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IMT-2020?
技术参数
峰值数据速率(Peak Data Rate):表示系统在理想情况下能提供的最高速率。 用户体验数据速率(User Experienced Data Rate):反映普通用户在实际环境中的感知速率。 频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衡量每单位频谱资源的传输效率。 端到端时延(Latency):通信过程中信号传输的时间延迟。 连接密度(Connection Density):单位面积内支持的最大设备连接数量。 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单位能耗传输的数据量。 可靠性(Reliability):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成功完成任务的概率。
评估指南
评估方法
支持大范围业务类型:候选技术需要能够支持增强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 支持多频谱频段:技术需在高频(如毫米波)、中频和低频段上具备良好的适应性。
测试环境
候选技术的评估方法
对候选技术的要求评估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仿真、分析、检查。
仿真
仿真是一种通过建立虚拟模型,模拟无线通信系统在特定场景下的行为,以测试候选技术性能的方法。
仿真是最复杂的评估方式,需要高精度的模型和大量计算资源,包括:
系统级仿真:模拟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例如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交互。系统级仿真通常基于不同的测试环境,如:室内热点(高密度用户环境)、城市宏蜂窝(城区场景)、高速移动场景(如高铁或车联网)。
链路级仿真:聚焦于单个通信链路的性能,例如信道编码和调制效率。
评估指标包括:频谱效率、连接密度、移动性和靠性。
频谱效率:包括平均频谱效率和第五百分位频谱效率(反映最差用户的体验)。
连接密度:单位面积内最大可支持的连接数。
移动性:在不同速度和场景下的性能。
可靠性:如通信成功率或丢包率。
分析
分析通过计算、推导或验证无线接口技术的理论性能来评估技术要求。与仿真相比,分析更侧重于理论推导,复杂性较低,需要准确的数学模型和技术参数。
评估指标包括:
峰值频谱效率:表示单位频谱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速率。
峰值数据速率:指候选技术在理想条件下的最大传输速率。
用户体验数据速率:普通用户在现实场景中的平均速率。
区域流量容量:单位面积内支持的最大流量密度。
控制平面与用户平面时延:例如建立连接或传输数据的延迟。
移动性中断时间:用户设备在基站切换过程中通信中断的时间。
检查
通过检查候选技术的功能和设计文档,评估其对特定要求的支持。不需要仿真或复杂计算,主要依赖文档审查。快速有效,但依赖候选技术的详细说明。
评估指标包括:
带宽支持:候选技术是否支持指定的带宽范围。
能量效率:单位能耗下的通信效率。
广泛服务支持:对各种业务类型(如语音、数据、物联网)的适配性。
频谱频段支持:技术对低频、中频和高频(如毫米波)的兼容性。
评估流程
候选技术提交:技术提案由候选技术开发方提交至 ITU-R,进入评估阶段。评估方式包括:
自评估:提案方自行完成评估。
外部评估:由外部独立评估小组对一个或多个候选技术进行部分或完整的评估。外部评估小组通常由学术界、行业专家和第三方机构组成,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评估目标:确定候选技术是否满足 ITU 制定的最低性能要求。通过多维度比较,筛选出最优的无线接口技术。
从小空间阅读到大空间分享,本文内容主要来自《5GNR: The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Access Technology》,由 @阿米尔C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