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历史!与天津有关!

时事   2025-02-06 14:05   天津  
截至2月6日13时25分,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不含预售)达57.754亿,超过《长津湖》,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从上映以来,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高质量的视觉特效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新表达,在豆瓣获得8.5的高分,也使其依靠口碑不断制造观影浪潮,不断刷新影史票房纪录。据灯塔专业版,影片单日票房已经连续6天突破6亿元,连续3天突破8亿元大关,并成为影史上第一部在工作日票房破6亿的影片。
在整个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贡献了51%票房,单片票房表现高度集中。对比此前影史票房冠亚军《长津湖》(22人次)和《战狼2》(37人次)场均人次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场均75人次遥遥领先。
《哪吒3》依旧慢工出细活
在该片仍以高票房热映之时,很多观众已经开始期待《哪吒3》何时上映。日前,有影迷前往位于成都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公司,特地向工作人员询问第三部的上映时间,引发热议。
关于第三部的进度,该系列的导演饺子此前接受专访时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为了赚快钱。所以《哪吒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他坦言,自己从未给作品设定严格的时间节点,“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画面做到极致。”
在本市,《哪吒》的总票房已经突破7000万元。影片中,陈塘关的一些百姓和龙宫的章鱼大将都说天津话,拥有“天津身份证”的哪吒,也引发了“哪吒故里陈塘庄”“哪吒小镇”以及天津老牌藕粉的热烈讨论。
很多观众看完电影都笑着说:“当年,哪吒就是在咱天津闹的海,位置就在河西陈塘庄。”
河西陈塘庄一带一直流传着哪吒的传说故事,不仅过去有哪吒庙、李靖行宫,而且包括陈塘庄、上河圈下河圈等地名,都和传说息息相关。

天津寻迹“陈塘关”

无论在电影中还是古典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中,哪吒出生地就是在东海边的陈塘关,天津老作家魏定渤曾专门寻迹陈塘“关”,究竟在何处。
虽然四川宜宾和河南西峡都各自称是古陈塘关“原址”,但魏定渤介绍:“按小说《封神演义》,北伯侯起兵取陈塘关,陈塘关即在朝歌之北。”朝歌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淇县,西峡县在朝歌的南面,宜宾在朝歌的西南,“那么只有靠海临河的天津符合了。”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陈塘关
“天津建卫600多年,历代都有对陈塘庄的记载。”魏定渤介绍,明代《天津卫屯垦条款》地图上,就标有“陈堂庄”地名,位于土城村南。清乾隆年间《天津府志》卷八天津县南路百村名中称为“陈唐庄”。
魏定渤说,宣家楼为后来尖山街道办事处的土城东区居民委员会一部分。清同治九年《续县志》载有“陈塘庄渡”,“这也说明,陈塘庄是重要的‘海口’。这样靠海临河的地方几乎就是《封神演义》中的‘东海口上的九湾河’是吻合的。”  
“哪吒闹海的地点在‘陈塘庄’更为准确。”曾担任天津民俗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周骥良也曾说过,很久以前海河的入海口在陈塘庄,从军粮城到陈塘庄都是海岸,还有人在那里挖出过贝壳。
哪吒闹的东海在哪?
影片中,陈塘关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边关重镇。历史上,陈塘庄有陈塘关。
根据史料记载,同治、光绪年间,淮军调来天津,他们除去屯田外,还把这一带的海大道地段修通。于是,陈塘庄便成为一个关卡,并设有“常关”来收货税。
陈塘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政府给予最先随着燕王扫北到这里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的陈姓人“龙票”,他们修塘坝以防海河泛滥,起名塘。魏定渤说,在当地老居民的口头传说中,这里古称陈堂庄子村,因为临水建关故称陈塘关,“我觉得最初的陈塘关是一个水关。”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陈塘关
魏定渤曾走访了陈塘庄土生土长的数位老居民,他向记者展示大量的“口述史”资料。葛秋生大爷回忆,曾听说陈堂庄子确实有个陈塘关,“也可以说是关卡。”很早之前,天津城区到海边的海铺子(今北塘一带)购买鲙鱼、刀鱼、带鱼、对虾等海产品时,来回都要经过陈塘关的关卡。
在神话传说和小说中,哪吒是闹“东海”。其实,东海之称因时而异,先秦多指黄海、明后和如今东海还与相等,而在文学作品中,多泛指东方的大海。关于东海渤海之辩,唐代《初学记·地部中·海二》中记载:“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称渤海,又通称之沧海。”  
“哪吒标签”深植天津文化
天津,从民俗文化到地理坐标都与哪吒关系密切。
在老地图中,陈塘庄有上河圈和下河圈两个村,传说就是哪吒把风火轮留在了这里;河西小关东(今小海地一带,)曾有哪吒庙、托塔李天王的公馆;1982年,马场道尽头修建燕园,“哪吒闹海池”中建了一座哪吒塑像,周围壁画描绘了哪吒出生、闹海、再生和大战等场景;1986年,在狮子林桥的旧桥墩上开始锻造两组铜像,分别是“哪吒闹海”和“二龙戏珠”,后来也因为桥梁改造被拆除;2011年,白天鹅大厦落成,业主们提议修建了三头六臂哪吒像;2015年,在河西文化中心的哪吒像,是作为非遗项目展示的……
影片中,陈塘关老百姓的天津口音,让剧场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天津相声名家刘文亨的代表作之一的《杂谈地方戏》中,学京剧中的托塔天王,幽默地用天津话与玉皇大帝对话,让人们加深了李靖和哪吒为天津“老乡”的印象,其实从明、清时期天津地区出现了以哪吒闹海为素材和题材的民间舞蹈(高跷)、戏剧、曲艺、美术作品,其他诸如小说、影视剧、动画片、雕塑、电子游戏等大量衍生作品、制品不断出现。
过去同音高跷会创编出一道独特的“哪吒闹海”花会;天津举办的体操世锦赛、曾经的泰达队吉祥物都是哪吒形象;2019年的活力河西·哪吒体育节,更是取哪吒热情、善良、正义、幽默的正能量形象,契合体育节的运动精神。
去年5月1日,在过去的陈塘关“旧址”渤海无线电厂,一座“哪吒小镇”正式亮相,哪吒热再兴。壁画陈塘关旧、壁画哪吒“出世”,还有各种哪吒卡通形象以及文创产品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打卡。尤其是以“1201”开头的“李哪吒身份证”上,籍贯“天津”,住址“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郁江道13号”,“这就是咱天津人。”
几乎每一个到此游览的天津人,都会拍下“老乡”转发朋友圈。还有天津大麻花,在这里做成“乾坤圈”,有游客打卡留言:“是不是得和海鲜一块儿吃,也算和哪吒一样闹海了。”
“哪吒闹海传说”早已列入河西区级非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哪吒文化有着自然存在的价值和生命,有着天津印迹的哪吒文化,应该能大放异彩。”天津非遗保护协会会长李治邦说。

今年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IP再次火爆,有人称之为“陈塘关的浪花都溅到热搜上了”,天津文化也因为哪吒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采写本报记者 单炜炜 王轶斐 

相关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徐丹




今晚报
天津《今晚报》于1984年7月1日创刊,邓小平题写报头。日发行量70多万份,是天津市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最有影响力的综合类日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