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强势破圈,让一众作为游戏取景地的山西古建筑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应县木塔、悬空寺、佛光寺、云冈石窟、隰县小西天……成为“天命人”们的线下“副本”打卡地。
图源网络,具体来源见水印
在奉博“巧同造化”展览的古代建筑制造单元,就有两座山西古建的木质模型——应县木塔和佛光寺东大殿。虽然无法媲美古建本身,但是精巧的制作工艺与半透的内部结构,还是能让我们从中一窥古建的巧夺天工,展现传统建筑的魅力。
佛光寺东大殿模型 现代 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
应县木塔模型 现代 山西晟龙木雕模型艺术有限公司
应县木塔:古代建筑的抗震秘密
应县木塔,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老建筑,以其独特的木结构和精妙的抗震设计,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它的存在不仅仅是对古代工匠技艺的见证,更是对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颂歌,那它又是如何做到在无数次地震的考验中屹立不倒的呢?
01.榫卯结构的奥秘
应县木塔的核心抗震机制在于其精湛的榫卯结构。榫卯,这一古老的连接方式,通过将木构件的榫头嵌入卯眼中,无需任何金属钉或螺丝,便能实现坚固的结合。这种结构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微小的移动来吸收和分散冲击力,如同一位太极拳高手,以柔克刚,化解外来的力量。
02.斗拱系统的艺术与科学
斗拱,这一中国古建筑特有的装饰元素,在应县木塔中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点缀,更是一种科学的抗震设计。每一层的斗拱系统犹如一张张精心编织的网,当震动来袭时,它们能够像弹簧一样伸缩,缓冲地震波的冲击,保护塔身不受损害。斗拱的层层叠叠,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能量吸收体系,使得木塔在地震中得以安然无恙。
03.自重轻与刚柔并济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其自重远轻于石材或混凝土,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木塔在地震中的水平惯性力。同时,木材本身的弹性与塑性赋予了木塔一种天然的“柔韧性”,使其在地震力的作用下能够产生适度的变形,而非硬碰硬的对抗。这种刚柔并济的设计理念,使得木塔能够在保持结构稳定的同时,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
佛光寺东大殿:千年前的唐代遗风
佛光寺是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以斗拱雄大、出檐深远、屋顶平缓为其特征,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此次展出的是佛光寺东大殿模型。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殿内绝大部分建筑构件保持了唐代初建原构。佛光寺东大殿为单檐庑殿顶建筑,面阔七间,34米;进深四间,17.66米。其柱网由内外两周柱组成,形成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内槽和一周外槽。内槽后半部建有一巨大佛坛,对着开间正中置三座主佛及胁侍菩萨,坛上还散置菩萨、力神等二十余尊,都是唐代塑像,而山墙和后壁列置的罗汉像推测是后代添置的。
层层交叠的巨大斗拱交错折叠在宽大深远的屋檐下,体现了唐代建筑舒展朴实、庄重大方的风格特点。佛光寺的遗存,对于了解和研究唐代的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千年时光掩不住中华古建的雄伟与精美,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古建筑的建造原理中汲取灵感,应用到当代的建筑设计和工程实践中,创造出更多既能抵御自然灾害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建筑杰作。
- E n d -
供稿 | 王磊璞
编辑 | 谢祎宁
审校 | 梁晶晶
终审 | 张雪松 周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