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本色恰是乡土中国最好的总结。这本书都围绕着“乡土”二字,而在这乡土性的社会背后,又都藏着些什么呢?
乡土人民人际交流具有直接性。比如文字下乡运动。文字传情达意的唯一方式,声音、表情、动作同样可以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当空间的阻隔导致人们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文字的作用才凸显,而在乡土社会是一个以在熟人架构的社会体系,我们甚至会“眉目传情”、“指石相证”,寻求更直接的会意,而文字这种外来物天然地便被乡土社会所排斥在外了。书中,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乡亲们相互扶持,“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而如今我们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关系都变成一种商业社会的契约关系,乡土中国式社会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
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放弃乡土社会呢?乡土中国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承载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如赫堂村、洪疃村等等,乡土的美景令我们陶醉,乡土的深厚文化令我们惊叹,乡土的人情令我们感到温暖,岂能是随意丢弃的?正如书中写到:“就算明白这乡土的艰辛,这乡土的意义,可也觉得自家在城市的舒适,终究不是英雄,学不得豪迈,能懂,却无法去做。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源于乡土,生于乡土,我们要坚守乡土精神,不忘出身。”
费老在“乡土本色”一行文中提到,他初次出国时,祖母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他的箱子底下。后来,他祖母和他说了,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暖暖的乡土,不仅有家人的寄托,还有那淳朴的乡土情缘牵系着彼此。
也许,只有乡村人民才能明白泥土的可贵,才能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基层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在乡下,“土”是人们的命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季节的更替,锄地播种,精耕细作,及时收成不佳,仍然期盼能从土里长出希望,收获果实。
作为一本研究中国乡村的作品,《乡土中国》涉及人文环境、传统的社会结构、血缘地缘等各方面。费孝通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当时中国基层社会进行了分析与概述,并提出了自己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与观点。而这样一本不朽的学术性作品,自然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乡土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因晦涩的理论而难以理解。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把西洋社会、中国社会两个抽象的概念比作“捆柴”和“同心圆水波纹”,生动形象地点明西洋社会是群己、人己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而中国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伸的差序格局。它没有刻板的主题,而是充满感性,也没有因高深的知识而脱离生活。这部著作因语言的高度的严谨性闻名,但作者依然能在作品中融入自身情感,于说理的同时拉进与读者的距离。如“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揭示了中国人始于土地,终于土地的道理,更饱含作者对土地难以割舍的情怀。诸如此类的句子还有很多,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总能从字里行间中领悟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
序言中说道:“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阅读《乡土中国》,读到的不仅是令人折服的理论知识,还有费孝通教授呕心沥血的学术态度,更有蕴含着中华儿女精神文明之核的乡土中国。
文案:杨堰博
排版:袁瑾怡
图片来自网络,部分摘自“前中琼林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