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一别71载,两名老兵相聚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名墙前忆战友 军歌声声寄深情

时事   2024-11-13 10:13   北京  

老兵邬大为(右一)、解立松(右二)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前回忆战场往事。刘银星摄

“哪怕高山高过天,难不倒英雄汉,挡不住英雄汉……”近日,一阵阵激昂的旋律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响起。

循声来到烈士英名墙前,笔者看到邬大为、解立松两名志愿军老兵,军容严整、手捧鲜花,在烈士英名墙前齐声高歌,追忆战友。

今年7月,邬大为、解立松作为抗美援朝老兵代表,一同参加由沈阳市军地组织的“向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纪念活动。候场间隙,他们交谈得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们同属一个部队。战场一别71载重相逢,细数往事,两名老兵百感交集。

战歌唱毕,邬大为和解立松一同为辽宁省沈阳警备区官兵及沈阳市望湖路小学长白校区的师生们讲述战斗故事。

“在那次空袭中,我们文工队队员牺牲了11人……”邬大为率先上前一步讲起他终生难忘的那场战地演出。1953年4月,为提振士气、鼓舞斗志,志愿军第23军73师文工队为全师官兵精心准备了一场战地巡回演出。4月23日,队员们正在山坡上进行最后的排练,突然10余架敌机俯冲而来,炸弹应声落下,山坡瞬间被火海吞噬,队长王炳山、指导员徐文凤等11名同志壮烈牺牲。

师领导决定取消演出,但队员们纷纷表态,一线的战友们哪怕剩下一个人也照样坚守阵地,文工队员也是战士,也能高标准完成演出任务。被队员们的战斗精神所感动,师领导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当天晚上,队员们忍着悲痛掩埋了牺牲的战友,继续排练……

几天后,当拄着拐杖、身上多处缠着纱布的19名文工队队员,来到219团3营机炮连阵地时,官兵们眼含热泪、使劲鼓掌,解立松便是机炮连的通信员。

演出结束后,当文工队队员们走进队伍中央,将采摘的黄色野花献给官兵时,大家激动地站起来和队员们手拉着手,齐声高唱《志愿军战歌》,歌声响彻山谷……

“那次慰问演出对我们一线官兵来说,也是一次战前动员,为我们吹响了冲锋号、注入了强心剂。”解立松接过邬大为的话茬说。

73师的官兵们士气空前高涨。那场演出过后,解立松向连队申请从通信员岗位调整至战斗班排。如愿当上尖刀班班长的解立松,在随后的281.2高地战斗中,带领全班战士于夜间潜伏至敌前沿阵地。攻击时刻一到,他带领战士们一跃而起,接连炸掉敌人多个碉堡。此役,美军一个加强营大部被歼、少数敌人狼狈逃窜。

在随后的战斗中,该师涌现出一批战斗英雄。该师218团通信连步话机员于树昌,在阵地即将失守的危急关头,通过步话机发出呼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随后,他砸碎步话机,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向敌群,壮烈牺牲。其英雄事迹被收录进战地纪实通讯录《志愿军一日》,并作为电影《英雄儿女》中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之一被搬上银幕。

“2018年,我就是受《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的影响,更加坚定选择参军入伍。今天,面对面听老前辈讲述那段战斗故事,更让我明白了军人的血性担当。”二级上士林文旭说,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一定会接过先辈们手中的钢枪,担起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

去时少年身,归来忠骨魂。烈士英名墙上一排排名字,对两名志愿军老战士来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是曾经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

轻轻抚摸着英名墙上队长王炳山的名字,邬大为双手颤抖、眼泪夺眶而出。“队长,那次排练我们虽然牺牲了11名同志,但我们还是如期演完了,演出很成功……”

“王队长,当时你们文工队的演出非常好,很振奋人心,向文工队学习,向所有的烈士战友们致敬!敬礼!”在两名老战士的带领下,官兵和师生们面向烈士英名墙敬礼致敬。

“当年,在前线,王队长经常教导我们,文工队员也是战斗员,除了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更要有为革命献身的英雄情怀,这些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没有烈士们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一定要铭记他们,传承革命精神,为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心情稍稍平复的邬大为拉着小学生王艺萍的手深情地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情到深处,两位耄耋老人手挽手和在场的官兵及师生们一起唱响《志愿军战歌》。(■荣俊运  杨  莹)

(中国国防报 2024年11月13日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轩伟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中国军号APP   



    中国国防报
    《中国国防报》官方微信。关注国家安全,助推国防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