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这些药,谁劝都别喝酒!

教育   2025-01-26 10:28   江苏  

过年了
饭局酒局慢慢多了起来
如果“气氛到了”
就想喝点酒
这些要点千万别忘记
↓↓↓

吃药别喝酒

喝酒别吃药


尤其是这几种药
吃了之后绝对不能喝酒


1.抗菌药物(头孢类等)

用药后若饮酒,有可能出现面部潮红、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惊厥,甚至死亡等。一旦出现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酒精类制品,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送医院吸氧及对症治疗。


2.非甾体抗炎药

这个类别里,有不少生活中的常见药,例如解热和镇痛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类药若遇上酒精,消化道就要遭殃了,有些是增加肝毒性,有些是引起胃黏膜病变,或胃溃疡复发,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代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等。

注意:大多数复方感冒药都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

3.降糖药

胰岛素、二甲双胍、磺酰脲类降糖药等。酒精本来就会促进胰岛素分泌,饮酒以后,血糖降低,如果再吃降糖药,那无异于火上浇油,搞不好就会冒虚汗、心跳加快、眼冒金星、颤抖、昏迷......


4.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类药物与乙醇合用后,对中枢的抑制程度与药物的种类、用药量、饮酒量有关,表现为嗜睡加重,反应灵敏度降低,注意力分散,协调能力差,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

5.降压药


如果酒后服用降血压药,将使小血管更为扩张,血容量进一步减少,血压骤降,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晕厥。

做到这些事

小酌更放心


特别要注意的是,并非只有药和酒一起吞才危险,喝了酒之后的3天内不宜吃药,吃过药之后的7天内不宜喝酒,并且,含有酒精的药品及食品也不可以,例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生腌海鲜、腐乳、辅料含有乙醇的注射剂等等,甚至用酒精擦拭皮肤也不可以!

常见的含有酒精的药物。图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除了绝对的用药禁忌外,喝酒的一些小细节,也可能会影响健康。

  • 喝酒前,吃点东西,别空腹

  • 不要混着喝

白酒、啤酒、红酒不要混着喝。

  • 注意喝酒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醒,如果喝酒,成年人一天最大饮酒的酒精量建议不超过15克。

图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别喝得太快

  • 别与碳酸饮料混喝


  • 喝酒间隙多喝水

酒后难受如何解?

别做这些事


  • 喝酒不开车

  • 醉酒不平卧

酒后要避免三种睡姿:

(1)平卧位:醉酒后仰面朝上睡觉,胃里的内容物、残渣反流,此时人体的吞咽作用在酒精的刺激下反应迟钝,在呼吸时就很容易堵塞气管,造成异物窒息。

(2)俯卧位:酒后趴在枕头上就睡着,枕头一半较为松软,趴在上面等于把口鼻都遮住了,气道就不通畅了。

(3)坐位:坐着睡头部下垂不但会导致气道受阻呼吸不畅,低头还会使血容量不足,下肢低垂,还容易造成体位性的低血压,造成险情的发生。

  • 别用咖啡、浓茶解酒

有人觉得喝咖啡、喝浓茶有助于促进酒精代谢,这是误区。


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不会加速酒精代谢,饮酒后再喝咖啡,会兴奋神经中枢系统,从而扩张毛细血管,导致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的症状。茶的主要成分是茶碱,浓茶中的大量茶碱发挥利尿作用,易造成身体缺水,还会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影响肾脏功能。

  • 可以喝点果汁、蜂蜜水

  • 酒后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

喝酒后可能出现胸口压榨样疼痛,可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剧烈疼痛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有时伴有四肢末端皮肤湿冷、头晕等。

饮酒后若出现头痛、头晕、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偏瘫、血压及呼吸异常,需立即拨打120就医。

咱就记住一句话——
吃药别喝酒!
谁再劝你“喝吧,没事儿”
就出示这篇文章吧

泰兴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新华社
编辑:匡帅
审核:刘春霞 杨云
终审:曹爱民


泰兴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原创稿件 未经允许 不得转发
版权说明

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 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 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点亮

转发给更多小伙伴吧~
↓↓↓

智慧泰兴
分享泰兴资讯,感受前沿生活。智慧泰兴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