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打鼓小学,梦想开始的地方
文摘
2024-11-11 17:01
安徽
打鼓小学,梦想开始的地方
秦正闩
我的母校——打鼓小学,因打鼓村而得名,地处无为市和巢湖市的交界处,208省道从境内穿过,以前属于太平乡,现属石涧镇管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直至本世纪初,这里还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和时代的变迁,如今母校早已撤并停办。时光荏苒,岁月如歌。童年时代的我每天背着老帆布书包,哼着“小呀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小曲,步行十分钟即可到打鼓小学上课。记忆中的打鼓小学,起初条件十分简陋,大门非常的不起眼,校舍也就两排低矮的砖墙瓦房和一间集体办公室,还有三个用水泥砌成的乒乓球台,成了当时课外活动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依稀记得我大妈那时在学校当门卫,还在校门口开了一个小卖部,这里也成了当时的热闹地。即便不买东西,大家每天也必来打卡。那时,上下课的铃声要靠人力相助——值班老师敲打一个吊在办公室门口的圆柱状的铁块发出来的,虽然它有点土里土气,没有现在的电铃那般高科技,但是却能让我们听到最美妙的声音。教室里的桌子是长条形的,一张桌子能坐下4-5个人,黑色的油漆刷过的一小块墙面便成了黑板,老师们正是凭借着它施展教学才华。黑板的上方是老师们用红纸裁剪的正方形纸块,用毛笔书写的励志标语。至于其他配套设施几乎全无,和现在的条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却是我们儿时最温馨的学习场所。让时光倒流到上世纪90年代,最鼎盛时期的打鼓小学在校学生数将近400人,设有5个年级,大体上一个年级一个班,个别年级还有平行班,每班人数都在60人左右。昔日上课时,偌大的教室座无虚席。大家都坐姿端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黑板,聆听着老师的谆谆教导,好像生怕错过一集精彩的剧情似的,现在回想起来还令人如痴如醉、无限向往。那时老师们仅靠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纵横四海。由于条件有限,那时根本没有形形色色的教辅用书,我们当时的作业仅有一本基础训练,再就是老师或班干在黑板上给我们抄的题了。至于考试,那更是屈指可数。印象中只有期末考试,试卷还是老师先用铁笔刻在蜡纸上,然后用手工油墨机印制出来的。每次考完试,手上或袖口都有片片未干的墨迹。孩提时代的我们对奖状格外看重,因为那时只有班级前三名才能得到,所以显得特别荣耀。每当期末发奖状时,每个人都盼望着老师能念到自己的名字。发奖状前大家的心情宛若彩票开奖前一样紧张而又扣人心弦。发完奖状后,完全是悲喜两重天,拿奖的同学兴高采烈,与奖状失之交臂的同学则失望而归。记忆中的教室冬天里特别冷,仅有的两扇窗户还缺玻璃,像刀子似的寒风刮进来,可谓是冰凉刺骨,怎么办呢?老师就用报纸或透明的薄膜把漏风的地方糊起来,才得以稍稍缓解。等到艳阳高照时,老师会让我们把课桌和板凳搬到室外上课,阳光也就成了我们的天然空调。下课后,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活跃着我们的身影,大家争相追逐,校园顷刻间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那时课间游戏主要有打乒乓球、跳绳、跳房子、踢毽子、丢沙包、捉迷藏、滚弹珠等,数不胜数,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当然,有时老师们也参与到我们的游戏中,好像他们也想回味一下年少时的快乐。每当上课铃响起时,大家才意犹未尽,带着不舍走进课堂。大约1994年时,母校开始了大规模翻新,新盖了三排整齐宽敞的教室,一排教师办公室,修建了一个非常大的操场,在操场的东北角还多了一个篮球场,虽然是泥巴地,而且还凹凸不平,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玩耍的心情,因为这对我们来说已经够奢侈了。校园里还修建了一个凉亭,在一个小型池塘的环绕下显得光彩夺目。此外,还增加了不少绿化带,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学习,怎么不令人陶醉痴迷呢?到了1996年,我小学毕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热土。上了中学后我还经常回母校看看,闻闻这里的泥土芳香,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感受这里的春风化雨,体悟这里的润物无声。站在熟悉的老地方,徜徉在年少的记忆里,沐浴着青春的洗礼,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随着国家“普九”教育政策的实施,母校也增设了六年级,但是那时学生数已在逐年减少,最多的班级也不过45人,最少的班级仅有30人左右,平行班已不复存在。到了2010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进城务工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很多家长选择将孩子送进城里上学,这进一步导致了母校生源的流失,直至2019年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和撤并的洪流中停止办学。沧海桑田,一切都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如今的母校已物是人非,无人问津的校园到处杂草丛生,往日的书声琅琅、谈笑风声只能永远定格在记忆里。每次驻足母校门口时,总有一份淡淡的忧伤和失落感,犹如溪水潺潺,轻轻地流过指尖,在无尽的期待中慢慢沉淀……作者简介:秦正闩,笔名小城春蚕,安徽无为人,一名文学爱好者。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先后就职于安庆市大山外国语学校、巢湖市新华学校,担任德育主任、常务副校长等职务,并长期从事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