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过往关于师德失范问题的研究,或从理性道德视角注重意志规约,或从情感道德视角着力感性塑造,这两种视角各有偏颇。这篇文章提出情感理性主义道德观,以情理交融视角理解师德,主张对教育事业的理智之爱是教师的最高德性。基于情感理性主义视角,有哪些情理平衡的师德建设策略?一起来看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田国秀等的深入阐述——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师德师风失范”是规范整治的重点之一。这不仅彰显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也反映了社会对塑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殷切期望。当前社会快速变迁,教育环境复杂多元,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剖析。同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师德失范问题,维护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与高尚性,更是不容忽视的实践课题。
一、师德与失德:理性道德主义与情感道德主义
师德是教师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1]。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即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2]。然而,教育实践领域不时出现的师德失范现象却在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有学者指出,当下师德失范的具体表征是职业行为失范、为人师表欠佳、学术道德失范等[3],还有专业知识不足致使教师群体难以应对学生需要甚至“误人子弟”[4],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师群体道德意识薄弱,以及教师群体追求享乐而偏离初心等[5]。为破解师德失范问题,众多研究者主张通过建立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评价等规范性措施进行预防和补救[6]。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加强,在法律法规、监督评价日益完善的今天仍有部分教师明知故犯、以身试法,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单纯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推行是否足以切实提升教师群体对职业道德的遵守与履行?加强师德教化是否可以避免失范现象的发生?
师德问题本质上属于道德范畴,学界对道德的研究主要分为理性道德与情感道德两大取向。理性道德主义认为道德源于理性,依靠人的理智思考与判断,通过逻辑推理、分析判断明确主体可为或不可为的言行,由此强化社会人的责任和义务。基于此观点的师德研究倾向于将师德失范问题归因于教师意志力欠缺、思想觉悟不高或思考认识浅薄等,主张通过制度规范、意志力塑造、专业约束等方式加强师德建设。然而这一取向未能触及教师本人的道德体验与内在需求,缺乏教师主体力量的激发与驱动,教师言行受外在约束、他律标准等“外力”规范,容易导致师德建设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情感道德主义主张道德形成于道德感,强调德性背后的情感体验与情感需求,认为人类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才是道德言行的根基。实践中注重激活教师的情感道德体验,唤醒教师的情感道德需要,从教师主体出发建设内生、自律的师德品行。然而这一取向容易忽视对理性制度规范、主体意志的深刻省思,如果单纯依靠教师个人的情感道德约束,难免滑向道德相对主义。
情感理性主义道德观充分吸收理性道德主义与情感道德主义对道德现象的解释,认为情感与理性并重,二者在道德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上并不冲突[7]。本文以这样的德性观为理论出发点,以期为当下师德失范现象的成因分析提供新视角,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新路径。
二、情感理性主义道德观释义
情感理性主义道德观认为主体遵循德性而行,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基础上,以理性指导行动、生活和保持自我存在。其含有两层意思:其一,自我保存是德性的基础。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是“自我保存”,即努力保持并证明自己的存在。努力的本质是力量,存在即有力量,没有力量就不存在。就人的德性而言,是指人所具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力量。其二,德性养成是通过三类知识的觉知与融汇达成的,一是感性知识,二是理性知识,三是直观知识。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直觉、传闻或经验,不可或缺,但会有不准确、不科学的可能。理性知识指遵循客观规律且经过科学推理与严密验证获得的知识,准确、严谨,但相对缺乏灵动和鲜活。直观知识(scientia intuitiva)是从万物最本质的角度出发,无须任何传闻和推理就能得出的知识[8]。以直观知识领会万物是最高德性,即依从大自然本身的机制与规律行事就是对最高德性的逼近。
(一)情感与理性失衡:师德失范的根源
师德失范的源头在于道德中情感与理性不同频、不平衡。感性知识是一种基于自身感觉而对外物形成判断的知识,具有偶然性、片面性和不充分性,比如直接的感官经验、间接的传闻等。理性知识是一种经过科学推理与严密验证的知识,是引导主体明辨是非的知识,这种知识对事物的认识遵从必然性,恪守客观性,比如四季更迭、风电雷雨的变化规律等。
如果教师对外界刺激以不充分的感性知识为主导进行归因、解释,关注点聚焦于自身狭隘、功利的目的,而将学生的长远发展、教育的崇高使命抛诸脑后,就意味着感性掩盖了理性。比如,有的教师遇到学生顽皮不服管教,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口无遮拦、行为过激;有的教师为了个人私利,在学校上课时敷衍了事、偷工减料,课外补习时激情满满,这些都属于师德失范表现。究其根本,都是教师被空泛经验、间接传闻蒙蔽了双眼,放弃职业信念、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等理性自律的结果。从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来说,感性过度、理性不足,两股力量不平衡导致偏航。
情感过度不足取,理性过度、否定感性、回避情感也不利于教师对师德的领会与实践。失范教师并非不知道师德规范,却仍然触碰红线,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规范内化,缺乏理性认识与情感催化的交融。外界刺激向理性认识的转化离不开情感要素的参与:情感具有导向作用,帮助教师明确方向;情感具有催化作用,支持教师坚定信念;情感具有感染作用,鼓励教师积聚力量;情感具有巩固作用,支撑教师持之以恒。因此,要形成稳固而持久的师德,必须发挥情感与理性的相互作用。
(二)教师的最高德性是对教育的理智之爱
情感作为人类力量的外显,是证明存在的关键方式。我们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源于自身对环境的体验和认知,如果认知基于理性或直观知识,我们的情感便可以说是主动的,富有德性且充满力量。反之,如果我们的认知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深入理解,情感便可以说是被动的,其所指引的行为可能缺乏德性,甚至与德性相悖。
人类所能企及的最高德性是凭借直观知识洞察万物之本质,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深刻理解,更是主体内在德性修养持续精进的必经之路。如前文所述,教师在践行职业道德的过程中,知晓道德规范是基础,更为核心的是将这些外在准则内化。因此,教师的至高德性实则体现为一种对教育事业的理性之爱,是将教育视为一种融合理性与情感的崇高使命,明知教育工作复杂多变、挑战巨大,仍然保持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与激情。教师满怀教育勇气、笃定教育决心、富含教育热情的根源,是一种理性的、智慧的、情理交融的德性。这种最高德性让教师能够依据直观知识体认一切,既能知自身又能知他物,心灵也能得到彻底的解放与升华。
三、情感理性主义视角下师德建设策略
教育是一项依靠师生关系并塑造人与人关系的实践活动,呼唤着教师对教育事业深沉而理智的爱。这份热爱绝非盲目之情,而是建立在对教育本质的理性洞察之上,要求教师融合理性思考与情感驱动,以适切且有效的方式助力学生成长。理智之爱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知识信息储备的丰厚扎实,人生视野的宽广深远。为此,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实践,努力寻求情感与理性在教育过程中的平衡协调,使两者相得益彰。
(一)以理性为支点洞悉教育本质
教育是知识密集型实践活动。当前,教育变革持续发力,教育创新势不可挡,学生需求多样化、教学内容深刻化,教师工作充满挑战性和不确定性。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协调者,教师需要对各种教育情况、各个教学环节有充分、清晰、精准的认知与判断,才能作出准确、适恰、有效的应对。这不仅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更高追求,更是实现情感驱动与道德升华的第一步。
具体来说,教师应当满怀热情投身于多元化、广泛性学习实践,深入探索教育规律,以理性视角全面认知和把握教育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首先,教师要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理论学习和研讨,紧跟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入理解教育变革的实质、动因及应对策略,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库。其次,教师要主动跨越学科界限,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相关领域,构建自身更加全面、立体、多维的教育认知框架。多元、灵活的学科视野有助于教师多维度审视教育现象、多层面解读教育过程、多路径运用教育策略,为教育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方法积淀。再次,教师要勇于跳出舒适区,积极与同行交流分享,在同伴互助、知识共享的过程中汲取他人智慧与经验,发现自身认知盲区与不足,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教育认知与方法。通过集体的智慧碰撞,教师可以实现理性知识的高质量迁移,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情感为纽带优化教育关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情感不能被理性遮蔽、掩盖或驱赶。如前所述,教师需要具备深刻的理性认知和理论积淀以构建知识的殿堂,但是沦为“教书匠”或“工具人”的师者形象,亦是对教育真谛的曲解。通过深刻的自我觉察与情感管理,教师要在坚实的理性基础上将内在的情感力量升华为高尚的师德涵养,达成情理协调。这不仅是师德修养的必经之路,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情感识别力,及时且准确识别学生的情绪动态、家长的情感类别等,为自己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二,教师要具备情感理解力,在有效识别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工作对象、工作伙伴的情绪情感状态,形成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工作形态。第三,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力,主动换位思考,善于同理共情,说话令人如沐春风,能够有效沟通。第四,教师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情感协调力,遇事不感情用事,先处理情绪,再表达意思。不任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善于采用情境置换、注意转移、认知调整等具体策略疏解不良情绪。第五,教师要具有情感运用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调动情感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参与度和行动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意识地挖掘同窗情、师生情和家校共情,为学生营造富有人情味的班级环境,培养善解人意、有情有义、情理和谐的当代青少年。
(三)以制度为保障构建教育生态
教师要形成对教育的理性之爱,自律与自觉犹如双翼缺一不可。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并重视环境对教师成长的深远影响。这意味着在鼓励教师积极追求情理平衡的同时,外界环境的优化与支持同样至关重要,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为教师理性知识的积累与情感力量的发挥提供全方位支持。
一方面,应确保教师有时间、有经费、有保障参与专业培训、理论学习和成长研修。努力开掘资源,为教师提供切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针对教师切身困惑、具有量身定制特征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完善知识体系、提升专业素养、扩展专业思维、精进专业水准。另一方面,教师情绪情感在师德涵养提升中具有独特地位,必须给予充分关注与尊重。教师情感是其锚定职业选择、续航职业动力、开拓职业道路、深耕职业创新的力量源泉,需要用制度唤醒、以制度保障、靠制度催化、依制度激发。因此,应建立教师情感支持系统,组织系列化情感管理培训和团建活动,提供个性化情感关怀福利等,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感受到温暖与尊重,身心获得关爱滋养,思维有机会梳理更新,生命持续充电蓄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更加自信、从容面对教育挑战,避免因情感低能而产生的职业倦怠与师德失范。
总之,对教育充满理性之爱的教师才能成为真正有师德涵养的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在师德建设的道路上,教师需要以理性为指引,以情感为导航,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需要为教师理性和情感的成长提供支持,助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挑战,以坚定的信念面对困难,以深刻的思考洞察教育现象背后的本质,涵养高尚师德师风。
注释
[1]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05):14-16.
[2] 檀传宝. 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
[3] 王露璐. 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2006(01):76-78.
[4] 范奇. 从德性伦理到法律禁令:师德失范的概念考证、建构与制度实施[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3,21(04):26-41+185-186.
[5] 李清雁. 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08):91-94.
[6] 张惠贞. 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6(05):41-43.
[7] Cf. Norman K. Smith. The Philosophy of David Hume[M]. Palgrave Macmillan,2005:199.
[8] 斯宾诺莎. 伦理学[M]. 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79.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