天综合判断相关联,不仅在从感性化到主观化的层层递进中呈现出新逻辑的普遍依据,而且在纯粹审美判断的特殊“综合”中彰显出Ästhetik的自由品性。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席勒的游戏冲动概念显示出其对Ästhetik的深层贡献:感性与理性的自由协调本质上是在内含“对立”的统一中对“否定性”的彰显。由此,从逻辑追溯中呈现自身的Ästhetik指向的是历史展开中的现实性旨归。

 

关键词 诗性智慧;诗意的表象;审美判断;自由心境;否定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重审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科学价值与同时代性

丛子钰

 

内容提要 通常人们认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高举“文学性”的大旗,提出文学的形式高于文学的内容,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文学理论。事实上,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和批评对象,它通过与以象征派和未来派为代表的同时代前卫诗歌进行对话,建立起一套以文学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科学方法论,第一次让文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特征。这种科学特征让俄国形式主义成为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论流派,它的影响力也因为将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作为共时性研究的样本而得以扩大。批判性地反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科学性与同时代性的特征,对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科学性;文学性;同时代性;中国当代文论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极限、死亡与言说

——浅论巴塔耶与布朗肖的“经验”

赵天舒

 

内容提要 “内在经验”和“极限经验”是巴塔耶与布朗肖各自提出的关键概念,二者具有很强的亲缘性,均力求让思想突破西方主体主义传统的界限,进入到一个消解主客关系、全然陌生与他异的极限状态。但两位思想家对待极限的态度不尽相同。一方面他们都在思维和存在的极限之所看到了死亡,可当布朗肖强调死亡无人与中性的特质时,巴塔耶却试图以主体意识去经验死亡;另一方面,后者认为极限是一个让语言完全失能的场域,前者却不断通过书写以让极限自我呈现。

 

关键词 内在经验;极限经验;极限;死亡;言说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中文系

 

 

书写、外展与触感:南希的身体本己之思

王 琦

 

内容提要 身体既与主体性密切相关,又与他者、自我、内在性、外在性等概念相互扭结,还与空间、技术、他人等范畴相互缠绕。传统哲学的身心二元论模式将一体化的身体分别沿袭外在性和内在性的进路撕裂为身与心的对立:一个是在延展中不断固化为可见、可感的外在“肉身”,一个是被封闭在意识世界的、失却视觉和触觉体验的内在“灵魂”。南希继承和发展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重构了身体作为主体的可能,强调了身体的“本己性”和“外展”机制,伸张了触觉作为身体的“根本觉”的奠基意义,通过对“触”的强调和阐发,解构了传统身心二元论的思想基础。这一思路,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审思身体的哲学传统、正确面对身体的现实生成和想象空间、发展身体的美学话语和艺术风格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身体;书写;外展;触感;南希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从蒙学到经学:论《孔乙己》的识字之喻

辛明应

 

内容提要 识字之喻是解读鲁迅小说《孔乙己》的一条幽径。鲁迅对识字的体认,远源于汉代以降的小学传统,近得于章太炎的语言文字之学,是鲁迅从事译述与创作的学术根柢。识字在《孔乙己》中的转义,有三个渐进的层次。其一,鲁迅以描红纸隐喻蒙学,从习字蒙书中摘取孔乙己之名,换喻孔子及其文化传统。其二,回字的四样写法,是对清代文章学中的科举正字观念的提喻。其三,偷窃之辩调用了春秋笔法等经学资源,对训诂学意义上的识字施以反讽。要之,《孔乙己》是在旧学传统与时代思潮激荡下诞生的文化寓言。鲁迅从文字本根出发,经由复数的识字之喻,通向对“一己化三千”的多重文化面相的整体性反思,在隐微的讽喻中蕴积着摧枯的力量。

 

关键词 《孔乙己》;识字之喻;蒙学;文章学;经学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精神胜利法”的退场与阿Q的“成长”

王炳中

 

内容提要 在围绕未庄展开的“离去-归来”叙事中,阿Q共享了鲁迅“在而不属于”的精神姿态,两者视角的叠合为“精神胜利法”的退场提供了契机,开启了阿Q的成长之路。阿Q归来后对未庄人事态度的变化,以及在“革命”“不准革命”中的种种举动,根本上都是“自我”觉醒过程中逐步突破“精神胜利法”的外在表征。直至最后的“大团圆”,通过两次“思想”的“回旋”,阿Q基本放弃了“精神胜利法”,以死亡的形式完成最终的成长。从“成长”的视角来审视阿Q这一人物形象,可察见有关阿Q典型性论争的“洞见”和“不见”,还原一个更接近文本旨意的阿Q形象。

 

关键词 “精神胜利法”;视角叠合;自我觉醒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鲁迅手稿与文本校勘

——以语词“异文”为中心

李 辉

 

内容提要 文字校勘工作是求得精善文本的基础,较为完备的稿本自是文物与校勘两性兼具的善本。是故,利用鲁迅手稿,汇集初刊本、初版本、五种全集本,借用古典文献学之对校法,比勘“异文”,订正错讹,展现数则有价值的校勘案例。同时从“异文”之视角,考察被忽略的文本改动情况,窥探鲁迅“古俗并举”的用字习惯。校勘工作与文本阐释理应形成互动,以“又癩又鬍”之“王鬍/胡”、“朝華”与“朝花”为例,考察“阐释”如何在“异文”之中产生变化。关注“异文”之视角,便知恢复繁体字本并非合理路径,简体字本有功于普及;应当借鉴古籍整理经验,将鲁迅手稿及诸多有价值的版本数字化,以裨益于学术研究。

 

关键词 手稿;校勘;阐释;异文;古俗并举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担荷之美”:废名长篇小说《桥》的思想意义

李雅娟

 

内容提要 《桥》是废名历时十年精心结撰的长篇小说,从其叙事性而言,体现了社会革命时代废名在个人与集团的张力关系中建构“最自然最合理”的生活的文学实践。《桥》引入柏格森生命哲学与佛教思想,试图通过创造“客观的艺术”,实现自然与文明、道德与美的统一。而《桥》上卷与下卷的文体分裂,则暴露了美的道德救赎的困境。

 

关键词 《桥》;“客观”的艺术;“美的情感”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东方未来的诗人”:浮士德与郭沫若早期新诗的抒情政治

宋夜雨

 

内容提要 郭沫若“女神”时期诗的爆发与他对《浮士德》的密集翻译存在深刻的关联。郭沫若的“浮士德”翻译缘起于“世界史”背景下以“世界苦”为表征的抒情动力学,而郭沫若的“浮士德”翻译不仅回应了歌德的“精神现象学”,更在资本主义文化全球再生产的视野下建立起了19世纪欧洲与近代东亚的历史亲和力。借助《风光明媚的地方》的翻译,郭沫若从《浮士德》中提炼出以泛神论为基础的“转徙”的诗学,由此开启了一系列以古代史和古典神话为主题的诗剧写作。在此基础上,郭沫若借助《舞台上的序曲》的翻译改造了歌德“民族诗人”的抒情主体机制,以歌德抒情的历史局限为批判起点,郭沫若实现了由“民族诗人”到“Proletarian Poet”,再到“东方未来的诗人”的主体跨越。

 

关键词 浮士德;郭沫若;“东方未来的诗人”;抒情政治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民国时期大学中文系课程的制定与实践(1938—1948)

黄立斌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制定与教材编选,是在政府主导下,逐步推进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教育部于1938年、1944年和1948年召开大学课程会议,结合各专家的商讨,以及各地院校的实践反馈,来修订现行大学课程科目表。围绕中文系课程的讨论与修订,大学用书的编辑与审定,各方学者参与其中,展现出不同的学术思路和教学旨趣,如通才与专才、新文学与旧文学,以及传统学问与现代学术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些学术讨论和教学实践,不断规范和完善着大学教育制度,推动了中文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民国大学;中文系;课程制定;大学用书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人文学院

 

 

论新时代长篇小说的传统文化书写

张光芒

 

内容提要 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中,真正全面集中并大规模地进行传统文化书写,主要体现在文化自信和理论意识更新之后的新时代长篇小说领域。从传统文化的存在形态来看,可分为“传统物”文化书写与精神文化书写两大类。从传统文化的外延范畴来看,则可归为两个类型,即“大文化传统”书写与地方性书写。“传统物”书写在叙事学意义上表现为以物证史、纳技入史以及执古御今三个方面。精神文化书写则体现出中华文明特性与时代创新意识。“大文化传统”书写与地方路径探索,都表现出文化交融、文明互鉴以及将社会实践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审美建构特征。

 

关键词 新时代长篇小说;传统文化书写;“传统物”书写;“非遗”文化书写;“大文化传统”书写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浪漫主义诗学的当代建构

——论迟子建小说的思想与审美意义

贺仲明

 

内容提要 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个性鲜明的浪漫主义诗学特征。迟子建想象力丰富,特别是其构筑的“北极村”小说,既具有唯善唯美的象征色彩和超现实特性,又具有丰富生动的生活细节描写,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精神;其抒情色彩鲜明浓郁,抒情内涵、思想和艺术表现都深刻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审美特征。迟子建小说将中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融入到本土现实生活中,对中国浪漫主义诗学作当代建构。对迟子建小说具浪漫主义诗学特征的定位关联着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化建构,迟子建小说立足现实、融合中西的特点也表征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应有途径。

 

关键词 浪漫主义诗学;当代建构;迟子建小说;审美意义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文系

 

 

当代文学期刊与文体嬗变关系研究

黄发有

 

内容提要 文学期刊是当代文学史的侧影,文学期刊与文学文体的双向互动是推动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文体策略是文学期刊办刊实践中的方向性问题,文学期刊的文体选择是构建期刊特色的核心元素。成功的期刊在文体策略上顺势而为,引领文体风尚;文学期刊通过“尊体”与“破体”的有机结合,推动文体的传承与创新;片面追逐文体发展潮流的文学期刊容易被潮流所淹没,寻求文体的多样性发展有利于建构健康的文体生态。文学期刊对文学文体的影响力度和影响方式因时而变,文体关系的变化对文学期刊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文学期刊一方面要保持文学期刊和期刊文体的独立性与差异性,另一方面要有选择地从图文声像中吸纳新的文体元素,提升媒介适应性和文体兼容性,以充满时代气息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优质内容,以精品力作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期刊;文体嬗变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王蒙的阅读史与小说文体创新关系研究

郭洪雷

 

内容提要 人民艺术家王蒙的创作贯穿整个中国当代文学,通过系统阐发其阅读史、情感结构与小说文体创新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为探讨文学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的经验空间、研究路径与理论范式。阅读史是作家的心灵史、精神成长史,也是其审美创造能力得到不断的滋养的历史。对王蒙创作文本、阅读文本及传记材料进行反复的梳理、辨识和比对,最大限度地拼接王蒙的阅读版图,可以呈现其写作史与阅读史之间的密切联系。王蒙的个体情感结构受到了阅读、电影和音乐的多重塑造,通过将王蒙小说的代表性文体形式和艺术手法,如意识流、大排比句、拉清单式列锦修辞等,放置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之中进行考察,展现文体创新的过程和演化轨迹,可以更好地揭示王蒙小说创作中如何借重车厢“时空体”形式,对时代主流话语加以文学性转化以及探索汉字文学书写形式可能性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王蒙;个人阅读史;情感结构;小说体式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

 

 

论余华的文学理论及其思想来源

高 玉

 

内容提要 余华对文学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写作了大量的文学随笔,在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立看法。这些看法互相支撑,互为关联,具有系统性,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其中一些文章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论的经典文献。余华的文学理论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经典,二是创作心得。他的文论思想体现为关于阅读文学经典的感悟、理解以及对自己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

 

关键词 余华;文学理论;先锋文学;现代主义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化、凝固与退行:先秦公共文献经典化的条件与路径

章 宁

 

内容提要 先秦公共文献与经典为分化关系。在满足贵族教育与政治实践的双向选择、学术下行与文献流布的合力作用、学脉分化与知识重构的协同促进三个外部条件,并具备去(再)语境化能力这一内部条件时,公共文献可依类目凝固、文本凝固、意义凝固的路径实现经典化。此路径是双向的,文献在其中的具体演化趋向决定于上述条件的持续作用是否足以克服公共文献离散杂芜的趋势。

 

关键词 公共文献;经典;再语境化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研水冻:气候、诵读与听觉文化

徐建委

 

内容提要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冬季研冰笔冻,难作书,小学以诵读为主。直到明清,冬季的冰期对书写的影响还是很明显,所以古代诵读传统的形成与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有高度的相关性。早期的诵读是以听觉为主的“阅读方式”,在听和记的关系中,记下来的文本需要还原为声音才会准确,更像是声音记忆的辅助。这便产生了以声音记忆为主的记忆文化。东汉末年新的知识和书籍形态出现,纸张迅速替代简牍,使得默读成为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听觉阅读的主流地位被视觉阅读逐渐替代,但诵读依然在诗文阅读和写作中保有持久的生命力。北方的冬季让以吟诵为主的学习方式得以延续,这一文化传统又反过来加强了诗文写作对格律声色的重视。

 

关键词 气候;诵读;听觉文化;默读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论江淹吴兴时期异域书写的特点与诗学定位

——兼谈知识进入文学的特殊性

赫兆丰

 

内容提要 江淹在吴兴时期写作了大量有关异域风物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并没有体现出他对新兴的地学知识和博物知识的兴趣。江淹在写作时对这些异域知识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和排斥。这种写法包涵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即主流文化圈对非主流文化圈的偏见和误读。将江淹的异域书写特点置于南朝诗学史发展的脉络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顺应谢灵运以来的“极貌写物”的写法,他的描写是大而化之、甚至是套路式的,而非精细描摹的个性化观察视角,其所承袭的主要是借物抒情、比兴言志的诗骚传统。分析江淹处理异域知识的个案,可以发现知识与文学的融合并非简单的题材移植,而是还牵涉到文体的特征与功用、知识对于特定载体的依赖与惯性、知识与文学观念的错位、知识的前期积累以及作家个体的独特性等多方面因素。

 

关键词 江淹;南朝诗学;异域书写;知识;文学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钱锺书手稿集》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侯体健

 

内容提要 《钱锺书手稿集》中有六处集中讨论王安石诗歌,与《谈艺录》形成紧密的关联性,互有异同,互有详略,对读之中适可看出钱锺书探析荆公诗歌的深化过程。在《手稿集》中,钱锺书又以他诗证王诗、王诗证王诗、他说证王诗,这三种不同的“具体的文艺鉴赏”的方法揭示出荆公诗的艺术源流与诗学奥秘,呈现出丰富而鲜活的阅读体验,加深了我们对王安石诗歌的认识。《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虽然评述内容不多,却选录了大量佳句和诗篇,可视为一种独特的批评样态,同样反映出钱锺书某些诗学观念。

 

关键词 《钱锺书手稿集》;王安石;《谈艺录》;《容安馆札记》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钱谦益“明遗民体诗”肇始及其自我形象的重构

高明祥

 

内容提要 “明遗民体诗”概念能够容纳以政治行为来定义的遗民与非遗民的书写。钱谦益在顺治四年夏所写《丁亥夏题海客钓鳌图四首》,可视为“明遗民体诗”的草蛇灰线。顺治五年,钱氏陷入“黄毓祺案”,颂系于金陵。他与遗民往来频繁,其心态从委蛇清廷转向反清复明。在三组“他”字韵诗歌中,可见其建构自我形象的动态过程,但晦涩的诗歌面貌显现了其掩饰性。他的两组观棋诗与次年寄瞿式耜的“楸枰三局”反清书信有关,可谓其复明实践的构想雏形。顺治五年“金陵颂系”期间的书写,即是钱氏重构自我形象的完成,亦可证钱氏最初降清并非佯图恢复,其从降清到反清,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心路历程。厘清这一过程,对重新评价钱谦益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钱谦益;贰臣;遗民;金陵颂系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

 

 

科举试诗背景下赵执信《声调谱》的传播与接受

刘 洋

 

内容提要 赵执信《声调谱》序文作于乾隆三年(1738),学界常据此认为《声调谱》在乾隆初年即产生较大影响。然而现存有乾隆三年序的因园刊本《声调谱》,实际印行时间绝大多数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以后,《声调谱》的其它类型刻本和抄本则集中出现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后。清代初期,由于科举常科不考作诗,诗歌声律学不受重视,《声调谱》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乾隆二十二年起,各级科举考试增试试律,考生们对诗歌声律学知识产生迫切的需求,《声调谱》方开始大规模传播。科举试诗初期,《声调谱》的续补著作存在应试化趋势。随着科举磨勘、覆试制度的变化,《声调谱》续补著作的理论倾向亦发生转变。《声调谱》的传播与接受过程,揭示了清代诗学发展与文化制度、文献载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声调谱》;近体诗律;清代科举试诗;清代诗学;文献文化史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人文学学术资源在线
本学术平台旨在发布历史学、金石学、民族学、文字学等学术资源,包括书讯、期刊目次以及重要论文等,打造覆盖港台、日本、韩国的学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