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
10月16日
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4 年10月16日的下午3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中国新疆的罗布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是新中国成功进行的第一次重要核试验,标志着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掌握了核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不仅意味着中国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于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此,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望得到了提高,更加坚定地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核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和奋斗。但是,中国人民凭借着智慧和勇气,自力更生,终于在 1964 年实现了自己的核梦想。这一成就的取得,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自豪和荣耀,也是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点击视频了解
我国核工业建设拉开序幕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全球核威胁与军备竞赛逐渐升温。在此背景下,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做出了重大决策——开启核工业建设。1955年1月15日,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科学家李四光、钱三强等就核反应堆、原子弹原理及中国核科学研究进行了汇报,这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久后的 1 月 31 日,国务院原子能小组成立,标志着我国核工业建设的正式启动。
1956 年,《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出台,原子弹的研发被列为重点。从此,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投身于核工业建设。
然而,在 1959 年,苏联撤走了有关专家,加之国内经济环境恶化,我国原子能事业面临巨大挑战。但中央政府坚定信念,强调“埋头苦干,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奋勇前进”,更是制定了在 1964 年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规划。
1962 年,我国遵循“缩短战线,任务排队,确保重点”的原则,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全国范围内的技术骨干被选调并充实到研制队伍中,大大加速了核武器研制与试验的进程。
铀-235 提炼成功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其制造过程不循常理,采用内爆法铀弹,跳脱了西方预期的钚弹路线。在制造这颗原子弹的过程中,我们未盲目跟随其他核大国的老路,而是选择了使用具有挑战性的铀-235。
铀-235 的提炼,堪称一场技术与耐心的较量。从南方的矿山挖掘,到北方的工厂精炼,其过程之繁复、技术要求之高,令人惊叹。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以卓越的才智和坚定的信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其中,气体扩散机上的核心元件——扩散分离膜,是这项技术的核心所在。当时,仅有美、苏、法三国掌握了这项技术。然而,中国科研人员不畏艰难,凭借坚韧的毅力和创新的精神,终于在1963 年初成功研制出性能达标的甲种分离膜元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独立研制扩散分离膜元件的国家。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采用的内爆法铀弹,不仅是科技力量的展现,更是国家自信的象征。这一成果,令世界为之震惊。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核科技之路,为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子弹试爆成功
原子弹的研制,离不开一群卓越的科研人员,邓稼先、朱光亚、何泽慧和郭永怀等人,在 1958 年成功地启动了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反应堆。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国科研人员和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携手合作,致力于脉冲中子测量、临界试验物理方案和中子源的研究与试制。同时,他们与西北核试验基地共同建立了燃耗分析方法,并在核试验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在 1961 至 1962 年间,核武器研究所完成了理论设计和爆轰物理试验、飞行弹道试验等关键性试验,为原子弹的装置技术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准备。1963 年成功完成了缩小尺寸的局部爆轰试验,并于次年 6 月顺利进行了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
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核试验的所有准备工作已就绪。终于在 1964年 10月 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荒漠上空腾起了巨大的蘑菇云,标志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刻,“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在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也将永远铭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来源:《科技强国——给青少年讲述中国当代重大科技成果》
文字:嵇刊
插画:汤婧
视频:马晓娟、章烁
编辑: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