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在国药东风茅箭医院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24小时,365天用特别的爱守护着精神科的患者,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让我们跟着医护的脚步,走近精神科病房,看看医护患的温馨、欢乐日常。
PART 1
由于患者的特殊性,他们住院接触最多的就是医护人员,从医疗救护到生活起居,从吃喝娱乐到清洁卫生,医护人员不仅要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还要负责她们的生活情况。医护人员用细心、耐心、爱心温暖着他们的住院生活。
护士穿梭在病房的身影伴随着第一缕阳光出现,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测血糖,督促患者起床、洗漱。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特殊患者来说,护士就化身百变小能手,为患者清理大小便,更换干净舒适的衣物,整理被褥,保持床位干净整洁。
上午8点,医护大交班。主任、护士长带领医护人员清点人数,逐一查看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病房安全大检查。每个病房,每张床铺,每个柜子,每个角落,每件物品,小到一个螺丝钉,都不容忽视,护士仔仔细细挨个检查,确保患者所处环境安全。
上午9点,是患者最喜欢的工娱疗活动时间。工娱疗包括工疗和娱疗两部分,工疗主要是让患者参加手工DIY、编织、制作等技术性劳动,激发患者的创造力,培养兴趣,稳定情绪。娱疗则是通过音乐、绘画、园艺、运动等方式,陪伴患者打乒乓球、打八段锦、做广播体操、玩游戏等等。为了缓解患者的思乡思亲之情,科室还组织除夕包饺子,跨年文艺活动,端午吃粽子、中秋品月饼、欢庆生日等各类活动。不仅丰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减少了封闭感,还加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消除内心对社会的抵触感,更好地回归社会。
上午10时30分,到了吃药的时间。护士先准备好温开水,组织患者到餐厅坐好,再由主班护士依次发药,所有上班的护士看护患者服药,观察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处置。面对部分患者拒绝服药或偷偷藏药的情况,护士们像幼儿园老师一样,“来,啊,嘴张开,我看一下。”耐心劝导、细心检查,查看指缝间、牙缝间、舌下、水杯里有没有残留,确保每一粒药物都被患者亲自服下。
上午11点,要准备开饭喽。可口的饭菜由食堂统一送到病区,护士先组织患者在餐厅按分区位置就座(如:糖尿病桌,老年照顾桌,进食差患者桌等),再按顺序把饭菜发放到相应患者手中,所有上班的护士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吃的快的患者,护士及时制止,告知患者减慢速度,以免发生噎食;吃的少的,鼓励患者进食。对于年老、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护士会亲自喂饭。对于吞咽功能差,牙齿缺失患者,护士会把饭菜用破壁机打成米糊,等到合适的温度,再送到患者手中或者喂食。
中午12点到14点半是午休时间,患者们已经回病房休息,护士们还在忙碌,巡视病房、整理物品、记录特殊护理等等。
下午2点半是零食时间。护士为患者发放水果、点心、牛奶等,全程看护,劝阻抢食患者。
下午3点,是日常护理时间。周一、四为患者修剪指甲、剃须、理发,保证三短九洁,帮助患者调好温水,指导患者洗浴,会由一名护士专门看护,其余所有上班护士协助。每周二下午是健康宣教时间。每周三、五、日下午14点半到16点家属可根据情况来院在指定地点探视,由护士全程陪同直到探视结束。
晚上6点,晚饭过后患者们开始自由活动,看电视、阅读、唱歌、适当运动等等。
晚上8点至第二天清晨,当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时,精神科护士每30分钟到病室巡视一圈,做好记录。为患者拉床档,盖被子,到患者床头,确认患者呼吸平稳,面色是否正常,关注患者情绪反应、睡眠质量,巡视厕所有没有人员逗留,夜里定时督促遗尿患者如厕。发现患者不睡觉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及时劝阻,并通知值班医生进行处理,必要时给与保护性约束。
这份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对职业最大的忠诚与热爱。有人会问,医护人员会挨打吗?答案是肯定的,精神科护士被患者误伤是在所难免的,肆意谩骂也见惯不怪。但是看到患者从不能自理,到笑呵呵打招呼;看到苍白的脸上又泛起淡淡的红润时;看到疯疯癫癫的患者又重新步入社会时,一切都是值得的。
PART 2
2024年2月,国药东风茅箭医院老年医学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觉得所有人都想害他,吃的饭菜里有人给他下毒,在家不吃不喝,不愿与人沟通,有时情绪冲动,殴打、辱骂家人,家属担心病人安全之余,害怕病人伤及他人,遂将其送入医院治疗。
入院后患者不愿进食、不与人沟通、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为保证患者营养供给,病区主任杨群决定给予留置胃管治疗,加用抗精神病药物,纠正患者精神行为问题;通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改善患者认知;每天通过胃管鼻饲营养液四到六次改善患者营养失衡。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期间,护士为患者理发、剪指甲、剃胡须等;协助患者洗漱、大小便护理,做到24小时看护不离视线。
在全体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半个月后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开始和医生护士做简单沟通。但患者仍不愿意吃饭,认为医院的饭菜都有毒。于是医护人员不断和家属沟通,了解患者饮食习惯,让患者看别的病友在餐厅进食,最终在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患者愿意接受自己泡一碗面,看着患者把泡面吃完,医务人员开心不已。慢慢的患者开始吃医院的饭菜,接受家属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医护人员耐心的陪伴患者做手工,患者也逐渐主动的同医护人员交流沟通,最终患者在一个多月的治疗下好转出院。
老年医学科的医务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中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面对的精神失常的患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细心耐心陪伴每一位患者。
PART 3
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儿少医学科曾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个活泼自信的男孩,却因心理健康的阴霾而迷失方向。他的世界被失眠、多梦、早醒的噩梦紧紧缠绕,学习的乐趣与生活的色彩似乎都已遥不可及。
面对孩子的无助与挣扎,家长带领孩子,踏入了何琛琛主任的诊室,何主任耐心倾听,用专业的知识,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初入病房,孩子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不安,用沉默筑起一道高高的墙,拒绝外界的一切触碰。但是,护士姐姐们化为温暖的"引路人",一步步引导孩子走出内心的恐惧和孤独。通过温柔的话语、鼓励的眼神和实际行动,向孩子传递了温暖和安全感,逐渐感受新环境并非全然陌生和可怕。孩子从最初的胆怯到后来的慢慢融入,从拒绝参与到主动加入集体活动,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无尽的心血与汗水。
治疗期间,孩子的病情复杂多变,长期存在的睡眠障碍与认知功能受损,如同两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也让家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孩子的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甚至抗拒治疗,这对护理团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耐心、细心地观察孩子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护理策略。结合这些问题,医护团队迅速调整治疗方案,结合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与心理疏导,多管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睡眠质量显著改善,那些曾经困扰他的梦境也慢慢淡去,直至完全消失。更令人欣喜的是,他学会了主动沟通,与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友谊。
临近出院,他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亲手制作的精美蛋糕与锦旗静静地放置在病区门口,每一块蛋糕都承载着家属对医护人员深深的敬意与感激,每一句锦旗上的话语都是对这段治疗旅程最真挚的肯定。
如今,孩子已经带着全新的面貌康复出院,并成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重新回到了充满朝气的校园。他不再是那个沉默寡言、孤僻自卑的孩子,而是一个充满活力、自信满满、乐于与人交往的少年。他的故事,在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儿少医学科传为佳话,激励着更多家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为该科室赢得了广泛赞誉。这里,不仅是治疗疾病的地方,更是孩子们心灵重生的港湾,让爱与希望永远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与心相遇,与爱相伴。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个风霜雪雨,精神科的医护们以爱心、热心,换取患者的安心、舒心,着力打造“有健康、有价值、有尊严”的“三有”患者,致力于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将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在特殊的岗位上履行着医务工作者的诺言,用真情诠释着对病人的关爱,做有温度的人文科室,为促进群众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供稿:精神科各科)
主办:党群工作部
审核:叶富云
编辑:王震
国药东风茅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