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重访青年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批判理论:思想缘起与构境过程
——关于《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的访谈(之三)
作者:张一兵,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摘要:在最新出版的《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中,张一兵教授围绕市民社会、劳动异化批判、社会关系场境论、辩证法、哲学认识论等主题,重新深入解读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复杂发展历程和深刻思想构境。 其中,劳动异化批判理论是贯穿全书的核心主题线索之一。 本次访谈,聚焦于张一兵教授重新思考马克思劳动异化批判理论的思想缘起和总体思想构境过程,以及青年马克思异化批判构式的思想逻辑演进、理论支援背景及其复杂结构关系。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理论难题,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马克思在《穆勒笔记》之前并未形成完全独立自主的异化批判构式。 《穆勒笔记》中的劳动异化批判理论Ⅰ是马克思的第一个具有自主原创性的经济异化批判构式。 经过《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摘录》,马克思在《1844 年手稿》中通过融合改造政治经济学、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学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真正建构起完整的劳动异化批判理论Ⅱ,达到其思想发展的第一个制高点。 其中,黑格尔的现象学批判透视方法和被改造过的劳动辩证法,构成马克思劳动异化批判理论Ⅱ的核心方法论基础,甚至成为马克思后来的劳动异Ⅲ的最重要的方法论支撑。 重新发掘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批判理论,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而且有助于深刻观照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编者按」
近日,南京大学哲学系张一兵教授的新作《回到马克思——社会场境论中的市民社会与劳动异化批判》(第二卷,上、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年版。) 问世,这是继《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以来的第二部“回到马克思”之作。 其中,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批判理论成为一条重要的思考主线,这可能会是读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因此,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张福公博士围绕这些问题与作者张一兵教授进行了一次学术访谈,以冀帮助读者穿透文字、把握思想。
史学
研究
声音与文本: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北平妇女离婚诉讼中的自我形象塑造
作者:余华林,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摘要: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城市社会中,出现了一股妇女主动离婚的热潮。 在这些离婚案件中,女性通过对离婚理由的自我陈述,一方面将自己塑造为在家庭中受虐待、受供养的弱者形象和恪守传统性道德的守旧者形象,另一方面又打着“人权” “女权”的旗号,以现代法律武器寻求摆脱旧有婚姻,从而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双重构建。 她们在这种集体自我形象的塑造中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其行为本身也是对旧式的社会性别意识和社会性别制度的挑战,但是她们的言论却又处处彰显和维护着传统的社会性别规范。这一充满吊诡色彩的现象,或许才是当时女性形象的真实写照。
「本文目次」
⇲ 离婚诉讼中的“虐待”声音:女性弱者形象的自我塑造
⇲ 离婚诉讼中的“遗弃”声音:女性依赖者形象的自我塑造
⇲ “婚外性”理由:女性守旧者形象的自我塑造
⇲ “女权”话语:女性形象的双重建构
⇲ 结 论
史学
研究
推力与限度:“女性解放”视野下的
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
作者:冯峰,首都师范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摘要:民国时期的女子乒乓球运动与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密切相关。 1917年,上海的教会大学较早出现青年女子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现象。 在林泽苍等人的倡导下,部分城市的乒乓球专门组织开始积极推广女子乒乓球活动,在身体与观念的双重层面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进展。 1926 年后,上海等地区举办女子乒乓球锦标赛,初步彰显女子乒乓球运动的活力及“男女平等”的权利意识。 全面抗战爆发后,沦陷区的城市女子乒乓球运动连番遭遇挫折,而昆明、重庆等大后方城市的女子乒乓球运动被转化为筹集赈款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妇女解放的意义。 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的演进历程显示,该项运动有力推动了近代中国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但因战争破坏与时局动荡而存在难以自我突破的限度。
「本文目次」
⇲ 上海女子乒乓球运动的兴起与妇女解放意识
⇲ 近代女子乒乓球竞技运动促进妇女解放运动的行进
⇲ 1937—1949 年的女子乒乓球运动与妇女解放运动的迟滞
⇲ 结 语
史学
研究
新见《归顺县主告身》刻石考释
——兼论唐代宗室女初封问题
作者:马俊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讲师,历史学博士。
摘要:唐代告身是朝廷在授官、封赏的时候颁发给个人的文书凭证。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所藏《唐咸亨三年诏授纪王第六女为归顺县主告身》刻石品相完好,保存了纪王第六女被封授县主邑号的诏令文本,以及诏令下达个人的过程中三省流转的整套程序信息,是研究唐代文书行政的新资料。 此外,纪王第六女的身份特点、分封时机的选择等具体内容又为考察唐代宗室分封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目次」
⇲ 告身录文及考释
⇲ 德行书写与家族门风
⇲ 唐代宗室女初封问题
⇲ 余论
史学
研究
英国对 1971 年东巴基斯坦难民
危机政策论析
作者:王若茜,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
摘要:1971 年巴基斯坦国内爆发政治危机后,大量东巴基斯坦难民进入印度引发了严峻的难民危机,印度借机干涉进而使巴基斯坦的国内危机外溢为南亚的地区性危机。 难民危机爆发之初,英国国内舆论和议会要求政府救援难民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为了维护本国在巴基斯坦的现实利益英国政府一度对此十分谨慎。 随着难民危机愈演愈烈,英国逐渐加大了救援难民的力度,并且在此过程中加强了对印度的支持,以便密切自己和印度的关系,进而确保英国在南亚的整体利益。 英国政府对东巴难民危机政策的调整变化并非因为其对难民的人道主义关怀,而主要是出于自身国内外现实需要的考虑。
「本文目次」
⇲ 东巴难民危机爆发初期英国政府的谨慎应对
⇲ 英国救援东巴难民渠道的建立与调整
⇲ 英国调整救援东巴难民政策的原因
⇲ 结 语
美学
美育
研究
礼乐生活的恭敬、和谐秩序美感与
存养时间制度
——王夫之礼乐美学论
作者:刘彦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摘要:王夫之认为,礼乐制度所显现礼乐生活在个体心理上的体现首先是恭敬,即忠于自身所属礼乐制度等级或名分,付诸实际行动,以实现仁爱的具体名分化。 然后,才会形成礼乐生活主体之间绝对同时性的“和”或和谐秩序美感。 同时,由于乐或审美对象在空间构成上的固定性,礼乐生活这一和谐秩序美感往往成为统治阶级对臣民进行感官驯服的利器。 关于持敬工夫、慎独与礼乐存养时间制度的关系,王夫之认为“乐”为“礼”的显现提供了逐审美时位而乐的固定时序构成,由此才会保持恭敬、和谐秩序感的长久与流畅,继而才能把礼乐静修的私人时间与礼乐践行的公共时间连贯起来。 但王夫之礼乐静修的存养工夫思想更偏向于纯粹的内心意识活动,没能彻底落实于礼乐生活。
「本文目次」
⇲ 敬作为礼乐之本的审美时位化
⇲ 敬、和与乐的时位构成关系
⇲ 持敬工夫、慎独与礼乐存养时间制度
⇲ 结语
美学
美育
研究
礼乐生活的由而不知与绝对时机化
——论孙奇逢的礼乐美学
作者:李燕,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摘要:孙奇逢出于调和宋明理学美学与周孔之道美学的需要,强调以礼乐制度所显现的礼乐生活来阐发、把握“理”的具体内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宋明理学在礼乐美学上的虚无主义倾向。 孙奇逢强调,礼乐生活之于移风易俗的最高境界在于“由而不知”,也就是把经过精心设计的礼乐制度落实为臣民无意识的礼乐生活之事。 他非常看重礼乐生活的绝对时机化,认为周孔之道的仁爱必须通过一次性或原发性的礼乐生活之事才能得以显现。
「本文目次」
⇲ 以礼乐说理
⇲ “由而不知”与礼乐生活的实行
⇲ 礼乐生活的绝对时机化
传统
文化
研究
礼制、皇权与族群视野下北京
中轴线的形成
作者:李扬,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摘要:中国古代都城的轴线传统自上古时期即可见端倪,西汉晚期南北郊祀制度的确立与王莽时期的宗庙祭祀改革,使中国古代都城坐北朝南的轴线布局基本确立。 辽、金、元的崛起对北京城市规划有着重要影响,金中都已有中轴线的设计。 当代北京城中轴线可追溯到元大都时期,儒家礼制及草原传统对元大都中轴线的形成均有一定作用。 明初国家礼制进一步体系化,而嘉靖时期由“大礼议”发端的礼制改革对北京城市布局及中轴线的形成影响最为深远。 天地南北分祀及宗庙改革进一步凸显了礼制建筑作为中轴线标志性景观的意义,同时嘉靖朝外城的建设更使得中轴线向南延伸并最终定型。
「本文目次」
⇲ 中国古代都城的轴线传统
⇲ 金、元王朝与中轴线:儒家礼制与族群视野
⇲ 礼制与皇权:明代北京中轴线的重塑与定型
⇲ 余 论
传统
文化
研究
从本原、万物和人类之发生的角度
重构王阳明的气化宇宙论
作者:赵卓凡,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丁四新,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
摘要:气化宇宙论是一个贯穿于王阳明一生思想的哲学观念,具体表现在本原、万物及人类的发生这三个方面。 第一,在本原上,基质由客观的抽象规律“理”,及物质运动“气”所构成。其中,恒常的理制约了运动着的气,变化的气承载了规范着自身的理。理气,在统一的层面上看便是本原“道”;在分殊的层面上看便是现象“物”。第二,在万物上,汇聚了一切理气的本原必持续地生化,并化生出具足了规律性及物质性的诸多自然现象,如天地、日夜及四时。 理气会透过在比例上的动态分布,循序渐进地促成大自然的变化。理气在不同程度上的“凝聚”结精,也会有序地演化出精粗有别的无机物、植物、低等生物及人类。 第三,在人物上,人类的身、心是理气演化过程的终极呈现。 先天上,人的良知会应然地主导着相对“静”止的内心世界,及相对“动”态的身体与社会性活动。 后天上,假若人类能有意识地以良知统摄自己的身、心活动,那么其身、心便能实然地呼应本原常久不已的态势,并产生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本文目次」
⇲ 提出问题
⇲ 王阳明的气化本原观
⇲ 王阳明的气化成物观
⇲ 王阳明的气化生人观
⇲ 结 语
信用
研究
智能区块链对商业信用扭曲行为的
影响分析
——基于政府规制下演化博弈的
视角
作者:赵保国,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张倩歌,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文章针对商业信用扭曲困境,以政府规制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对政策执行企业和受困企业商业信用策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首先,违约受惩力度和守约所获潜在收益影响两个主体的行为策略;其次,政府规制成本以及政策执行企业检测成本直接影响违约检测率,导致系统不能够达到长期均衡稳定。 智能区块链通过降低信用风险和提高违约成本,能够有效化解系统不能长期稳定的状态,实现政府规制和企业策略之间的守恒,破解“商业信用扭曲”困境。
「本文目次」
⇲ 引言
⇲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 三方博弈分析
⇲ 数值分析
⇲ 结论与建议
信用
研究
司法信任的影响因素与实现机制
——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
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者:印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梁涛,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摘要: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基于环境因素的变迁,制度体系、政府机构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遭遇了相当程度的“信任危机”。 民众对司法机关信任的缺失尤其制约了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 本研究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WVS)数据,发现“制度论”框架下的腐败感知、安全感和行贿受贿承担的风险,“文化论”框架下的对他人的信任和“社会资本论”框架下的政治兴趣,均显著影响着民众的司法信任。 为了促进司法信任度,应当推进司法领域反腐倡廉常态化和制度化,提升司法服务体验,重建社会信任文化,提升民众的政治参与度,通过外在环境的改善,逐步引导司法信任的高度实现。
「本文目次」
⇲ 引言
⇲ 司法信任的理论框架
⇲ 司法信任的研究假设
⇲ 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现
⇲ 讨论与结论
信用
研究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的
反思与重构
作者:刘明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庞洪州,成都市锦江区政府办公室干部。
摘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具有约束制裁、价值引导和风险预防功能。 依据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实施的行政行为既可能是行政事实行为,也可能是行政法律行为。 如仅公示环境失信企业名单,则其法律性质为行政事实行为;如进一步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则属于行政法律行为。 实践中,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的实施存在缺乏统一的适用规则、部分联合惩戒行为超过必要限度、移出“黑名单”的时限模糊、缺乏公众参与程序性规定等问题,建议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统一立法、“一事不再罚”与比例原则的衡量适用、健全信用修复机制、保障公众参与权等方面加以完善。
「本文目次」
⇲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的内涵、功能及法律性质
⇲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的建议
⇲ 结 语
再
解
读
爱欲、社会与神圣:再论列维纳斯的
普鲁斯特解读
作者: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摘要:普鲁斯特是列维纳斯谈论最多的作家之一,在作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战俘日记》《普鲁斯特作品中的他者》和《时间与他者》等作品中,列维纳斯集中讨论了普鲁斯特作品中的爱欲,并阐发了其中自我与他者既关联又分离的关系,并将其视为一种多元性,而非统一性的社会关系之基础。 结合列维纳斯的相关著述及其作为战俘时的境遇,还可以发现他在普鲁斯特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肉身性的时间,这种时间对立于追求同一性的历史,并显露了一种救赎维度。 列维纳斯曾经作为“人质”的处境,亦影响了他晚期对于阿尔贝蒂娜之“人质”状态的阐发,在这一阐发中,普鲁斯特作品中的人物由于其负罪和赎罪意识而可以接近神圣。
「本文目次」
⇲ 爱欲与社会
⇲ 时间的肉身性意义
⇲ 人质与神圣
⇲ 小 结
中国
新诗
研究
《过客》和《寻路的人》 :
被“坟”划开的两条人生道路
作者:段从学,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摘要:鲁迅的《过客》和周作人《寻路的人》两首散文诗,是最能体现周氏“兄弟失和”带来的思想分歧的作品。 从“坟”这个所有生命共同的必然性终点出发,周作人在虚无主义的土壤上,发展出了他独特的“生活的艺术” 理论。 鲁迅则针锋相对,借“过客”之口表达了直面“死亡”而展开生命的真实性追求的人生哲学。 这两种人生哲学的分歧,也是接受,还是反抗现代性虚无主义这两种思想道路之间的分歧。
「本文目次」
⇲ 在“死亡”中绽开“生活的艺术”
⇲ 超越“死亡”的行动者
⇲ “世界的”,还是“个人的”虚无?
⇲ 究竟在哪里开始分叉?
中国
新诗
研究
纳蕤思在战争中:徐迟的
“诗学乌托邦”及其启示
作者:刘东,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助理教授,文学博士。
摘要:徐迟在抗战时期的转型历来为文学史家所关心,短文《抒情的放逐》是被讨论最多的文献。 梳理徐迟后续理论作品可知:《抒情的放逐》并不外于他后续的诗学体系,而应看作他复杂诗学理论的起点。 徐迟的理论有随文坛论争的风向动态扩展的特点,香港语境对这一理论的创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徐迟在战时的转型表现为理论创制这一特殊形态,这种知识生产方式同样带有明确的现实感,不宜视作纯粹客观的“知识”。 徐迟这一个案是战时知识分子与知识生活之间复杂关系的极端表现,它高度典型地呈现了战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理论的实用化倾向,也显示出理论生活作为一种实践方式的可能及限度。
「本文目次」
⇲ 缘何放逐“抒情”?
⇲ “美学的山峰”
⇲ 作为中介的香港
中国
新诗
研究
论新诗的“当代性”问题
作者:辛北北,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
摘要:自阿甘本《何为同时代?》被翻译以来,“当代性” “同时代人”等说法在当代文学领域流行,形成一定规模的学术热点。 当代诗歌结合自身语境,对这些观念作出尤其明显的反应,已形成问题化的“当代性”诗学气候。 本文先对“当代性”的外文、中文理解情况展开梳理与辨析,进而提出一个有效把握新诗“当代性”问题的框架,并对其中包括“当代诗” “历史意识”等在内的主要诗学现象进行逐一分析。
现象
学教
育学
研究
新手教师的教学经验何以可能
——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经验论
视域的教育哲学思考
作者:朱晓宏,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董颖,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翟雨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当下,职前-职后的教师教育都致力于增加新手教师的现场教学经验。 如此经验取向的教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仅是传统中等师范教育模式的复制,并导致中小学教师偏重现场经验贬低教育理论的倾向。 如果新手教师的意识里没有体验到教育理论对其教学行为的深刻影响,其意识只能被尝试错误而积累的感性直观经验所填充。 大学的教师教育由此面临伦理困惑:培养新手教师是否允许以耽误现场中小学生的心智成长为代价。 作为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职的师范大学,必须对此进行深刻的教育哲学省思。 基于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严格科学态度,我们尝试“回到经验本身”,还原经验的先验性本质,理解新手教师教学经验何以可能,这是教师教育范式变革面临的前提性问题。 教师教育研究有必要汲取现象学创立者胡塞尔关于意识-经验原初关系的理论资源,超越传统感性直观经验论的束缚,从意识的向度重构理解新手教师教学经验的教育学解释视域,反思当前新手教师培养方式的局限性,以构建“理论-实验-实习”(TEP)三维一体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探索形成新手教师教学经验的大学教育之路。
「本文目次」
⇲ 重新理解新手教师的经验世界:基于胡塞尔的“先验性经验”视域
⇲ 反思新手教师培养之局限:重教学技艺性经验积累,轻教育专业意识养成
⇲ 重构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新手教师的教育意向性经验
现象
学教
育学
研究
从知识灌输到意义激活:重构儿童与
课程的本源联系
——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
作者:胡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摘要:教师如何重构课程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意义体验之间的本源联系,成为重新理解教师之教的关键所在。 当教师的思维方式受到科学主义态度的影响,往往会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建立儿童与课程之间联系。 发生现象学通过追溯一切认识的原初意义,提出无论是人类总体的认识成果,还是个体的认识发生都不是既定现存之物,都有其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初意义。 在此意义上,教师重构儿童与课程之间本源联系的关键在于不能将课程内容、学生经验看成是既定的存在,教育的发生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进儿童的头脑之中,而是应当以直观的方式重新激活与唤醒学生内心关于课程知识的“原初意义”体验。
「本文目次」
⇲ 反思儿童与课程之间的教育困境及其问题根源
⇲ 探寻超越之道:发生现象学对认识产生的“原初意义”的追溯
⇲ 教师如何重构儿童与课程的本源联系
教育
研究
智能时代的城市文化转型与
共生教育发展
作者:邱燕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授。
摘要:从智能时代城市文化的转型视角对人类共生教育予以新的探讨,不仅涉及文化转型与教育变革的内在关联,也将智能时代的发展特质纳入共生教育视野中,进行深入反思与未来展望。 智能时代促成城市文化转型与创新的同时,也推动了人类教育为构筑“社会共生体”而努力的紧迫步伐,进而催生了共生教育的现代变革与发展。 基于智能时代城市文化转型的背景反思,以城市文化转型与现代教育变革作为新视角,重新理解了共生教育在主体关系、教育理念、发展策略以及价值取向层面的重要演变,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转型背景下共生教育的发展路径:以“双向赋能”为特色,走向促进人与机器互动发展的共生教育;以“百花齐放”为目标,走向构建城市多元文化景观的共生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根基,走向实现城市空间意义再生产的共生教育。
「本文目次」
⇲ 智能时代城市文化发展的主要挑战与转型方向
⇲ 智能时代的城市文化转型催生共生教育变革
⇲ 现代教育与城市文化转型背景下共生教育的发展新探
教育
研究
加速社会中大学教师角色的
异化与匡正
作者:孙丽芝,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加速社会。社会加速导致空间异化、物界异化、行动异化、时间异化和自我异化等五种新异化的产生。 加速社会中的大学深受加速逻辑的影响,成为竞争性甚至是过度竞争的组织。 大学教师在被迫加速中异化:与空间的关系从“情感归属”沦落为“生存依托”;与“物界”的关系从“亲密从游”衰弱为“疏离契约”;行动上从“学术为业”退让为“学术为生”;时间上从“闲暇好奇”消解为“时间焦虑”;自我从“知识分子”降格为“学术工人”。 匡正大学教师角色异化,需要转变社会价值理念、创新制度建设;大学需回归使命、重构治理模式;教师需养成道德自觉、践行闲暇观念。
「本文目次」
⇲ 现代社会是一个加速社会
⇲ 加速社会中的大学与教师角色异化的表征
⇲ 构建“共鸣”关系:大学教师角色异化的匡正路径
国际
中文
教育
研究
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
构建和实现进路
作者:王辉,浙江师范大学国家语委“一带一路”语言生态研究中心教授; 沈伟威(通讯作者),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是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提出的概念,其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语境,凸显国际中文教育由外源式推动探索转向由内源式驱动自觉构建的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构建具有理论、现实和价值三重逻辑。 “学科理论、人才培养、教师教育、资源建设、管理服务、教育评价”六位一体现代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的静态横向结构。 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动态演化是外部刺激和内部革新双重演化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构建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可采取三条实现进路,即实施“强基:推动‘六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健体:统筹协调各子系统动态平衡发展”,“铸魂:建立现代国际中文教育引领性标识”三大工程及相应策略。
「本文目次」
⇲ 引言
⇲ 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构建的三重逻辑
⇲ 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构建整体框架
⇲ 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动态演化机制
⇲ 中国式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构建的实现进路
⇲ 结 语
国际
中文
教育
研究
全球中文教育发展评价体系
构建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慧,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
摘要:文章基于综合赋权和大数据技术,提出了一套系统性评价全球中文教育发展的实践方法。 研究首先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关数据集。 文章开发了一种结合专家主观赋权和数据驱动的综合赋权法,创新排名算法,并在研究中对其进行了验证。 基于此,文章首次计算出全球中文教育发展指数及其排名,并将全球国家划分为六种中文教育类型。 此外,通过引入外部数据集,分析了经济、地理、文化等因素与中文教育发展指数的相关性。 该研究为全球中文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和决策依据,旨在促进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目次」
⇲ 引言
⇲ 评价体系建构
⇲ 数据获取
⇲ 指标赋权与算法设计
⇲ 全球中文教育发展的六种国家类型
⇲ 全球中文教育的区域分布与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