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科技   2024-11-13 07:37   上海  


智能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智能一体化热管理关系不仅是解决电动汽车低温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还关系到整车多方面综合性能,且存在系统架构复杂、绿色环保工质替代进程加快、极寒环境能耗仍需提升、关键部件可靠性等多项挑战。
通用、福特、丰田、本田、宝马等汽车企业纷纷与国际知名汽车热管理研发机构合作,通过数字化仿真软件和热力学风洞试验共同开发新型整车热管理系统,作为长期发展战略以应对新型智能汽车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 系统架构
热泵空调系统架构主要包含直接热泵热管理系统、间接热泵热管理系统和补气增焓热泵式热管理系统。
表1 热泵空调系统架构对比分析
系统架构除上述热泵系统,各个系统热源余热回收循环是一体化深度耦合的关键系统性问题。主要的余热回收策略包括将驱动系统余热回收到动力电池、将PTC余热回收到乘员舱、驱动系统余热或者低效发热回收到热泵系统扩宽其低温工作范围等,通过单独增加Chiller、多通道阀或者换热器和阀组件的组合实现不同余热回收循环架构。
  • 工质技术
工质是在热泵空调系统中进行能量转化与传递的工作流体,其热物理性质对热泵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能力及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随着双碳目标的全球化,满足环保(ODP为0,GWP低)要求的工质替代技术呼之欲出。
R1234yf是美国杜邦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为R134a量身打造的合成工质替代方案并拥有主要专利,其热物性与R134a相近,但ODP=0,GWP=4,环保性良好。其他可以实现替代的自然工质主要是R744(CO2)和R290
R744作为跨临界热泵运行,工作压力高压力高达120bar,目前在系统密封可靠性、制造工艺、高温工况制冷效率、成本等仍存在挑战。R290具有较为优秀的热力特性,但是可燃性等级是A3,需建立健全相关可燃性工质安全应用法规,并从降低充注量或构建二次循环等角度入手提升其安全性能。
表2 不同工质特性参数

  • 高效压缩机
电动压缩机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最核心的部件之一,是降低能耗的主要改善对象。电动涡旋式压缩机结构简单,噪声低,体积小,重量轻,运行效率高,成为当前电动空调压缩机的主流,但是在低温制热能力、可靠性密封、低温启动润滑等方面仍需要优化设计。

图7 大众ID.4热泵压缩机(图片来源:大众产品说明)
带有补气增焓压缩机不同补气形式、补气孔、补气压力等对压缩机效率有较大影响,需要根据匹配的新型环保工质加以进一步研究。压缩机在吸气、压缩、排气过程中,伴随着工质气体压力、温度的变化,轴向和径向间隙处易发生泄露,需要重点解决系统密封可靠性。
此外,热泵空调在低温工况下,润滑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加之系统管路较传统空调压缩机复杂,故在低温环境下,润滑油的粘度过大将造成压缩机的启动困难,功耗增大。为解决系统压缩机的回油问题,热泵系统可考虑额外添加间歇性的回油策略和电机调频堵转润滑油低温自预热技术。
  • 微通道换热器
微通道换热器扁管堵塞面积少,换热系数增强,每根管都是多孔结构,管侧换热面积显著增大;全焊接,无接触热阻,翅片导热效率高;微通道的流程长度和流程数量可以灵活调整。整机换热效率提升30%,体积、重量、冷媒充注量减少50%。

图8 三花微通道换热器
热泵空调系统的外部换热器需要运行在蒸发模式,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当表面温度既低于露点又低于水的三相点温度时,空气内的水会在换热器表面发生结霜现象。换热器结霜会导致压缩机耗功增大,制热能力显著降低,更为严重时发生停机保护。可以从结构设计、表面涂层、控制策略方面进行改善解决。
从换热器结构设计角度,优化倾角、翅片、工质分配可以改善气液两相分配均匀性进而提升系统性能;从工艺角度可以采用亲水涂层和疏水涂层的方式,使吸附到内部的水珠不发生冻结。此外,还可以通过抑制结霜和快速化霜的控制策略改善此问题。对于除霜的工作模式,可通过逆循环除霜法,热气旁通法,显热除霜法等实现。
  • 智能化控制
个性化舒适性控制。智能化控制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整车环境控制及热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先进的温湿度传感器、结雾探测器、室内空气品质检测器、空调系统能耗分析系统、人体舒适度感官评价反馈系统,检测人体皮肤温度、前档玻璃的结雾状况、车内有害气体浓度,自动调控汽车空调的送风量、送风部位和送风方式,保证人体舒适性的自学习算法。
基于车路云构建整车大能量管理循环。研究基于道路信息、天气信息、用户设计、车辆信息融合的预测性整车能量管理,对电池包可用功率可用容量预测、结合充电设施距离等信息对整车驱动系统和热能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施对驾驶员引导策略、动力系统温度控制策略、舒适性智能分配策略,是车云融合背景下整车能量管理优化的重要方法和路径。

新能源乘用车热泵系统搭载分析 

目前在售新能源乘用车(EV&PHEV&REEV)共368款车型,包括纯电动(EV)乘用车车型24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乘用车车型106款,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车型22款。从车型的热泵搭载情况看,纯电动乘用车热泵车型占比达到47.5%,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热泵车型占比为6.6%,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热泵车型占比为4.5%。


2024年1-6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系统统计(按搭载车型数量)

来源:佐思汽研《2024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2024年1-6月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EV&PHEV&REEV)468.9万辆,全系标配热泵系统的车型销量占比达到31.3%,中高配车型配置热泵系统销量占比6.4%,未装配热泵系统而使用PTC系统的车型销量占比为62.3%(其中,1.3%左右的车型可升级选装热泵)。


2024年1-6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系统统计(按车型终端销量)

来源:佐思汽研《2024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从2024年1-6月中国纯电动(EV)乘用车(装载热泵车型)价格区间可以看出,20-25万区间车型销量达到58.6万辆,占纯电动乘用车总销量的37.6%;10-15万区间车型销售量排名第二,达到35.4万辆,占纯电动乘用车总销量的22.7%;15-20万区间车型销售量排名第三,销售量达到20.7万辆,占纯电动乘用车总销量的13.2%。


装载热泵系统的纯电动乘用车总体售价较2023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新能源乘用车厂商价格战,并伴随热管理系统国产化,系统成本持续降低。


2024年1-6月中国纯电动乘用车热泵系统装配量(分车型价格区间)

来源:佐思汽研《2024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主机厂热管理系统采取多通阀+热泵+液冷方案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管理系统也在持续创新和完善。例如,一些先进的热管理系统采用了更加智能化的控制策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散热强度;同时,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热管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主要OEM厂商热管理系统方案一览

来源:佐思汽研《2024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热管理系统设计思路是多通阀+热泵+余热回收。热管理超级模块集成了阀体、泵、气分和换热器等16个主要功能部件,让系统零部件大幅减少,并实现物理零部件与电控分离。


来源:理想汽车热管理系统专利-四通阀结构


比亚迪“16合1”一体化热管理系统

e平台3.0架构下的基于BC系列热泵空调一体化热管理系统首先降低了能耗损失,不仅仅围绕驾驶舱和动力电池进行冷量与热量的交互,而是在域控制层面由BYD OS操作系统控制,将冷量直接送至刀片电池和驾驶舱,将热量从电驱动系统、驾驶舱和刀片电池三者间进行传递。


海狮07 EV匹配的“16合1”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可以为全车5个温度需求分系统提供高温制暖、高温散热、低温预热、余热回收以及低温制冷伺服。


比亚迪热管理系统演进历程

来源:佐思汽研《2024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哪吒“浩智热控”——浩智平台一体化热管理系统

浩智热控主要强调了热泵空调技术,具有低能耗、宽温域、高集成的特征,制热功耗小于800W,冬季续航提升高达20%。此外,浩智热控系统工作温度低至零下35℃,热泵模式工作温度低至零下20℃。具备一体化集成模块、双源热泵、支持3C快充等特点。


  • 浩智热控1.0搭载一体化集成模块,使用双源低温热泵,电池在半个小时内就可充满;

  • 浩智热控2.0采用直接式热泵架构,运用压缩机热气旁通技术,并配备智能控制算法,电池能在15分钟内快速充满;

  • 浩智热控3.0采用新型冷媒,将在集成度、效率和温区方面均做到行业领先。


来源:哪吒汽车


智能化热管理:集成控制器、传感器等创新解决方案层出不穷

热管理控制器-主流集成模块包括:水泵驱动、水阀驱动、电子膨胀阀驱动、电磁阀控制、传感器采集、网络通讯、电路自诊断、OBD诊断、硬件方面等。


以易鼎丰(EVPT)的热管理控制器(TMM)为例,采用NXP FS32K146作为主控芯片,总线频率为80 MHz,连接器为80 Pins (40+40),达到IP5K1防护等级,支持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等级。


易鼎丰热管理控制器(TMM)的系统框图

来源:易鼎丰


在区域架构下,区域重新整合了整车电网架构,通讯架构以及控制器架构。面临热管理系统集成化趋势,独立的热管理控制器可将电子膨胀阀、水泵、水阀等核心部件的控制系统全部集成进热管理控制器(TMC),一方面大幅降低离散背板驱动的数量、节省系统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在应对热管理系统拓扑多样化架构的情况下尽量确保整车架构和区域控制模块的平台化。同时集成化的热管理控制器,也可大幅降低部件电控故障率,便于系统智能化及全生命周期的诊断维护。


区域架构集成热管理控制系统

来源:联合汽车电子


未来,新能源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温度控制不精准和能量浪费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温度压力传感技术,提高温度、压力监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MEMS传感器方面,在汽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汽车厂商需要把握时机,在短时间内建立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才能成功将这些新的传感器技术融入到汽车设计中。


新能源汽车MEMS传感器分类

来源:TDK


TDK温压一体化传感器

同时集成了温度与压力的测量功能,精度高、尺寸小、重量轻、响应时间快,并且安装方式多样,可应用于热管理系统与汽车电动压缩机等关键组件,实时监控热交换效率。


来源:TDK


Melexis MEMS数字输出压力传感器MLX90834

2024年9月,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宣布,推出专为电动汽车热管理等严苛汽车应用精心打造的MLX90834压力传感器芯片,进一步丰富其Triphibian™系列产品线。这款可靠的、经过出厂校准的MEMS解决方案,可在气体和液体介质中精确测量2至70bar的压力。其数字SENT输出可提供绝对压力、诊断和温度信息,助力系统实现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


来源:Melexis


可靠化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的基础要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热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采用高品质的零部件和严格的制造工艺,以及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可以确保热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整车的市场竞争力。

汽车资料

轻量化车身连接技术比较

2022-03-30

北美压铸协会高压铸铝技术规范手册

2022-06-15

压铸设计全套资料

2022-03-07

底盘零件可靠性设计开发流程

2021-01-07

特斯拉 Model 3材料特性表,含应力应变曲线

2021-01-02

比亚迪-秦PLUS 拆车bom

2020-12-29

整车CAE建模规范

2020-12-26

330页汽车NVH性能设计指南

2020-11-10

新能源车106项试验规范

2020-10-14


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规范

2020-12-08


泊松比
专注于制造业相关领域资讯和干货的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