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十月初一) | 西方的万圣节,中国的十月朔

文化   2024-11-01 08:54   北京  

万圣节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公元837年,教皇格列高利四世将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以向所有圣人致意,这便是所谓“万圣节”。而万圣节的前夜,也就是10月31日的夜晚,被称为“万圣节前夕”,开始举行各种节庆活动。
关于万圣节的起源和演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有几段简明扼要的叙述,兹摘录如下:


此节多认为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秋天祭典(又说鬼节)。10月31日被凯尔特人认为是秋天正式结束的日子,11月1日是冬季的开始,即新年伊始。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新年前回到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以获得唯一再生的希望。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的灵魂会在万圣节前夜造访人世。因惧怕死魂来夺生,活着的人在这一天熄灭灯火,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并在屋前院后摆些糖果及其他食品喂鬼魂。“宴会”结束后,年轻人戴上面具,扮成鬼怪精灵,拎着刻好的萝卜灯(最初无南瓜)游走村外,引导鬼魂离开。之后,人们重新燃起灯火,开始新一年的生活。此俗被公元1世纪占领当地的罗马人接受。“百鬼夜行”的说法至今仍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一些地方流传。另一说,认为与古罗马纪念果树女神波摩那的节日有关。
如今,万圣节的宗教色彩已十分淡薄,而充满了喜庆意味。人们打扮古怪,参加化装舞会;各家准备好南瓜灯和糖果;儿童要逐家索要糖果,不给的人会被认为不够慷慨。朋友、家人间互寄贺卡祝万圣节快乐也是每年十月间流行的习俗。万圣节已成为西方很普通的季节性节日,很多人将此看作是秋季结束、冬季到来的转折时节。因后来主要是儿童过此节,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1965年起在此日为儿童基金会募捐。



传统的西方,将公历11月视为冬季的开端,万圣节恰好为秋、冬的交会点。在古老的中国,人们则将农历十月作为“孟冬之月”,即冬季的第一个月。十月的第一天,被称为“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是古代的重要节日。兹选录萧放教授《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一书中的相关文字(有删节),让我们跟随作者生动的笔触,品味独具魅力的“中国故事”。

农历十月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月份,它不仅是收获祭礼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月,同时也是冬寒乍起的时节。十月,在前人看来是一个既喜且忧的月份。人们在十月节中一面聚餐会饮,欢庆丰年;一面祭祀祖灵,祈请先人的佑护,为度过寒冬作精神准备。后世的十月节俗活动,或隐或显地传袭了人们这种特有的时间感受。
十月朔
十月节的时间点在十月朔,即十月初一,俗称“十月朝”“秦岁首”“寒衣节”,这些具有不同内容的民俗节日,其节俗的基础源于人们的时季意识,收获祭立冬节气是这些节日的原型与节俗依据。
在汉魏之前,天文物候直接作为时间变化的标志,人们将日月会于东方天际的时间,作为祭祀的时间节点,这一时间大致在夏历十月初一,从北半球的自然气候上看,正是“水始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这一天文物候循环周期的终结与开始的神秘之时,人们自然要向天神献祭。
作为时气点的立冬,其确定的依据现在是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为准,时间在今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在古代只能通过天象观测与物候变化来确定,时间在十月初,与日月合辰于尾宿的时间大体一致,史称“立冬,十月之朔气也”。1999年的立冬节正好在农历的十月初一。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古代社会十分重视自然节气的转换,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冬夏春秋,立冬作为四季循环的终点或起点的节气标志,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在天文知识被少数人垄断的王官时代,立冬迎气是一个显示天子威权的盛大典礼。作为王家国事活动的时间政令——《月令》,对立冬典礼作了专门的叙述:本月立冬,在立冬的前三天,负责天象观测记录的官员太史要特地向天子禀报:“某日立冬,盛德在水。”于是,天子斋戒三日。到了立冬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等朝廷命官到王城的北郊,迎接冬气。迎回冬气后,天子要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以此顺应肃杀的时气。这种在冬季到来时的抚慰死者的举动,应该说是有它深层考虑,表彰死者、抚恤生者不仅仅是顺应时气的需要,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它在冬季闭藏阶段既请死者佑护生灵,同时又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饿寇的掠夺与侵袭。

秦岁首
十月,在古代处于新旧之交,十月初一不仅被视作冬季的首日,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被作为历年之首。在著名的中国古代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中,宗懔首次记述了南朝荆楚人的年度时间生活,他称十月初一为“秦岁首”,也就是秦历新年,这天人们要吃一种由黍米与豆类合烹的热羹。这种食品在近代仍是十月节令食品,但今天已变成了豆泥豆沙等四季常有的日常吃食。
秦以亥月为一年之始,此月相当于夏历十月,这正合乎三代以来岁首依次后移的习用方法,即夏正建寅、殷政建丑、周政建子的更迭旧制。秦既保留了自己的民俗传统,又表示自己是顺应天命代周而立,将岁首定在亥月。后来秦人虽然亡国,但有着悠久传统的岁首习俗并没有消亡,不仅汉武帝定历之前,数代沿用秦历,即使改历之后,民间仍以秦岁首为节日。
十月节毕竟有过作为岁首大节的历史,它不仅保留了“十月朝”“十月朔”的名号,而且以另一种姿态重新进入岁时体系,这就是寒衣节的诞生。
寒衣节
寒衣节从表面上看与岁首习俗毫无干系,它回归到人们对冬寒的体验上,是与立冬节相应对的世俗节日。寒衣节虽然出现较晚,但它是古代人们应对冬寒时令习俗的综合。
伴随着冬节到来的是塞北南来的寒气,在《诗经》时代,人们九月可以得到寒衣,十月泥封窗户,以作冬藏的遮避。天子在十月也换上了冬装。这种十月添加衣服的习俗很早就成为朝廷的节令礼仪,天子执掌着天时,天子通过加上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在宋朝,帝王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朔日这天的早朝时,行“授衣”之礼。十月节,“始服寒服”的礼俗自古相传。
冬日来临时,给远方的亲人寄送寒衣,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景观,尤其在战争、徭役频发的年代里,寒衣的寄送更是牵动千万人的心弦。虽然其中不乏“寒衣须及早,将寄霍漂姚”的豪情,但更多的却是“孟姜女送寒衣”式的悲凉。
在生死茫茫之际,寒衣既是送给生者,也是送给死者。因此“送寒衣”在充满生离死别的征战时代成为了民众情感的寄托。民众生活世界里的这种真实情形在传统社会里自然会投射到神灵世界,人们以现实的生活方式去沟通神灵。在寒冬到来时,人们也给亡故了的亲人送去御寒的冬衣。这种寒衣最初应该是实物形式,但在唐代,由于纸业的发展,一如冥币换成了纸钱一样,送给亡灵的已是特制的纸衣。民间常说,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感动了长城内外的乡亲父老,此后,北方民间将十月初一作为追悼亡人的“寒衣节”。事实上,孟姜女传说只是当时民众情感的典型体现。
寒衣节悼亡主题与历史文化传统深有关系,它既是古代十月年节祭祖仪礼的演化,同时也是古人视十月为“正阴之月”的知识体现,在阴气正甚时祭祀亡灵,可谓合乎时宜。以人文秩序适应自然秩序,当然这种适应最终是为了人事的顺遂。在冬寒到来的时节,人们在入室加衣避寒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暴露在郊野的亡灵,特别是自己的祖灵,因此,帮助亡人度寒成为生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人们对亡灵的孝义意识,自然是生人对亡人的情感依恋,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祖先的依赖。在寒季考验的时节,人们希望祖灵赐福、保佑,形式上是给祖先送去了过冬的寒衣,实际上是从祖先那里汲取了御寒的精神力量。
宋元以后,寒衣节成为与清明、中元并列的悼亡节。



【清】佚名《月令图·十月》


往期推荐
北京教育考试院:未来两年高考语文范围不变,继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今史记 | 互联网已进入“小V胡锡进”时代
快讯 | 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END

本号主编:刘贯之

责任编辑:梓荣

知道点传统文化
聚焦大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精选国学和传统文化类优质文章、实用资讯。立足原典,关照当下。(本号对粉丝有一定门槛要求,个别独家内容须付费阅读,理念不合或仅想领取免费资源的朋友,请慎重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