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促教】遇见“蚕宝宝”——县直机关幼儿园大三班班本课程

文摘   2024-10-30 21:38   云南  



教研促教

    高山仰止,见贤思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也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嵩明县各学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发掘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下面,一起跟随小编来看看本期优秀的教研案例吧。


县直机关幼儿园班本课程:遇见“蚕宝宝”




课程缘起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对孩子们来说也是观察生命、欣赏生命的大好时机。有一天,科学课上,小番老师带来了几只蚕宝宝,让小朋友们观察,于是小朋友们对蚕宝宝的喜欢便一发不可收拾,天天追着问老师,蚕宝宝是怎么长大的?长大会变成什么?他喜欢吃什么……?于是老师决定在班级里饲养一群蚕宝宝,让小朋友们一起来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朋友们对蚕宝宝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索,去求知、去实践。基于幼儿好奇心重、喜欢探索的特征,“遇见蚕宝宝”之旅马上开始啦!



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变化过程及不同阶段的外形特征。


2.能力目标:

①能细致、专注地进行观察,并能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②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蚕宝宝不同阶段的外形特征。

③知道蚕丝可以用来做被子、衣服、扇子等。


3.情感目标:

①喜欢探究活动,并在探究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能用语言和身体动作清楚地表现自己的观察结果。

体验饲养的快乐,对饲养活动感兴趣,

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课程网络图



PART 01

初遇蚕宝宝

蚕宝宝大调查

孩子们疯狂讨论着,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答孩子们心中的疑问,老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资料,寻找关于蚕宝宝的秘密。


  




蚕宝宝大讨论


要开始养蚕了,孩子们热情高涨。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已有经验,老师和孩子一起讨论关于蚕都知道些什么呢?


简单的让孩子们了解蚕宝宝的身体结构,蚕宝宝的生存环境等等......

教师的思考:

关于蚕宝宝,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断被激发,他们积极观察、思考、交流,让人感受到主动学习的魔力。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抛出了许多问题。

PART 02

探索蚕宝宝

养蚕初体验


蚕宝宝入住班级后,孩子们对这盒子里的小家伙满是好奇,拿着放大镜在盒子里仔细观察,并跃谈论着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从他们的交谈中感觉到孩子们对养蚕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心急的孩子问:“蚕宝宝什么时候长大啊?"“蚕宝宝和你们一样,需要吃很多饭呢!""蚕宝宝最喜欢吃新鲜的、嫩嫩的桑叶,那就把桑叶切成碎片,多给它们喂一些吧!"孩子们纷纷说起哪里哪里有桑叶,让爸爸妈妈带他们去采,要让蚕宝宝好好的饱餐一顿……第二天,孩子们为蚕宝宝准备了许多的桑叶,希望蚕宝宝多吃点,快快长大!

     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蚕宝宝终于不愁粮食了。


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问题:太多的桑叶吃不完怎么办?

1.最后是把它装在保鲜袋里,再放到冰箱里保鲜。

2.小朋友们分时间摘桑叶带来,一次不能很多人带来,也不带很多,够蚕宝宝吃就行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知道蚕宝宝只爱吃桑叶(而不是随意吃其他树叶)孩子们了解大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有趣的关系。在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如果照顾不当会导致蚕宝宝死亡,这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蚕宝宝的身体

蚕茧里的蚕宝宝


蚕的一生

蚕的生命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共计40天左右。
在幼虫期,蚕需要不断吃桑叶 来增长自己得体重,同时也会不断的脱皮,共脱四次皮,每次脱皮后蚕的形态都会变大。
在蚕蛹期,蚕会分泌出丝绸纤维,形成茧,进而化成蛹,待到蛹期结束后,蛹会破茧而出,变成飞蛾。


1

见证蚕宝宝一次次的蜕皮长大......

2

看见蚕宝宝吐水,一起分析原因......

3

看着蚕宝宝吐丝结茧......

4

等待蚕茧的出现......

3

看着蚕茧变成蚕蛹......


蚕蛹是蚕宝宝结茧把自己包起来后,经历第五次蜕皮后,由白色的蚕变成棕褐色的蚕蛹。


4

等待蚕蛾的出现......

蚕蛾是蚕的成虫阶段,也是最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蚕蛾会交配产下蚕卵,并且雄蛾在交配后就会死去,雌蛾在产下卵后不久也会死去。(蚕在变成蚕蛾后,口器退化,不能摄取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只能依靠幼虫时储存的营养存货一段时间)没有交配的雌蛾也会产卵,只是没有经过受精,蚕卵最终也不会发育完全。

孩子们每天都很细心照料蚕宝宝,仔细观察蚕宝宝一点点的变化,时间一天天过去,孩子们发现蚕宝宝的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感叹的同时,孩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蚕宝宝的变化。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知道蚕宝宝只爱吃桑叶(而不是随意吃其他树叶)孩子们了解大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有趣的关系。在照顾蚕宝宝的过程中,如果照顾不当会导致蚕宝宝死亡,这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PART 03

蚕之趣


      对蚕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开展了手工活动《蚕丝扇》。

煮蚕茧



遇到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


问题:煮蚕茧的时候为什么煮很久都不能把丝抽出来?

(小朋友们也讨论了,最后老师问了养蚕的朋友,需要在水里加一点碱才容易抽离)。

问题:蚕茧是白色的,所以抽出来的丝也是白色的,小朋友们想要彩色的,怎么把蚕丝染上颜色?

于是大家决定在煮蚕茧的水里加了一点蓝紫色素,最后抽出来的蚕丝就是蓝紫色的,并做成了一把蚕丝扇。






   手工进行中......

老师和孩子们经过查阅资料知道原来蚕茧抽丝,成为蚕丝,有很大的用处。比如做蚕丝被、蚕丝面膜、丝绸衣服等等....



还着重了解了下蚕丝被的制作过程,过程看起来好复杂!!

研究证实蚕丝是一种梦幻般的纤维,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除了制成服装,要有许多新颖的用途,如制药、电子制品和家居用品。科学家们还在探索蚕丝在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教师的思考:

科学探究需要无穷的好奇心和果断的执行力,如果没有孩子们的好奇和不断提问,我想我们也不知道蚕丝的作用如此之大,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展开深度探究、深度学习。



课程总结



本次班本课程从2024年3月开始,到5月底结束。孩子们从兴趣出发,去体验饲养蚕宝宝,从零基础的养蚕小白变成一个个养蚕小能手,可以说孩子们的收获也是非常大的。我们看到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勇于探索未知,主动去刨根问底,将摆在眼前的问题和困难去一个个解决,通过小组合作,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与蚕为伴,一起进步成长。孩子们陪伴了蚕宝宝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验着生命的变化与美好,产生对生命的爱护与敬畏的情感,与“知善而行,乐享童年”的课程理念完美契合。“遇见蚕宝宝”的课程结束了,相信2024年的这个春天,这个养蚕故事,会深深地印刻在每位孩子的脑海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幼儿收获

    邂逅蚕宝宝,孩子们是幸福,他们每天观察、一起照料、分享关于蚕宝宝的新鲜事,社会性交往得到发展;在观察、照顾的过程中,孩子们激发了探究欲,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人际交能力;见证生命的开始、变化、终结与循环,满足了好奇心,也对生命有了感悟。



教师收获

    我们从幼儿的经验与兴趣出发,帮助孩子解决养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班本的推进中,我们扮演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记录者,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大胆猜想,感受到了尊重幼儿、互相讨论带来的力量,孩子收获的同时也让自己收获成长。


审核 | 朱玲芳

校核 | 代佳家

图文 | 相关学校

编辑 | 可  娅


嵩明教体
【春风化雨 · 立德树人】 传递科学和谐教育理念,提供权威教育政策资讯,打造高效教育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