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门:LTE合集
5G系列,以ZTE中兴通讯的技术白皮书开篇。这篇白皮书干活不少,分享给大家。
概述
5G 具有更大的传输容量、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时延,不但可以满足 ToC 持续增长的大带宽移动互联网需求,还能够与垂直行业的多种业务融合,满足工业制造、交通、能源、医疗等 ToB 行业应用需求,因此 5G 作为新一代数字化基础设施,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存储、智能监控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海量数据的上传要求也快速增长,包括超高清视频通信、大数据采集、智能监控、AR/VR 视频直播等都对 5G 的性能,特别是上行容量、上行覆盖等提出了高要求。目前主流的 5G 商用部署频段主要为 3.5GHz/2.6GHz 等 TDD-NR 频段,这些频段的主要特点是带宽大、容量高,但由于穿透损耗相对较高、上行占空比较低等原因其上行覆盖、容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为了保障多元化业务的发展、提升用户体验和降低部署成本,亟需提升 5G 网络的上行性能。业界已经提出了多种 5G 上行增强技术。本白皮书按照标准的发展和演进,详细阐述了双连接、载波聚合和补充上行链路等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展望了上行增强技术演进和发展。5G 时代对上行性能提出高要求
无线通信在过去 30 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以话音为主的 2G 时代,发展到以数据为主的 3G/4G 时代,目前正在步入万物互联的 5G 时代。5G,作为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赋能各行各业的通用技术,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5G 技术可以提供10 倍于4G 的峰值速率及用户体验速率、百万的连接数以及超低的空口时延。在 5G 商用初期主要聚焦于 eMBB 业务,满足大带宽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如超高清视频、沉浸式游戏、全息视频、下一代社交网络等业务。其中,视频类业务图像分辨率发展到 4K、8K 等超高清技术,观看方式由单一平面视角向 VR 和自由视角发展,对通信网络带宽提出更高的要求;交互类业务的发展对通信网络的时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例如超高清视频类业务,从标清视频要求的几兆比特每秒的数据速率逐步提高到上百兆级别,时延要求降低到 20ms、甚至 10ms 以下。随着用户体验要求的提高、清晰度的提升、内容的丰富化、用户群体的扩大等呈逐步提升,带宽和时延等网络能力的需求还在不断提升。同时 5G 商用进程的全面开启和网络建设的加速推进,进一步推动 5G 从 ToC 领域持续向 ToB延伸。5G 与垂直行业的进一步融合应用,从更宽范围的业务需求、更丰富的功能、更可靠的性能等方面又对 5G通信网络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无论是 ToC 还是 ToB 业务,都要满足上行数据发送需求,例如高清视频通信、网络游戏、大数据采集、智能监控、AR/VR 视频直播等海量数据的上传,而且这些业务的带宽、时延等要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存储、智能监控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而不断提升。所以建设高质量的 5G商用网络,持续满足上行方向的大容量、低时延特性是商用部署的重点关注点之一。频谱是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资源。根据 3GPP 的划分,5G NR 主要包括了两大频谱范围:FR1 (410MHz-7125MHz) , 即 Sub-6GHz,和 FR2(24250MHz-52600MHz) 即毫米波。按照已经商用的 5G 商用网络部署情况来看,主流 Sub-6G 频段包括 3.5GHz、2.6GHz 等。这些频段在 3GPP 的定义如下:5G 的主流商用频段有以下特点:
1.频段相对较高
目前低于 3GHz的大部分频段都已经分配给2G/3G/4G移动通信网络或者其他系统使用,因此5G商用网络主要采用中高频段。
5G 采用更高的频谱以获取更多带宽资源,然而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是频率越高在空间传播的空间损耗越大,这将影响其覆盖能力。根据传播模型测算,相同距离下:3.5GHz 比 1.8GHz 路径损耗高 5.8dB 左右;3.5GHz 比 2.1GHz 路径损耗高 4.4dB 左右。频段高,穿透损耗较高(室外覆盖室内场景)
当无线信号要穿透建筑物提供无线覆盖时,穿透损耗和建筑物材质、频段直接相关。主流通信频段对建筑物材质的穿透损耗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虽然 5G 网络中引入了 Massive MIMO 等先进技术,可以部分缩小与中低频段在传播损耗上的差异,中高频段的覆盖能力仍弱于传统低频段。5G 的主流商用频段(例如 3.5GHz、2.6GHz 等)在 3GPP 中定义为时分双工模式(TDD),即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收发采用相同的频点来进行通信,但是通过时间来区分上下行的收发。在 3GPP 中通过帧结构中上下行时隙来定义上下行数据的发送时间,目前三种主流的帧结构如下:可以看出,不同的帧结构中上行时隙的占比是不同的。例如针对 2.5ms 双周期的帧结构,其特点是每 5 ms 里面包含 5 个全下行时隙、3 个全上行时隙和两个特殊时隙。简单折算的上下行占比配置为 3:7,即 30% 时隙用于上行、70% 时隙用于下行。由于频段的传播特性以及双工制式的差异,采用中高频段(例如 3.5GHz、2.6GHz 频段等)来部署 5G 商用网络会存在一定的挑战。TDD 上行覆盖受限,限制 TDD 下行大带宽优势5G TDD-NR 基站一般都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天线数目的增多为传播信道提供了更多的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使得系统在下行方向的数据速率、链路可靠性和覆盖上拥有更好的性能。但是在上行方向,即从终端向基站发送数据的通路上,终端的发射功率限制使了 5G 上行的覆盖。此外,终端体积限制了天线数量,无法利用Massive MIMO,再加上 TDD 上下行时隙配比的差异等,进一步扩大了上下行覆盖的差距。TDD-NR 的上行覆盖受限,使得用户在超出上行覆盖区域之后就无法使用 5G 下行的高速数据业务,限制了 5G 下行大带宽的优势。4G 和 5G 共站点部署时, 上行覆盖受限会导致 5G 无法连续覆盖在 5G NR 部署的初始阶段一般都会采用 4G 和5G 共站点的部署策略。但是由于中高频段的上行覆盖劣势,会使得 5G 的覆盖弱于 4G(一般采用中低频段,例如 1.8GHz/2.1GHz),因此会出现 5G 覆盖不连续的情况。这使得用户无法连续使用 5G 的高速数据业务,当用户移动出 5G覆盖区域后,由于数据业务回落到 4G 上出现数据速率下降而使得用户体验变差。由于 TDD 的上行占空比低,使得实际的上行容量较小。例如采用 2.5ms 双周期帧结构的情况下,简单折算的上下行占比配置为 3:7,即 30% 时隙用于上行、70% 时隙用于下行。以 100MHz 带宽为例,上行方向实际可用折算下来也只有 30MHz 带宽,仅为 4G 单载波的 1.5 倍,使得吞吐量提升比例弱于下行方向的提升比例,难以持续满足上行流量需求较大的业务发展要求。从小空间阅读到大空间分享,本文由 @阿米尔C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