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冤种”还是现实?节假日扎堆旅游背后的真相,你真的懂吗?

文摘   2024-09-17 07:30   新疆  

每年法定节假日一到,朋友圈准时上演“人从众”大片:

你挤在景区门口,前后左右全是人,到了景区里面发现根本不是去打卡拍照,而是排队拍队。

队伍长龙仿佛已经成为景点的一部分,走一圈下来,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基本就可以锁定“年度大冤种”称号了。

网络上,“大冤种”成了节假日扎堆旅游的代名词,

意思很简单——你明知道人多,还非得往里挤,最后玩儿没玩儿好,钱倒是花出去了,累得像条狗。

是不是觉得扎心?

但问题来了:

既然大家都知道节假日出游是个“大坑”,为什么每年那些景区还是人山人海?

难道真的是大家集体自愿当“大冤种”?

01上班族的“假期囚徒困境”

答案其实很简单:

不是我们想当“大冤种”,而是根本没得选。

先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国家的法定安排,2024年全年有7个法定节假日,其中最长的假期是春节(8天)和国庆(7天)。再加上一些法定调休,像元旦、清明、劳动节、端午和中秋这些节日,假期基本都在35天之间。

这些假期可以说是“唯一的喘息机会”,对大部分普通上班族来说,这就是全年唯一能出远门放松的时间。

可是问题来了,这些“喘息机会”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专属福利,

14亿人里有好大一部分人都和你一样,

假期少,时间紧,能出去玩的就这几天

你觉得自己出门旅游是个“大冤种”,但其实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生活中真实的“假期囚徒困境”:

假期少,工作多,不在这些固定时间出去玩,难道还能指望老板给你额外批假?

曾经就有专家直言:

错峰旅游是个伪命题,只有弹性工作或富裕阶层才有条件去选择错峰。普通上班族的假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大家都挤在同一个时间出游,根本躲不过人山人海。

听起来悲观,但这就是现实。

02错峰旅游的“何不食肉糜”:不是不想,而是无奈

总有一些自媒体会在网上高谈阔论:

“哎呀,你们这些大冤种,为什么非得在国庆、春节这种时候出去玩?平时错峰啊,避开高峰期不是更好吗?”

每当看到这种言论,

我只想送他们四个字:“何不食肉糜”。

错峰旅游说得好听,可你得有那个条件啊!

普通上班族年假少得可怜,我一年10天年假,还是分成两三次批下来。

你真以为老板会让你“一走走半个月”去享受“错峰游”?

更何况,孩子的学校、老人的照看,哪一样不需要我们普通人亲力亲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错峰旅游压根就是个笑话。

“错峰旅游”实际上是对不平等的隐喻。它是有钱有闲阶层的特权,而对普通人来说,更多是一种无奈与妥协。

你想错峰,结果年假不够;

你想享受人少的景区,最后发现老板根本不给你批假。

这种无奈,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有人在网上调侃说节假日旅游就是去看“人从众”,但我们这些“人从众”背后的现实,才是真正的心酸。

你不是不想错峰,而是根本没得选。

03实际上,我们都是生活的“大冤种”

说到底,我们这些普通上班族,谁不是生活中的“大冤种”呢?

明知道节假日景区挤得像春运,但还是忍不住想出去转转;

明知道排队等餐要等两个小时,还想着这顿饭不能错过;

明知道假期一结束上班就得面对成堆的工作,还是想在假期来点仪式感,给自己放松一下。

没错,我们都是“大冤种”,但这也是一种自我调侃和现实的自我和解。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节假日人多的现状,也无法像那些有钱有闲的人那样享受错峰旅游的优越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比如,选择冷门景点,哪怕美景少一点;或者缩短行程,去周边城市走一走;甚至干脆宅在家里,享受一场与自己或家人的“轻度假”。

“旅游的本质是为了改变心境,而不是为了打卡。”

与其纠结自己是不是“大冤种”,不如学会在有限的条件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生活不易,旅游也不易,

但不要因为害怕当“大冤种”而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机会。

我们可以选择不完美,但不要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是柴柴。

柴柴的旅行笔记
柴柴只提供有价值的旅行信息,专注新疆旅游咨询、跟团、行程定制;VX:wishichaichai
 最新文章